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瑞接到旨意,当夜就启程赶往京城。
缅甸的局势比想象中还要令人发指。
福灵安的查探奏报刚到,乾隆瞬间暴怒,原以为杨应琚只是胆小怕事,谁知道这家伙胆子大得很。
不但谎报军情,居然还养寇自重。
缅甸的军队在边境来去自如,说白了就是把云南境内当作粮仓,不停地骚扰云南边境。
是可忍孰不可忍!
乾隆当即给明瑞下一道旨意,让他回京述职,思来想去怕明瑞不解深意,随后又下了一道。
只是没想到,明瑞这傻小子这么实诚,半个月不到就抵达了京城。
看着风尘仆仆的明瑞,乾隆有些心疼,但缅甸的局势急需稳定,而朝中可以派遣的猛将又屈指可数。
之前有乌雅兆惠这员猛将可选,后有傅恒。
只是傅恒忙于军机处脱不开身,这个担子只能落到明瑞头上。
明瑞本来对缅甸的战事并没有多大的渴求欲,但在伊犁被福康安这么一挑,他就非得去云南边境看看,究竟是怎样的局势,会令刘藻和杨应琚都束手无策。
养心殿内。
明瑞一落座,乾隆已经迫不及待地要拿出边境地势图,准备商讨作战方案。
“李玉,去把果茶拿来给明瑞尝尝。”乾隆吩咐道。
作战方案虽然重要,但善待侄子也很重要。
“果茶?”听到新鲜物件,明瑞睁大双眼亮闪闪的,很期待。
不一会儿,果茶和点心都端了上来。
明瑞打开杯盖,一股茶香夹杂着果香飘了出来,“这是今年进贡的新茶?”
乾隆不语,一味看着笑。
“这是小主子自己制的,说是喝不惯茶叶。”李玉回道。
明瑞不解地看向乾隆。
“福康安这小子,在宫里闲来无事折腾的新花样,太后很喜欢。”
提到福康安,明瑞也跟着夸了起来。
在伊犁,他这个堂弟着实给足了他惊喜。
话题一起,乾隆收起了作战图,当即问起了福康安在伊犁的表现。
明瑞沉思了片刻,打算把改良农具的事儿一并提了。
乾隆听完点了点头,然后发出一阵感叹,“若是康儿已成年,倒是可以让他去前线历练历练。”
提到前线,明瑞当即转了话锋,他急匆匆地赶回来,就是为了早日商讨作战方案的。
一杯果茶,居然偏题了。
明瑞端起茶杯,两口喝完。
“皇上,奴才已闻杨应琚行径,颇为不齿。”明瑞起身再次行礼,“奴才以为,缅甸猖狂至此,若不直取彻底降服,恐再生祸乱!”
乾隆点了点头,他这个侄子真是把话说到他心坎儿里了。
今日早朝,他与百官提及攻打缅甸时,还有朝臣提议以和为贵,可遣使臣与缅甸国王商议出一个划地而治,互补侵犯的和书。
若是此提议只有一人也就罢了,居然还有皇亲贵胄附和,这可把乾隆气得够呛。
当即在早朝,乾隆就阴阳怪气地怼了回去。
然后力排众议,一人独断。
此战非打不可,且绝不能输。
这关乎的不止是边境的安稳,还有他乾隆的面子。
所以,此战非明瑞不可。
桌案上,作战地图打开,一旁还有几张画了路线的图纸。
“这是朕与傅恒商议过的,你且看看又何不妥。”
明瑞看着作战路线,思考了片刻,“回禀皇上,奴才提议两路并行,直捣黄龙。”
开两路,傅恒也提到过,几张画好的路线图中就有。
乾隆点点头,又拿出了一张,三路并行图。
乾隆觉得三路更为稳妥一点,但同样面临一些问题。
走三路,中路是一条江,江上与山上的瘴气都很重,并不容易控制。
考虑到毒虫问题,有些毒虫近水而生,人站在船上穿梭于瘴气与毒虫并存间,且脚下受限,不确定因素很大。
“我们能考虑到这个问题,那缅甸国王也会想到,这个位置暂且不用考虑。”明瑞回道。
“那若是分东路和西路军并行,若是东路军不敌而绕道回撤,西路军完全来不及接应。”乾隆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回皇上,奴才有信心,统领东路兵马一路杀穿,而西路军只要负责退敌接应,两军汇集于此,即可直捣黄龙。”
乾隆叹了口气,东路多是山林,且途径江河,也是险象丛生。
“康安给了奴才两张药方,与毒虫瘴气有用,天时地利人和,此战完胜!”
乾隆听完,虽有不忍,却还是点头同意了。
这么一谈,就谈到了天黑,明瑞在宫里用过了晚膳,方才出宫。
他先去见过自己的额娘,然后拿着药方开始做准备。
在京逗留半月有余,明瑞出发前给福康安留了信。
此次战役的将兵皆有乾隆一人独断,明瑞挂主帅,同行的是镶黄旗的额尔景额,海兰察任副都统随军。
福康安叮嘱在前,海兰察特意把特种营的五名兵丁和压箱底的火器一并带上。
乾隆三十二年,三月底,两军出发前往云缅边境。
……
另一边,福康安护送佟佳氏回京,路遇大雨寸步难行,只能在半路驿站逗留五日左右。
福康安心里着急。
在驿站看到明瑞的信,福康安算了下时间,从京城到云南边境,差不多两个月。
福康安从这里回到京城,在向乾隆奏请抵达云南,再快也要到八月份了。
作战人员安排也是机密,明瑞并未在信中写明,只是一个劲地夸果茶好喝,让福康安回京后给佟佳氏送点。
“今晚雨会停,我们明早就出发,加快脚程!”佟佳氏提议道,福康安一脸愁容,令她有些担忧。
沿途,她再三提议自己独自回京,但福康安接下了护送重任,自然不会半途而废。
“堂嫂,来得及,今晚好好休息,明日一早出发。”
回房后,辗转反侧,福康安打算省去回京请旨的步骤,直接在驿站向乾隆请旨。
如此,抵京后休整几日便可直接出发云南,也算是走一步省一步。
信件加急送往京城,接到福康安的奏请,乾隆甚是满意,拉着傅恒不停地夸赞自己的眼光好。
“这么多年的费心安排,这孩子终于长大懂事了。”
每次打仗需要主帅的时候,乾隆总是会感叹自己身边可用之人甚少。
福康安聪慧如此,若不是人还小,一定会被优先考虑。
自己的儿子都能得到重用,傅恒心里乐呵呵,当即跪下向乾隆请旨,允福康安抵京后即刻赶往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