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常丰村。

刘禅的身影再次出现在那个简易的仓库门口。

向仓库里望去,只见一袋袋鼓鼓囊囊的麻袋堆得像小山一样,几乎顶到了棚顶。

这些都是刘尧按他要求采购的高产、能留种的水稻和小麦种子,数量远超上次。

刘禅摸了摸自己胸口的那个打火机还在,瞬间放下心来,然后就一路小跑向刘尧的方向。

刘尧正指挥两个村民小心地在麻袋山中间加塞支撑的木桩。“小心点!别碰倒了!”他看到刘禅,松了口气,“小胖你可算来了!看看,你要的种子,全在这儿了,比上次多一倍都不止!好家伙,堆这么高,我这破棚子都快压塌了!”

刘禅看着这像是丰收般的种子山,心中大定,这能解决大汉多少田地啊。他指着那摇摇欲坠的麻袋堆,寻思了一下后说道,

“刘老师,这些袋子堆得太高太陡了,得想法子固定住,不然搬运的时候或者风一吹,塌下来就麻烦了,种子全混了。”

“对对对!你说得对!”刘尧一拍大腿,“光顾着往里塞了!老李,柱子!别塞木头了,去找粗麻绳!要长的,结实的!把这些麻袋山,从上到下,多捆几道!捆紧实点!就像捆柴火垛那样!”

“对喽!就是用绳子把他们变成一个整体!”刘禅心里瞬间就乐开了花。

村民们应声去找绳子。刘尧擦擦额头上的汗,

“行了,让他们弄去,现在看来是塌不了。走,咱们吃饭去,饿死了,上次说了吃饭也着急没吃上,这次可不能跑了。”

两人回到屋里。桌上还是丰盛的饭菜,刘禅看一眼就垂涎欲滴的那种。

刘禅盛上饭后,端起碗,扒拉两口,看着窗外仓库方向,又发起愁来,

他曾经记得,他又一次去相府的时候,看到相父对着雍凉的地图发愁,一问下人才知道,原来相父是发愁粮食怎么运输才能更加的省劲,不然仅仅是路上的消耗,就让他们负担极大,就算粮食再多,也不能这么挥霍啊。

一辈子精打细算的诸葛亮看不得粮食最后只有十之一二运到前线,故而时常为了此事愁眉不展。

此时刘禅想到仓库中那些种子,不由得联想到了相父那愁眉不展的样子。

刘禅假装叹了一口气,向刘尧说道,

“刘老师啊,种子是备齐了,可怎么弄走啊?这么多,靠人背?累死也搬不完几袋。用牛车拉吧…”

他用筷子指了指门外树荫下拴着的那头壮实黄牛,“喏,就靠它?那老式的木头牛轭,卡在它脖子前面,”他用手在自己喉咙前面比划了一下,做出被勒住的样子,

“走平路还行,走咱这山路?拉不了几袋就累得呼哧带喘,脖子都勒出红印子,看着都遭罪。一趟拉不多,跑不了几趟牲口就废了。”

刘禅看着那头牛,想起了大汉山道上同样被沉重货物和旧挽具折磨的牛马。他放下碗,认真地问:“刘老师,有没有什么法子,能让牛拉车省点劲,牲口也少受点罪?牲口伤了,确实是大事。”

刘尧听闻此话,放下筷子:“此事你算是问到点子上了!还真有更好的法子!我之前也注意到了这一点。”

“至于改进方法,我已经在网上学到了,已经村里有这手艺的人做一个实验的东西出来。”

一边说着,刘尧掏出自己那个屏幕裂了缝的旧手机,手指在屏幕上划拉着,“我记得之前在网上看过一个介绍古代…呃…先进畜力技术的视频来着,找找看…”

他翻找了一会儿,眼睛一亮:“找到了!你看这个!”他把手机屏幕转向刘禅。

屏幕上播放着一个简短的动画视频。画面里是一头牛,套着传统的硬木颈轭。当牛发力拉车时,动画用红色压力区域显示硬轭紧紧压迫着牛的咽喉和前胸骨,牛显得很吃力。

而旁白则是解释着这种挽具如何限制呼吸、降低效率、伤害牲畜等等一些有害的方面。

接着画面切换,牛脖子上的硬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宽宽的带子,稳稳地环绕在牛厚实的胸脯子上。

带子两侧连接着绳索,通向后面的车。当牛发力时,动画显示力量从它强壮的胸肌发出,红色压力区域集中在宽阔的胸带上,咽喉处一片轻松。

画面中的牛显得步伐稳健有力,旁白则是开始强调这种“胸带式挽具”解放了呼吸,利用了最强壮的肌肉群,能显著提升拉力和耐力,减少牲畜劳损。

刘禅看得目不转睛,尤其是看到牛发力时咽喉处不再被压迫的对比画面,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力气是从胸口发出来的!脖子没被勒住,能喘气,自然更有劲了!”

