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第一功臣 第12章 明军不满饷

作者:胖哥老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09 11:28:1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海面上遮天蔽日的船队就在眼前,四万这个巨大的数字让所有听到的将领都兴奋起来。

宋游拉拉刘子敬的袖子,“刘叔,咱们原来是要投黄总兵。可以啊,有四万人,黄总兵足可以割据一方,咱们也有个好去处了。”

刘子敬轻轻摇头,“我只是要借用一趟他的船而已,跟着黄总兵,没前途啊。”

也不跟宋游解释为啥一个统御四万人的统帅会没前途,刘子敬上前两步拱手,“黄总兵能来,就是大明忠臣,在下深表钦佩。”

黄总兵一副桀骜不驯的军头做派,并没还礼,反而一边上下打量刘子敬,一边缓缓走上了岸。

“你就是冒公子么?你的使者手里拿着圣旨和尚方宝剑,要调遣我的水师,我就暂时信了,过来看看。”

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原来这位黄总兵只是过来看看,是不是给刘子敬干活还不一定。

刘子敬有点尴尬,原来崇祯的圣旨都不一定好使啊。大明朝都没了,这圣旨的作用就大打折扣。这四万水师何去何从,全看当头的一句话。

黄总兵手握四万大军,无论投靠哪一方,那都是香饽饽,自然牛得不得了。

刘子敬干咳了一声,“我只不过是想借黄总兵的船出海……”

黄总兵摆摆手,“你的使者来晚了,弘光朝已经派人来宣黄某,许诺了黄某太子太保、左都督的职位,让我暂在庙湾待命,接受史可法调度。军情紧急,你中途横插一手,颇为不妥。”

“若是你们愿意随我投金陵,我可以带你们一程,若是去他处,恕本总兵没时间。”

场面一时尴尬。大家都知道刘子敬不准备投南明,否则哪里需要海船,走大运河不香么?

难道自己的谋划是一场空?刘子敬顿时觉得有点头晕。

忽听身后,一个清脆的声音响了起来。

“黄蜚,你还是不是大明的臣子?父皇有旨,冒公子为钦差,‘如朕亲临’,难道父皇的圣旨已经调不动你了么?”

黄蜚本来桀骜不驯,忽然被人劈头盖脸数落了一顿,刚要发火,忽然回过味来,这话头不对啊。

猛一抬头,只见刘子敬身后,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丫头挺身站立,食指指点着自己,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

长平公主事先知道,刘子敬派了李护院去调动明军,特意换掉了伪装成宫女时的衣服,穿上了公主正装。

头戴九翚(huī)四凤冠,身穿朱红色大衫霞帔,看向黄总兵的神色一脸傲气。

刘子敬不住微微摇头,小姑奶奶,大明已经没了,你还跟军阀摆公主的谱,没用啊。

刘子敬料错了,他是现代人,对公主什么的并没有敬畏。黄蜚可不然,被长平公主指着鼻子骂了一顿不但没发火,反而立刻扑通跪倒。

“臣都督同知、援剿水师总兵、提督关辽通津淮海江镇水师便宜行事黄蜚,参见公主殿下。”

黄蜚没见过长平公主,但那身皇家特供的公主正装可是伪造不了的,高级官员一眼就能辨出真假。

而且,他以前跟舅舅东江镇总兵黄龙面过圣,见过崇祯皇帝。

天启、崇祯这哥俩都是帅哥,长平公主从长相上,就能看出是金枝玉叶,朱氏皇家血脉,这个假不了的。

不得不说,黄蜚不管怎么桀骜,对大明还是忠心的。

历史上,他战败自尽未果被俘,被砍断左手。右手指着洪承畴大骂,又被砍断右手。“骂益烈”,舌头被割掉,依旧嗬嗬呢哑不停,英勇就义。

能不能打不说,绝对是对大明忠诚的烈士。

黄蜚是绝对的忠臣么?刘子敬心里在琢磨,是不是公主骂一顿,借船这事反而成了?

