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
胡海脸色凝重的道;“你可知,现在咱们府外都有检校监视。”
“你此刻出发,不怕引起检校们的怀疑?”
“啊?”
胡路遇顿时发出一声惊呼,“老爷不是当朝的丞相吗?”
“为何检校安敢监视咱们府邸?”
想起胡海交代的任务,瞬间他便明白是怎么回事。
他望着胡海,重重的点点头,“小人明白了。”
“等夜深人静时,小人再出发。”
“好!”
胡海赞道;“你明白就好。”
傍晚,胡惟庸回到府邸。
一进中厅,就向胡海问道;“你可将为兄交代之事安排妥当?”
“已安排妥当了,请老爷放心!”
“何人?”
胡海躬身道;“胡路遇!”
“原来是这小子啊!”
胡惟庸微微颔首,口中不吝夸赞,“路遇平时一贯机警,办事又特别认真。”
“这件事交给他去办,为兄也能放心。”
说着,胡惟庸又想起了什么,问道;“路遇走了没有?”
“还没有。”
“你将他叫到书房,为兄叮嘱他几句。”
“是!”
书房中,胡惟庸坐在椅子上,看着身前垂手站立的胡路遇。
“路遇啊!”
“你不必拘谨,坐到椅子上说话。”
“谢谢老爷!”
胡路遇知晓胡府的规矩,还是规规矩矩的站着。
见胡路遇站着,胡惟庸也不强求,而是用欣赏的眼光看着胡路遇。
“路遇啊!”
“胡海将你此行的任务都和你说了吧?”
“是,老爷!”
胡路遇躬身回道。
“那好,老爷也就不再与你一一赘述了。”
胡惟庸脸色凝重,叮嘱胡路遇,“但你要切记!”
“不管你此行的结果如何,都要在今年年末赶回来。”
“为什么?”
胡路遇疑惑的问道;“要是小人在今年没有完成老爷交代的任务,那老爷可怎么办呢?”
胡惟庸叹道;“那就是天数使然吧?”
深夜,胡路遇身穿一身黑衣,在胡海的帮助下,悄无声息的从后花园的围墙翻了出去,消失在无尽的黑暗中。
…………
吕府。
从昨日被朱元璋罢黜后,吕本就一夜未眠。
他实在想不通,自己只是想当这个首任外事司司长之职,好捞取些功劳。
为何朱元璋不顾情面,将自己罢黜?
对于朱元璋,他不敢有丝毫怨言。
因为他知道朱元璋的手段,而且检校无处不在。
稍有差池,自己恐将性命不保,甚至可能殃及自己的女儿吕氏?
他只能将怨气撒在牛谅与胡惟庸身上。
次日一早,他便来到书房,提笔想给女儿写封书信,告诉自己的遭遇。
可他提起笔又放下,不知该写什么才好?
直到晌午,他也没能写出半个字来。
眼瞅着已经是未时了,他索性放下笔,抬步向东宫走去。
进了女儿吕氏的偏殿,见吕氏正在逗弄着才一岁多一点的朱允炆。
此时的朱允炆刚刚才会牙牙学语,正是讨人喜欢的时候。
见父亲阴沉着一张脸前来,吕氏忙将朱允炆交给奶娘,起身迎接。
“臣吕本见过侧妃娘娘!”
“女儿拜见父亲大人!”
吕氏急忙上前,盈盈万福。
互相见过礼之后,吕氏焦急的问道;“父亲,你怎么啦?”
吕本向四周望了望,吕氏会意,挥挥手,侍候的婢女与奶娘都退了下去。
吕本在椅子上坐下,才叹道;“女儿呀,为父昨日被陛下罢黜了?”
“你好端端的在礼部任侍郎,为何陛下突然罢黜你呢?”
正在为吕本沏茶的吕氏闻言,不由诧异的转过身,忙问道。
“还是你犯了什么事,惹得陛下不高兴,才会如此?”
“唉!”
吕本又重重的叹口气,望着吕氏,“女儿呀,你也知道。”
“太子妃常氏的父亲虽然已离世多年,但她的大弟弟常茂承袭了常遇春的爵位,位居郑国公。”
“咱一脉虽是江南名门望族,然和常家差得太远了。”
“所以为父想着牛谅已经老迈,在尚书之位上也待不了几年。”
“为父想着怎样才能登上尚书之位,为你的将来做打算,也可作为你的臂助。”
“忽在前日上早朝时,突听太子提出想在礼部设立一个外事司。”
“而司长一职由牛谅选出人选,再由陛下亲自任命。”
“为父一想,这不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好事这不就来了吗?”
“于是散朝后,为父就向牛谅推荐自己,而牛谅也已答应。”
吕氏狐疑的插话道;“这不挺好的吗?”
“可为何陛下要罢黜你呢?”
吕本摇摇头,“这也是为父猜不透的地方。”
“不过从昨日的朝堂上可以看出,若没有胡惟庸将名单呈送与陛下,可能也不会发生这件事?”
“你将昨日朝堂上发生的事与女儿讲一遍。”
“女儿帮你分析分析,或许可从中找出端倪?”
于是吕本将昨日在朝堂上发生的事与吕氏讲了一遍。
吕氏听完,托腮沉思。
吕本也不催促,默默的喝着茶水。
良久,吕氏看着吕本,缓缓道;“父亲,依女儿看来,此事无非有这两个原因。”
吕本抬头,目光灼灼的看着吕氏,问道;“你快说说,是哪两个原因?”
见吕本迫不及待的模样,吕氏忙道;“父亲不必着急,听女儿慢慢说给你听。”
“好!”
吕本方觉自己有些失态,而吕氏年纪又轻,恐自己刚才的模样吓着了女儿。
不由勉强一笑,“女儿慢慢说来,为父听着就是。”
“你和谢文东都是侍郎,而牛尚书的名单中只有你们两人的名字。”
吕氏缓缓道;“胡惟庸为当今之丞相,掌管着中书省。”
“看到牛尚书交给他的名单之中只有你们两人的名字,自然觉得奇怪。”
“于是在早朝上被陛下问及,自然将名单交给陛下,以示自己忠于职守。”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其二就是,你是女儿的父亲,谢文东又是魏国公徐达的大舅哥。”
“一个是外戚,一个是徐达的实在亲戚。”
“恕女儿说一句大不敬的话,如今的陛下猜忌心甚重,你又不是不知。”
“外戚干政,武将与文官们阴结,这样的例子在历朝历代数不胜数。”
“而你两人争夺外事司司长之职,势必引起陛下的不满与怀疑。”
“故陛下借此机会,将你们都罢黜去朝堂,也省了将来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