“没错!”刘尧拿回手机,指着暂停画面上牛的胸带,“关键就在这儿!把受力的地方,从最脆弱的脖子,挪到了它身上最厚实有劲的胸脯子上!

就那硬木头架子卡在脖子上,那简直就是跟牲口过不去,这不是诚心要他们的命嘛!”

刘尧顺手拿起桌上一个本子和一支笔,随手画了个简单的示意图。画了一头牛,胸前画了一条宽宽的带子。

“我再给你画一遍啊,你看,这个带子,叫‘胸带’。”

他用笔点着带子,“做这个带子,是有讲究的。”

“首先啊,它的宽度一定要够宽!”他用笔在带子上标了个尺寸,“至少得这么宽,比你手掌还宽一圈。宽了,力量分散开,就不会勒伤牛的皮肉。

用厚实的好牛皮做最好,没有牛皮,就用特别粗的麻绳,多股编在一起,编得紧紧的。麻绳还得用桐油或者别的什么油,彻底泡透,泡几天,捞出来晾干,多泡几次,让绳子变得又硬又韧,不怕磨不怕水。”

“然后啊,光套在胸口上还不行,还得固定住,不能滑下去。”他在牛背上画了一条带子,垂下来连接到胸带两端画的扣环上,

“在胸带两边,缝上或者钉上结实的皮扣环或者小铁环。再用一条宽宽的扁皮带子,从牛背上面跨过去,两头连在胸带这两个环上。这样,胸带就稳稳当当地箍在它胸口,不会往下掉。”

“最后,这拉车的绳子怎么连呢?”他在牛胸带两侧靠近牛胳肢窝的位置,各画了一个更粗实的环,“在这两边,受力最大的地方,装两个特别结实的环。拉车用的粗绳子,一头系一个环,绳子中间再挂到车前面的钩子上。”

他用笔用力点了点环的位置,“记住,绳子拴带子的地方,必须弄得特别牢靠!用粗线密密地缝死,或者用铜钉、铁钉铆死!这地方要是开了,整个就散架了!”

刘尧放下笔,指着自己画的图总结:“就这么一套东西,做好了给牛套上。牛一使劲,力气全从它那厚实的胸脯子上出来,带子宽宽的也不勒肉,气管一点不受压,喘气顺畅得很!

专家们说了,同样的牛,换上这个,拉货起码能多拉三成!走远路也不容易累趴下,牲口脖子也不会被勒得血肉模糊了!比那老古董的木头卡脖子,强到天上去了!”

刘禅听得心潮澎湃,立刻掏出自己随身的小本子和,“刘老师,这图我能不能照着画一份?还有,您刚才说的,带子具体多宽?背上的固定带多宽多长?拴绳子的铁环用多大的?麻绳浸油要浸多久?反复几次?”他一边问,一边飞快地在自己的本子上画起示意图,力求和刘尧画的以及视频里看到的一样。

刘禅笔下如飞,将刘尧的每一句要点都转化成简洁的文字标注在自己画的示意图旁边。他画得虽然不如视频精美,但关键结构、尺寸、连接方式都清晰明了。

画完最后一笔,刘禅小心地吹干炭迹,将这张凝聚着改变蜀汉运输困境希望的图纸,郑重地折好,放进怀里最贴身的口袋。

他仿佛已经看到,蜀汉崎岖的山道上,无数牛马套上了这新式的挽具,轻松地拉着满载粮种、矿石的车辆,稳健前行。

“刘老师,这法子太好了!”刘禅由衷地说,“回去我就找人做出来试试!要是真像您说的那么好用,那…那可帮了大忙了!

“嗨,举手之劳,能帮上忙就好!”刘尧不在意地摆摆手,端起饭碗,“快吃饭吧,菜真凉透了!

就在这时,

咚咚咚!

一阵敲门声响起,

“刘老师哎,你要的牛挽具搞归一咯,给你搁到这儿哈!”

刘尧赶忙起身,

“哎呦,谢谢老伯,一块坐下吃点吧。”

“不了不了,屋头都弄起饭哒,二回再嘛!”

刘尧拗不过对方,只得满脸笑容的送对方离开。

等老伯走远后,刘尧挥了挥手上的这个牛挽具,递给刘禅道,

“好了,给你拿着吧,你要是自己家用就别找人做了,你要是非得找人做,这有个现成的样品也容易做一些。”

刘禅接过挽具,更加兴奋起来,连干饭的动作都变得更快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