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复社四公子结盟,方以智和冒辟疆都还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学问和才华有,事业还没有。
仅仅靠帅气多金,诗酒聚会,指点江山,就迷得秦淮八艳不要不要的。
实际上,当年几个花花公子小年轻跑会所去醉里论道,论的什么道很可疑,不负责任地吹牛逼居多。靠展示才华泡妞,醒时折花倒是真的。
如今刘子敬手握四万多军队,以个人可以支配的财富而论,估计是世界首富,这个时候再品评时局,指点江山,那就真有资格了。
刘子敬和方以智在脂砚斋纵论天下大势,谈的内容跟京城出租车司机差不多,但由于真有实现的可能,情况就非常不一样了。
实际上两人谈话的同一时刻,三千精锐正在济州岛上,被埃文训练成熟练掌握莫里斯方阵的一流火枪兵。
二十艘大沙船正打着郑氏旗号,加入了东亚和南洋地区的海贸活动。
四万济州岛水师正在葡萄牙水手们的训练下,实习复杂的软帆操作,原来只会开鸟枪、弗朗机炮的水兵,正在被培训成三十二磅舰载红夷大炮的操炮手。
大批的铁匠正在济州岛把铁矿石正在变成盔甲、火枪、火炮、炮弹,硝石、硫磺、木炭变成颗粒黑火药。
刘子敬在澳门和巴达维亚下的武装盖伦船订单,正在以每年九艘的速度建造。
受刘子敬委托,葡萄牙舰队的拉斐尔提督正搭乘法国人的商船,航向里斯本,准备为刘子敬拉来可以制造一流战列舰的造船工匠。
刘子敬的推动下,一个巨大的军事机器已经开始转动。
在熟知内情的陈圆圆、董小宛的眼中,刘子敬的身上已经套上了无数光环。
两人原以为,刘子敬救出了长平公主,会挟公主以令诸侯,光复大明,当个权臣。
谁知到他跟方以智谈的,全是恢复华夏荣光,没提老朱家什么事,反而倒是对老朱家王爷手里的地已经惦记上了。
夫君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是恢复大元自己当皇帝么?会不会把他塞外的蒙古同胞请回来做主?又不像。
敢那么干的话,李牟、黄蜚、方以智都不会同意,情况好复杂啊。
算了,这不是我们女人能想明白的事情,总之夫君很牛逼,我们照顾好夫君的起居就行了。
现在我们都很满足了,将来会不会成为东西宫娘娘什么的,两人并不在意。
两女一直以迷恋、崇拜的目光看着老公跟兄弟侃侃而谈。陈圆圆侍立一旁,时而添香添茶,点亮蜡烛。董小宛去备餐,各种料都备齐了,吃饭的时间到了,也不敢催促。
直到两人告一段落,想起吃饭了,董小宛迅速操持,食神级别的苏菜迅速端了上来。
这世间难得的一餐,方以智吃得并不享受,甚至食不知味,刚来的时候点的虎皮肉都似乎不香了。
他匆匆吃完,一推杯筷,“冒兄,跟你一夕长谈,顿觉眼前光明。等复社集会,小弟一定竭力附道兄之骥尾。”
“现在我一刻也不想等了,明天我就去附近联络附近的志士,开始组建洪门,投入到咱们的大业中去。”
“可是,在此之前,小弟有一事未了,放心不下,只有交给冒兄帮忙了。”
方以智匆匆出屋,一会的功夫回来,身后跟着李护院。再后面,几个壮汉抬着一个麻袋进了书房。
方以智解开麻袋,随意抽出一本册子仔细摩挲,“这是小弟这么多年来的拙作,自问尚有传世的资格,若能刻印出版,心愿足矣,就拜托冒兄了。”
这是小事,刘子敬自己也从如皋带过来大批冒辟疆的手稿,肯定得想办法印出来流传后世的,加上方以智的也不多麻烦。
这都是方以智的心血,一样样拿出来给刘子敬看。这一看不要紧,刘子敬佩服得五体投地。
方以智的学问大了去了,跟自己同岁,过了而立之年,已经可谓是著作等身。
冒辟疆的作品只包括两类,不是诗词歌赋,就是策论文章。
方以智是啥都研究,啥都懂,作品数量是冒辟疆的好几倍,看样子足足有一百多万字。
内容涉猎天文、舆地、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医药、技勇,绝对是个全才。
这可都是他自己亲自写的,不是亚里士多德和达芬奇那种后人伪托之作堆出来的奇才。
什么书画、周易、诗文、策论、音乐论文也就罢了,属于传统文人的范畴,他还有中医药论文,还包括三木大师传给他后,他自己改良的吐纳强身之术,居然还有剑谱。
咳咳,他可就是传说中的洪门老大,绝世高手万云龙大师兄。
“万”字就是他的姓“方”字剃了头,“万云龙”的意思就是光头的方以智入江湖成龙之意。
他能跟红娘子打得不分胜负,还真的就是武林高手。
顺手拿起一本,一看书名,卧槽,《物理小识》,这种奇怪的书名会出现在明末么?怎么看着这么违和?
