最新网址:www.biquw.cc

徐妙锦停顿片刻,继续说道:“何况陛下本来就对昌哥他们平日横行霸道很是不满,早就想找机会收拾他们,要是真与江宁县衙役们起了冲突,那不是自己往刀口上撞么?”

接着她嘿嘿一笑,有些幸灾乐祸道:“那样可就有好戏看了,昌哥他们估计一个都留不下来,都得去军中服役,周叔叔你能舍得啊?”

她虽然年龄不大,但却聪慧过人。

这番话说的极有道理,周德兴根本没法反驳。

周德兴思索片刻,只能说到:“话是这么说,但我那个不成器的儿子从小身体就弱,挨了一顿板子,那还能剩下半条命么?我也不求他光宗耀祖,就想他平平安安的,给我周家传宗接代,要是就这么没了命,那我周家不是要绝后了?”

徐妙锦又说道:“周叔叔您就放心吧,那个江宁县令看上去鲁莽狠辣,但绝对不是笨人,因此昌哥可能会吃点苦头,但绝对不会有生命危险。”

“何况您现在急也没用,难不成还能去江宁县衙要人?”

周德兴闻言,只能重重的叹了口气。

接着看向徐达,道:“徐老哥,明天你可得陪老兄弟我走一趟江宁,那陈安连锦衣卫的麻烦都敢找,我这个江夏候估计也不在他眼里,还得你出面帮我把那个不成器的东西给捞出来。”

徐达哼了一声,道:“你儿子被人当刀用,你就来把我当刀用啊?”

周德兴急道:“这是什么话?我就是胆子再大,也不敢拿你徐老哥当刀使啊。”

徐达没理他,而是对徐辉祖道:“去把你四弟叫来,我有话问他。”

徐辉祖问道:“爹,您有什么事要问四弟啊?”

徐达冷声道:“秦淮河北岸明明没有往淮西二十四将的产业,但为何这两天吃亏的都是我淮西二十四将的子弟?”

他心中气极,随后拿起桌上的茶碗摔在地上,怒道:“那帮小子没一个有脑子的,被人家阿谀奉承一下就飘飘然了,就自愿去当出头鸟,最后什么都没捞着不说,所有罪过还都背了下来,现在还成了全天下的谈资笑柄,真是一帮蠢材!难怪被人家当猴耍还不自知,实在太蠢!”

听了徐达的话,其他几人终于明白过来。

对啊。

秦淮河北岸明明没有淮西二十四将的产业,为何昨天出头被教训的是常升,今天挨板子的是周昌呢?

根本没有别人的事。

这不就是给别人挡刀么?

应天府作为大明国都,势力盘综错节,十分复杂。

勋贵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分为了好几方势力。

以徐达为首的淮西二十四将,便是朱元璋被郭子兴夺了兵权之后,在家乡招兵买马来的二十四人,这二十四人都成了大明开国功臣,权势显赫。

还有便是巢湖水军,是朱元璋打下一处地方后招降来的,以赵庸、廖永忠为首,虽然战功赫赫,但并不是朱元璋心腹,因此没有一人被封为公爵。

但饶是如此,巢湖水军的势力仍旧不可小视。

再有就是归降义军,是投降的元军将领,或者各方诸侯的将领,如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等。

但因为卫国公邓愈早在洪武十年病故,现在这股势力便以宋国公冯胜为主。

当然,除以上三拨势力之外,还有其他不少小势力。

那些小势力大都是近年新崛起的,是朱元璋为了制衡这三拨大势力而有意扶持起来的。

但那些势力暂时还很弱小,对三拨大势力构不成威胁。

而在三拨大势力中,便以淮西二十四将最为强大。

他们手下军官众多,掌握了大明大多数的精锐军队。

淮西二十四将平时都很是低调,生怕引起朱元璋的猜疑。

这一次常升和周昌连续两天出头,不得不让人怀疑背后有人推波助澜。

还好都被现场收拾了,不然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大事来。

关键常升跟周昌要是为了自己家产业出头也就罢了,但秦淮河北岸却没有淮西二十四将的半个商铺。

这不叫蠢叫什么?

等徐辉祖离开,徐达才对周德兴道:“虽然老四还没来,但事情经过应该明了了,就是周昌被人当刀使了,不让他吃点苦头也好,省的以后惹出什么滔天的祸事来,到时候谁都保不了他。”

“明天我替你去一趟江宁县,你就甭去了,你这脾气看见自己儿子被人打成那样,不得跟别人拼命。”

“那陈安现在正得陛下青睐,跟他起冲突可不是明智之举,明白么?”

“我也顺带见识见识那位胆大包天的陈县令,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连锦衣卫的麻烦都敢找。”

周德兴现在虽然心中焦急万分,但也明白徐达是真为他好。

因此也只好点头答应:“好吧,有劳徐老哥了。”

第二日,辰时四刻。

秦淮河上的雾气还未散尽,应天府中便涌出来了无数百姓。

他们三五成群来到秦淮河北岸,早早的便占好了地方。

要是放在平日,这个时辰的秦淮河岸边是没什么人的,今天却是人满为患。

这些人三三两两站在一起,满脸兴奋的说着什么事。

有些摊贩还挑着担子在人群中来回穿梭着卖吃食,生意极其火爆。

有人看的云里雾里,到底为何秦淮河北岸会聚集这么多百姓?

当他们听到人群的讨论声后,才明白过来。

这些人都是来看江宁县令陈安审案的啊。

昨天在这秦淮河北岸可是演了好几出好戏呢。

先是江夏候周德兴的独子周昌出言不逊,结果被衙役当场按下,扒了裤子打了四十大板。

接着一队锦衣卫出现,要把陈县令拿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陈县令要吃亏的时候,却又来了转折,陛下竟然派人前来下旨,命陈县令马上入宫面圣。

这般此起彼伏的好戏,实在令人沉醉其中。

这还没完。

面圣完的陈县令竟然还跑到锦衣衙门去,要跟锦衣卫要个说法。

虽然此事发生的时候,已经快要日落,但还是被很多人亲眼看到。

据说锦衣卫被陈县令的气场威慑住了,不敢出来。

最后陈县令一人骑马杀进锦衣卫衙门,找出那名构陷他的千户,当场斩首。

接着扬长而去,锦衣卫无一人敢于阻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