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陆仲亨脸上呈现焦急的模样,胡惟庸不由沉声问道。
“你且说说,是什么事实,让本相心服口服?”
“要知道,咱们这可是谋逆的大罪!”
“要是你的部下心口不一,检举揭发的话,恐咱们都死无葬身之地?”
陆仲亨信誓旦旦,拍着胸口保证。
“明州(今浙江宁波)卫指挥使林贤原是末将的部下。”
“他已效忠于末将!”
“从回来的部下那里得到消息,他已秘密联络倭国。”
“只要咱们一旦举事,他就和倭国人一起共襄义举,杀奔京师!”
“什么?”
闻言,不等陆仲亨把话说完,胡惟庸就勃然大怒,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倭国人?”
他用凶狠的眼神死死盯着陆仲亨,咆哮道;“林贤竟敢勾结倭国人?!”
见胡惟庸如此暴怒,陆仲亨也禁不住站起身来,眼神中带着狐疑与惊诧。
他实在想不通胡惟庸一听到倭国人就大发雷霆。
只好嗫嚅道;“胡相,你这是怎么啦?”
“倭国人又怎么啦?”
“只要咱们的谋划成功,就是蒙元鞑靼相助,咱们也照单全收!”
听了陆仲亨的一席话,令胡惟庸从暴怒中冷静下来。
他缓缓坐下,闭目沉思。
是啊。
倭寇现在还是幕府时代,正处在南北两方势力争斗的阶段。
等到了清朝中后期,它才借助西洋的科学技术,慢慢开始鼎盛。
但由于资源匮乏,就将贪婪的眼睛盯上华夏肥沃的土地,丰富的资源。
于是就有了甲午海战,就有了十四年浴血抗战。
每个人对于这段屈辱的历史,都义愤填膺!
若是国家允许,恨不得人人都冲向倭国,让他们都尝一尝烧杀抢掠的滋味!
胡惟庸是一个穿越而来之人,所以对于倭国人的愤慨自然而然的表露了出来。
想了想,胡惟庸突然灵光一闪。
那不如换一条思路,趁倭寇现在正是幕府时期,国力还未兴起。
若谋划成功,陆仲亨这些将领日后的安排也有了出路?
要是放在自己身边,恐陆仲亨等人仗着有从龙之功,更是飞扬跋扈!
自己若要整治他们的话,恐他们再次产生谋逆之心?
到不如让他们攻占倭国,也让倭国人尝尝在华夏人的统治下,是如何憋屈的活着?
这样一来,即可以让自己高枕无忧,还可让他们祸害倭国?
若谋划不成,那自己在陆仲亨等人的保护下,可到倭国自立为王?
总比在朱元璋的统治下,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要好得多?
想及此处,胡惟庸睁开双眼,缓缓抬头,见陆仲亨正疑惑不解的看着自己。
“你的想法甚好。”
胡惟庸淡淡一笑,“本相仔细想了想,觉得本相刚才的考虑确实不周。”
“若靠你们的部下,对抗大明百万雄师,那的确是以卵击石。”
“但有倭国等外部强援,胜算就大了很多。”
“胡相这么想,末将就放心了。”
陆仲亨咧嘴大笑,“刚才末将还以为你不同意呢?”
“怎会?”
胡惟庸瞪了陆仲亨一眼,佯装愠怒,“本相虽是一个文官。”
“但不像朝堂上那些酸腐的文官可比的。”
“他们只知死读圣贤书,哪知变通的道理?”
“是,是!”
陆仲亨赶紧赔笑,“胡相胸有乾坤,末将失言了。”
“望胡相海涵?”
“本相曾经说过。”
胡惟庸笑着摆摆手,“咱们是同一根绳上的蚂蚱,共生死、同进退!”
“何来失言,又何来海涵?”
“胡相高义!”
陆仲亨站起身,一脸郑重的躬身抱拳道;“共生死、同进退,这原是末将等武夫常和将士们说的话!”
“今从胡相口中说出,让人顿觉热血沸腾之感!”
“令末将佩服之至!”
“末将愿誓死追随胡相,哪怕肝脑涂地,末将也在所不惜!”
“言重了。”
胡惟庸赶紧站起身,快步走到陆仲亨的面前,双手托住他的双臂。
感慨道;“有陆将军如此忠肝义胆,何愁大事不成!”
说着,他似乎想到了什么,问道;“陆将军,上次让你们将起事的将士们的名单交于本相,你可曾带来?”
“哦?”
陆仲亨一拍脑袋,抱歉的对胡惟庸赧然一笑。
“胡相,末将派出去的部下现还有数人未归。”
“故……?”
“无妨。”
胡惟庸拍拍陆仲亨的肩膀,轻笑道;“现在也不着急。”
“你回去后,将所有愿意追随你的部下都尽数归拢到你的身边。”
“归拢的人数越多,咱们的胜算越大。”
说到这里,又叮嘱道;“毕竟大明才开国十一年,朝野中都是一帮能征善战的武将!”
“你要留意你所招收的部下,千万不能让他们将咱们的谋划吐露出去!”
“切记,切记!”
“是!”
陆仲亨郑重的一抱拳,“末将谨记!”
“末将告辞!”
看着陆仲亨快步离开书房,胡惟庸坐在椅子上,皱起眉头,深深的叹了口气。
对于目前的状况,他还是有两种打算。
但总的来看。都得看朱元璋对自己的态度如何?
要是朱元璋看在自己近段时间勤勤恳恳,为大明出谋划策的份上。
再加上自己愿意辞去丞相之位,设立内阁的建议上,放过自己也说不定?
那自己就老老实实做一个农家翁,归隐田园、颐养天年。
毕竟自己是华夏人,若是谋划失败,逃往倭国,那自己可能终生就不能叶落归根了?
要是朱元璋依然想斩杀自己,那就一不做二不休,杀了朱元璋,自己做皇帝!
即使谋划失败,自己也逃不出朱元璋的魔爪,那就不如轰轰烈烈的活一回!
总比窝窝囊囊、如履薄冰,最后还逃不过身死族灭要好得多!
遗臭万年是一生!
流芳百世也是一生!
胡惟庸如是想着,眼神中渐渐充满坚毅。
又坐了片刻,想想叶翠儿还在寝室等着自己。
胡惟庸不由笑了笑,迈步走向后宅。
等胡惟庸与叶翠儿做了一番深入浅出的活动后,时间已到寅时正了。
来到奉天殿前的广场,还没有到上朝的时间。
胡惟庸举目前望,见韩宜可站在同僚们的中间,恭维声不绝于耳。
想想也是,韩宜可现今是御史中丞,又得到朱元璋的器重。
不管哪个官员身上干净不干净,对韩宜可示好,总归没有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