翻开一看,果然就是自己知道的那个“物理”,图文并茂,一股现代气息扑面而来。
光的色散、反射与折射,音波的发生、反射、传播和共鸣?比重?磁效应?明朝就懂这个?
地球是圆的,金星水星绕太阳运转,这画的是天文望远镜吧?卧槽连太阳半径计算都有。
刘子敬一哆嗦,试探了一句,“方贤弟,你觉得波斯猫挨了揍,这次会反击呢,还是继续升旗?”
看方以智一脸茫然,刘子敬指着这本物理教材,“这玩意真的是你写的?从哪儿学的?”
方以智认真点头,“我写的没错。大部分是我遍览古籍,从诸子百家、历朝文献里搜集的,也参考了洋人好友毕方济、汤若望传过来的西洋理论。”
“不过啊,西洋理论刚开始研究不久,有很多谬误,被我一一指正了。”
“据汤若望说,他们原来文字都简陋得很,根本无法承载过多见识,还是利玛窦从大明寄回去若干我天朝的书籍,他们才如获至宝,开始改良他们的文字,格物致知。”
“不过,他们虽然起步晚,但对格物之学,比咱们重视得多。利玛窦寄回去的大批文献,都被他们珍藏在梅斯修道院,他们居然聚集了二百多欧罗巴大学问家集体学习专研。”
“这么多年过去,不但已经基本学全了咱们的本事,有些地方还青出于蓝。”
“更重要的,他们对规律和逻辑极其重视,汤若望说这叫‘科学精神’。这么长久钻研下去,欧罗巴格物方面迟早会超过咱们。”
“所以你说将来他们可能会成为工业化发端,研究出什么蒸汽机,称霸天下,我才深信不疑,你看我质疑你的预言了么?”
“等将来咱们大业成了,若是我侥幸没有为国捐躯,一定要组织人力,建立大学,争取咱们率先实现工业化。别让咱们的徒弟超过咱们,拿着利器成为第二个入关的满清。”
卧槽,自己这个兄弟了不得啊。为什么历史上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只是以“四公子”之一的名气传世呢?
这个——刘子敬土鳖了。首先,方以智历史上没有在脂砚斋碰到刘子敬,早期的手稿都在逃命的时候丢失了。
其次,他的《物理小识》其实传下去了,并且被倭国人奉为瑰宝。
之所以他的学问在我大清没人理会,仅仅是因为政治原因。
有学问的人都不大敢搭洪门反贼的边,这位奇才的学问就是这么被湮没的。
刘子敬连忙吩咐李护院,“仁军,派人到船上调十个高手侍卫,一直追随方贤弟保护他,无论如何,一定要不惜代价护卫方贤弟的安全。”
好家伙,以后有了他做主,华夏的科学发展有望了。
方以智的手稿一本本拿出来,拿到最后厚厚一摞的时候,方以智更是无比爱惜。
“辟疆道兄,还记得当年我在你的水绘园住了半年,日夜切磋学问的事情么?”
“那个时候,咱们已经遍历秦淮河,你一直对经历的各位美女歌姬念念不忘,嘱咐我写一本话本,将那些水做的女子一一描摹,让她们流芳百世。”
“现在这本书故事已经写完了,可惜我自信博学多才,文采方面却不如冒兄你。所以这增删修改,润色诗词的任务,就交给冒兄你这个脂砚斋主人最后定稿完成了”
“此话本一出,定将让你我在文学界名扬后世。”
这有点吹牛了吧?没听说你写过什么名扬后世的著名话本啊,不然我应该读过。
刘子敬顺手翻开,见扉页上写着话本的名字,三个大字——《石头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