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暴君天下,我崇祯不装了 第34章 对峙,斗法

作者:云边青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4 03:38:0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三日后,汗帐内。

气氛比外面的寒冬更冷几分。皇太极端坐于虎皮大椅上,面色沉静如水,但眼底深处却闪烁着不易察觉的寒芒。

莽古尔泰御前露刃的阴影,如同一条冰冷的毒蛇,盘踞在每一个贝勒、大臣的心头。

权力斗争的裂痕,在战事胶着的压力下,被无情地放大。

“大汗,”多尔衮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他身着银白色甲胄,英姿勃发,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声音清晰而坚定,“镶白旗愿为前驱,再攻东门!莽古尔泰之过,乃其一人之失,我等兄弟同心,必破此城,为大汗分忧!”

他目光灼灼,直视皇太极,话语中既有请战的锐气,更有划清界限、表达忠心的深意。

他敏锐地抓住了皇太极需要制衡莽古尔泰与代善等老牌势力的时机。

皇太极微微颔首,深邃的目光在多尔衮年轻而锐气的脸上停留片刻。

他需要这股锐气,也需要这股力量来打破僵局,更需要在八旗内部扶植新的、更忠诚的核心。

“十四弟忠勇可嘉。然大凌河城坚,祖大寿、卢象升皆非易与之辈。强攻徒增伤亡。传令,各部轮番佯攻,疲敌扰敌,耗其锐气。另,多铎,你率正白旗一部,配合镶蓝旗,截断城南明军可能的粮道,务必使其成瓮中之鳖!”

“嗻!”多尔衮与多铎齐声应诺。多尔衮心中了然,大汗这是在考验他的耐心与全局观,同时也在给他积累战功、培植势力的机会。

此刻,大凌河城头,祖大寿身披重甲,须发皆染风霜,眼神如鹰隼般锐利地扫视着城下如蚁群般涌动的后金军阵。

他身边,站着两位年轻的将领——外甥吴三桂,英气逼人,甲胄鲜明;

另一位则是勇卫营右营守备卢象升,他那柄令人望而生畏的近四十斤金背大砍刀随意地拄在地上,刀锋在冬日惨淡的阳光下反射出摄人的寒光。

“舅父,多尔衮的镶白旗又在调动了,看旗号,似要再攻东门。”吴三桂指着城下,语气带着年轻人的跃跃欲试。

祖大寿冷哼一声:“黄口小儿,仗着几分勇力。不过,多尔衮此人不可小觑,狡诈多智。他如此频繁调动,恐是疲兵之计。象升,你观之如何?”

卢象升声如洪钟,带着一股沙场磨砺出的沉稳:“大帅明鉴。鞑子连日来攻势看似猛烈,实则雷声大雨点小,意在消耗我军精力物资。

其主力,尤其是皇太极的亲领镶黄旗精锐,始终按兵不动,如同毒蛇潜伏,择机而噬。我军当以静制动,加固城防,保存实力。同时,我麾下火铳兵与骑兵配合之法,经长山一战,已愈发纯熟,可择机出城,袭扰其侧翼,断其粮秣小队,挫其锐气!”

他提及的长山之战,正是前几日一场惊心动魄的遭遇战。代善的正红旗与多铎的正白旗试图迂回包抄大凌河后路,被卢象升率精锐骑兵和火铳兵半路截杀。

卢象升本人身先士卒,那柄四十斤的金背大刀在他手中仿佛轻若无物,舞动起来刀光如轮,所过之处人仰马翻,硬生生在数倍于己的八旗精兵中杀了个七进七出,配合着火铳兵精准的排枪射击和骑兵迅捷的穿插,将代善与多铎的联军打得溃不成军,狼狈而逃,正红旗与正白旗的旗帜都被夺下数面,极大地振奋了明军士气。

战争的绞索在无声地收紧。皇太极的疲兵战术奏效,守城明军日夜警惕,精神紧绷。

而多尔衮则利用其镶白旗的机动性,不断变换攻击方向,时而佯攻东门,时而猛扑北门,甚至派出小股精锐夜袭城墙,虽然都被击退,但极大地消耗了明军的体力和守城物资。

机会终于在一个风雪交加的黎明到来。多尔衮探知明军一支规模不小的运粮队即将从南面绕行,试图突破多铎的封锁线。

他立即向皇太极请命:“大汗,明军粮秣告急,此乃天赐良机!臣弟愿亲率镶白旗精锐,伏击此粮队,并趁机诱敌出城!若祖大寿或卢象升来救,正可野战歼之!”

皇太极目光一闪,这正是他等待的破局点。“准!着令镶黄旗鳌拜率巴牙喇(护军)精骑为先锋,配合你行动!务求全歼!”

鳌拜,镶黄旗猛将费英东之侄,年仅二十出头,却已勇冠三军。

他身形魁梧如熊罴,面如黑铁,手持一柄沉重的狼牙棒,力大无穷,性格悍勇绝伦,是皇太极着力培养的新锐力量。

听到大汗点名,他眼中爆发出嗜血的光芒,闷吼一声:“嗻!奴才定将那明狗粮车砸得粉碎,把他们的脑袋拧下来献给大汗!”

风雪弥漫,天地一片苍茫。明军粮队在崎岖的山道上艰难前行,押运的正是卢象升麾下最精锐的一部骑兵和火铳兵。领队的是卢象升的副将,他深知此行凶险,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白茫茫的山林。

突然,一声凄厉的号角撕裂风雪!道路两侧的雪坡后,如同鬼魅般涌出无数镶白旗骑兵,箭矢如飞蝗般射向明军队列!

紧接着,大地震动,一支人马俱披重甲、如同钢铁洪流般的骑兵从侧翼狂飙突进,当先一员悍将,正是鳌拜!他挥舞着巨大的狼牙棒,咆哮如雷,无视射来的箭矢(许多被重甲弹开),狠狠撞入明军阵中!

“鳌拜在此!明狗受死!”狼牙棒带着千钧之力横扫,瞬间将两名试图阻拦的明军骑兵连人带马砸飞出去,血肉横飞!

他身后的镶黄旗巴牙喇如同虎入羊群,凭借精良的甲胄和狂暴的冲击力,硬生生将明军的阵型撕开一道巨大的口子。明军火铳兵仓促列阵射击,铅弹打在重甲上叮当作响,却难以造成致命杀伤。

“稳住!火铳手三段击!骑兵随我反冲锋!”卢象升的副将也是悍勇之人,临危不惧,试图组织反击。

然而鳌拜太过凶猛,他像一头发狂的巨熊,在明军阵中左冲右突,狼牙棒每一次挥动都带起一片腥风血雨,无人能挡其一合。镶白旗的骑兵则在外围游弋,精准地射杀着试图结阵的明军士卒。

大凌河城头,瞭望哨兵发现了远处雪原上的激战和冲天而起的狼烟。祖大寿脸色铁青:“是粮队!卢象升的兵!”他深知粮草的重要性和卢象升部下的精锐。

“舅父,让我去!”吴三桂按捺不住,主动请缨,“鳌拜虽勇,不过一莽夫!我定斩其首级,救出粮队!”

祖大寿看着年轻气盛的外甥,又看了看远处胶着的战况,心知若不去救,这支精锐和粮草必然全军覆没,对城内士气打击巨大。“好!三桂,你率本部家丁精锐骑兵出南门接应!切记,救人为先,不可恋战!卢象升,你速带火铳兵和预备骑兵从西门出,绕击鞑子侧后,务必牵制住多尔衮主力,掩护三桂救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