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襄世子:重塑日月河山 第10章 养虎自齧蛇

作者:老襄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09 21:03:29
最新网址:www.biquw.cc

二月初五,酉时初刻。

襄阳西南约十里处,青山隘口之间。

宋炼与薛千山二人,领着十来名各自亲信,于此停马等候着。

“老宋啊,我心里还是直犯嘀咕。”

虽说春雪已停,但薛千山仍是被冻得直打哆嗦。

“你说我们这么明目张胆地给家丁调配暗甲军马,日后一旦事情败露,不都得被满门抄斩?”

听闻此言,宋炼本不想回应。

可转念一想,要是不答上几句,这薛千山势必要在一旁喋喋不休好一阵。

“......为君上办事,死又何妨?”

“唉....理是这么个理,可总得说明白点吧。”

薛千山继续说道:“我还是搞不懂,世子殿下为什么这么笃定,那献贼先锋兵营就在荆山之间,而且殿下那一车什么番椒烘干所制粉末,当真能有什么大用处?”

宋炼冷声回道:

“后者我也暂且不知,但至于前者罩甲之事,乃破贼保民之举,有何不可为之?”

“更遑论军需补给早已被兵部停供,你这五百多套暗甲,皆是大王殿下自费供之,于情于理你都不该有此顾忌。”

略觉麻烦地啧嘴一声后。

薛千山自讨没趣一般轻踢马腹,将自己和宋炼相互拉开一定距离。

“算我脑子发昏,居然妄想跟你这宋大痴人论下利害,下次若是再......”

“二位大人!”

话未说完,只见前方有一王府家丁轻装飞骑赶至,下马行礼后又向众属官通报道:

“照世子吩咐,我等于荆山之间寻得献贼主帐,施以红烟之法后,于营中冲杀数论,成功逼迫献贼先锋拔营退走!”

“如是甚好!”宋炼颔首称赞道。

而薛千山听到献贼退走、襄阳之围暂解后,不由得轻吁了一大口气。

不过薛千山还没来得及放松多久。

其脑海之中,又立马想起甲胄军马以及火器军械诸事,赶忙追问道:

“那我调拨的五百一十七具暗甲,还有三百二十七匹军马呢”

“回薛大人,因冲杀过程中家丁亦有死伤,为照顾伤员不敢骑行过快。至于甲胄军马,粗略估算,约有一百来数甲胄受损待修,另有四十二匹军马为贼军所伤。”

“咕.....”

薛千山脸上顿时一片铁青。

宋炼见状,半揶揄地补上了一句:

“军械马匹之类,伤了就伤了无需担忧,一切自有薛大人处理。尔等杀敌有功,回府后大王必有奖赏。”

“老宋,你....!”

无视着行将发飙的薛千山,宋炼转过头继续询问道:

“家丁们伤亡如何?还有其中协助冲杀的几名仪卫可都安好?”

“回大人,家丁死伤约有四十多人,皆是骑马冲杀所致。而随我等出战的众仪卫官中,有三人轻伤,另有一人不幸于混战中,为敌射落马下,至今重伤昏迷不醒。”

听见自己手下重伤,宋炼脸色也顿时难看了几分。

“重伤者为谁?”

“世子殿下委任为重骑先锋统领的庞仪卫。”

...........

同一时间,襄王府世子院厅内。

在朱常澜的许可下。

良医所诸医官一阵手忙脚乱后。

总算是将昨夜后厅宴席仅存的幸存者,抬到此间软席卧床上进行救治。

“他还没死?”

“回殿下,臣等于良医所内已经尽力为福世子包扎止血,总算是将命是保下来了,可日后能否恢复如初,就只能静待天命了。”

朱常澜看着眼前被砍成血人的福王世子,心里不禁直犯嘀咕。

自己之所以暗令仪卫,假意将这位仁兄提溜过来。

为的就是能借义军之手,将此人除掉。

毕竟按照大明皇位的继承顺序。

待崇祯皇帝上吊老歪脖子树、朱慈烺三兄弟为大顺军所擒获后。

按宗族亲疏,这位仁兄便是皇位第一继承人。

只不过由于其行事太过荒谬,深为史可法等权臣不耻。

因此引发一连串迎立风波。

“常...澜..叔父!”