黄蜚对公主尊敬是真的,不过施完礼,站起来,一脸苦相,“殿下,您得体会臣的苦处。臣手下的四万兵马已经欠饷六个月,军粮也快要尽了。”

“只有从史可法那里才能获得粮草供应,不然就散伙了啊。所以,臣真的没有送你们去别处的时间。”

原来是这个原因啊,只要你愿意遵旨,其他条件,我能想办法啊。

刘子敬笑眯眯对黄蜚一拱手,“总兵大人,若是你送我们一程,粮草问题好说。”

回头指了指两千辆骡车,“我带了点粮草,足堪大军一路所需。实在不行,这几千头骡子宰了充粮草够用了吧?若是你能送我们到地方,我承诺,给你们发饷。”

粮草也还罢了,听到“发饷”两个字,黄蜚的眼睛都蓝了,毫不犹豫向刘子敬一躬身,“臣遵旨,但凭钦差大人调度。”

不怪黄蜚有奶就是娘,没钱真搞不定手下的骄兵悍将啊。

江华岛水师欠饷六个月还没散伙,他已经竭尽全力。但军心严重不稳,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发生兵变了。

黄蜚立刻吩咐亲兵,“告诉小崽子们,咱们运一趟人,到地方就给大家发饷。”

消息被迅速用小艇传递了出去,随着大批船只靠近岸边,海面上传来阵阵欢呼声。

黄蜚笑眯眯盯着刘子敬,“钦差大人,这发饷的消息儿郎们可都得知了,到时候您可一定得兑现啊,不然恐怕我也控制不住局面。”

刘子敬点头,“皇帝不差饿兵嘛……咳咳。”

说到一半卡壳了,这句话在大明这里就不好使。

李自成围攻京城,崇祯组织了几万人上城防守,打扫干净内库搞了几万贯铜钱发赏,结果最后每个守城士兵到手的是二十个大钱……这城能守住就怪了。

大明朝廷什么样,黄蜚最清楚。所以对这位钦差的许诺,他只能信两成,这两成还是因为长平公主在场。

我先把消息放出去,至少现在激励士气了。钦差既然是带着公主来的,多半手里真的有俩钱,不够四万人发一个月饷的发半个月的也行啊,总能安抚下军心。

到时候你要敢不给钱,嘿嘿,小心发生兵变,说啥我也得尽量从你手里多榨出点钱来。

大明的兵可怜啊,连带着真想带兵的将军也可怜。黄蜚为了给手下弄点饷银不得不跟刘子敬玩点心眼,我容易嘛我。

黄蜚并不知道这三千人其实是闯军,反正服装上看不出来嘛。他下意识地就把他们当明军了。而且一眼能看出,这基本都是出身九边的老兵,嗯,有战斗力。

这三千人真的出身九边,为啥就投闯了呢?不是因为打不过李自成,仅仅也是因为大明欠饷……

两千辆骡车上船花了整整半天时间,主要原因是码头泊位有限。最后刚拆下来的二十几门红夷大炮都费劲巴力拖船上去了,中午时分,大明水师拔锚启航,向东而去。

这四万人的水师搭乘的全部是平底的沙船,计有五千石大沙船二十艘,两千石中型沙船五十艘,五百石小船四百艘,浩浩荡荡,行驶在渤海湾里。

虽然船型落后,但规模庞大,基本上算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海军了。荷兰人战舰强大,战斗力最强,但海军人数可没这么多。

沙船上,三千闯军人不卸甲,兵刃不离手,围拢在骡车周围。

骡车嘛,下面装着银子,上面是粮草和饲料。这些水兵做梦都想不到,这些貌似运粮草的骡车里,其实藏着一笔惊天的财富,颇觉得这帮搭船的家伙小题大做。

但闯军守着这么一大笔钱,自己心里没底啊。

在李牟和手下担惊受怕中,船队行驶了整整六天,一个大岛出现在船队前方的视线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