缓缓睁开双眼后。

这位原来历史线上的弘光皇帝、现任福王世子朱由崧,涕泗横流地哭号道:“贼人...怎么会突然..杀进来...”

“...放心,”

朱常澜轻轻拍抚其肩,安慰对方道:“贼人都已被杀退,现如今这襄王府内是安全的。”

二人交谈之余。

负责救治的医官建言道:“世子殿下,请与福世子多多交谈为好,否则神智一失,恐怕.....”

“....了然。”

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

此便是日后史可法直言所谓“福藩七不可立”。

不过在原历史线。

福潞二藩争夺南明皇位时。

这位朱由崧倒也懂得通过笼络、让权于地方军头,团结诸臣匪将。

说明其肥胖臃痴之外表下。

倒也是位暗藏韬略、藏拙不露之人物。

只可惜夺得大位后。

因其权术水平过差,加之朝中无亲信可用。

导致南明弘光朝军政大权,皆落入马士英党羽及江北四镇之手。

就此引爆南明诸朝党争之祸。

“不过...若是张献忠这一遭没得手的话....”

假意安抚、暗自揣摩一阵后。

朱常澜不禁又为这位大侄子,想好了一个新的处刑人:

李自成。

“张献忠攻城失败后,杨嗣昌必然回师湖广,这大西政权应该是无了。”

“但李自成破洛阳福王府后,得银钱百万两,足以资其军势壮大。”

“照此估计,要不了一年,这位闯王就会如历史原载一般,挥师南下直取襄阳。”

“也就是说...最多还有一年不到的时间来准备吗....”

而之所以要暂且留下朱由崧一命。

除了福藩避难襄阳一事已被少数人知晓,着实不宜再动手外。

朱常澜还打算就此弄拙成巧。

待伤势痊愈,再诈其奏请朝廷。

借口福世子出逃后,为各地官府所不容,只得一路避贼,逃难至此地,特请于襄阳辖县客居。

因其王府属官俱亡,到时自当需要从襄王府调度人手辅之。

只要安插亲信于关键之位。

便可以客居之名,行把控之实。

届时,就有借口从本地官府手中,收回福王府遥寄在襄阳地界的上千亩田地。

当然,名义上肯定是要用来供养福藩。

但实际上,却可以继续用王庄佃户为幌子。

用以扩充、安置襄王府家丁于其中。

田地收成亦可挪用之,以备日后闯王攻城。

“到时无非就是朝廷派几个人来彻查一番,只要做好应对,应该问题不大。”

“毕竟朱由崧身受重伤一事为真,且看其腰、腿各处刀伤,日后能否行走还是个问题。”

“至于接引他来襄阳的几名仪卫,皆是老头的亲信,自然不会泄露是我特意将其邀请来此。”

思索着如何将朱由崧最大化利用的同时。

朱常澜还不忘按照医官嘱咐。

继续在一旁虚情安抚,直至朱由崧情绪稳定。

而后,朱常澜便是话锋一转,直言道:

“.......只是照我大明祖制,各地宗藩不得私下会面,故只能助殿下暂且躲避一阵。待伤愈之后,恐还是得将殿下送回封国。”

一听此言,朱由崧便是止不住地哀嚎起来:“叔..父,洛阳已..被闯贼攻破,随行属官亦在昨夜为...献贼所戮,我这...到底还能逃去哪...”

“如是这般,我这边倒是有个想法。”

说着,朱常澜避开医官,向朱由崧附耳言道:

“待殿下痊愈后,绝不可对外人说明,是我邀请殿下来此避祸。”

“否则按我大明祖制,你我都将人头不保。”

“殿下只需诈称,自己是被贼人追赶,且各路官府不予收留,适才一路难逃至襄阳。”

“过个几日,我再差人写一封折子,就说殿下为贼寇所害,身负重伤,特想奏请朝廷,暂时客居襄阳府辖县。”

密言交谈后,朱由崧脸上顿时轻松不少。

“谢..叔父收留之恩,要不是叔父派人接济,由崧至今..想必只...”

“省些力气,好好休息。襄福二藩俱为成祖皇帝后嗣,有难自当相帮。”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