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伐诸天,从四大名著开始 第87章 做法起雾

作者:梅菜不蒸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4:17:17
最新网址:www.biquw.cc

之前李墨一直担心,虽然自己帮董卓打了个开门红,三英战吕布没有发生。

那么按照原著,因为吕布战败,董卓心生畏惧而顺李儒之意迁都的事大概就不会发生了。

可就吕布那个性子,他迟早还是会和刘备三兄弟碰上的,到那时难保李儒不会提议迁都。

这件事并非不可能发生,相反,它甚至还有极大的概率再现。

毕竟以吕布的自大,想让他稍敛锋芒,那显然是不现实的。

没有吃过亏,吕布不可能长记性的。

但李墨也别无他法,留在董卓身边倒是能查漏补缺,可对自身势力的发展没有半点益处。

因此,李墨只能寄希望于董卓能再多坚持几天。

再怎么说,双方对峙时董卓还占了上风,嘴上更是占了最大的便宜,董卓应该没那么快认怂吧?

而且,即便董卓准备退往长安,河东之地一时半会儿也不会被关东诸侯看在眼里,李墨还有机会。

所以,李墨权衡之下,还是意指河东。

但眼下从天而降一个左慈来,这就让李墨看到了新的希望,让董卓坚持下去的希望。

只要左慈够给力,董卓应该就能多坚持一段时间,李墨自然也就有更多的时间发展了。

面对李墨的询问,左慈倒也诚实:“呼风唤雨乃是大神通,老朽虽略通一二,但一人为之还是力有未逮。行云布雾倒是容易,此事虽也涉及天象,但影响不大,老朽倒能勉力一试。”

“果然!”李墨精神一振。

他就知道,按《三国演义》中说,诸葛亮这个技能点加满的全才都会赤壁借东风,左慈这个专门修道的人能不会?

现在一问,果然如他所料,左慈也会这等异术。

既然如此,那就好办了。

李墨一面赞叹左慈神通,一面将自己的意图告知左慈。

“先生术法神奇,怎能不知救洛阳的手段就在先生手中?只需先生辛苦一段时日,朕向先生保证,洛阳之民朕护住了!”

左慈并未高兴,不知怎的,他看着李墨的表情,心中总有些不好的预感。

“老朽驽钝,还请陛下明言。”

李墨云淡风轻的摆摆手:“没什么,朕只需要先生前往虎牢关阻止双方开战,待朕取了河东白波,洛阳之危自然可解。”

左慈好像明白了:“陛下的意思是让老朽施展方术行云布雾,以此阻止两方交兵?”

“没错!”李墨果断点头应承下来,“只要起雾,轻易的便不会再起大战,虎牢关这样的险关,不是一场突袭就能拿下的。只要先生能坚定董卓之心,让他在虎牢坚持下去,朕自有办法取河东。”

“当然,朕亦有办法坚定董卓之心,不会让先生一个人辛苦的。”

面对李墨的诱导,左慈倒是也没说不行。

他问出了一个关键问题:“不知老朽需要坚持多久?总不能陛下一年不下河东,老朽便在虎牢待上一年吧?”

见他态度松动,李墨赶紧趁热打铁,信誓旦旦的表示:“两月!先生只需坚持两个月,河东必下,到那时董卓若要退守长安,我自会与其分说,帮其镇守洛阳。”

可两月这个时间也已远远超出左慈的能力了。

虽说施法求雾的难度比求雨要小,但那可是坚持两个月啊。

左慈怀疑,李墨是不是看了后世的记载,对自己的能力有什么误会啊?

“陛下。”左慈面无表情的说道,“老朽如今只是一介方士,并未得道,两月大雾,陛下怕是太看得起老朽了。”

他只觉得这是李墨的推脱之词,无非是用一件不可能的事来堵住左慈的嘴,让他别再劝了。

左慈心中满是失望,原来这域外的权贵也是权贵。

无奈的摇头,左慈心生去意。

虽是域外之人,但与这天下间的诸侯也并无什么不同,着实令左慈失望。

李墨看出左慈态度有变,眉头微皱。

“他这是?”

仔细思考左慈的那些话,李墨好像有些明白了。

他略带一起丝笑意反问道:“先生莫不是以为朕是要你维持两个月的大雾吧?”

左慈一愣,难道不是这样?

无奈的摇了摇头,李墨开口说道:“看来先生是真的不懂行军作战啊。也罢,如此才更显先生是得道高士。”

“行军打仗可不是吃饭那么简单。”李墨解释道,“开战时所需器械、后勤、赏格等物非是朝夕可得,两军决战更是谨慎。先生只需在关键时刻放出大雾阻止两军交战,如此便能拖延他们许久了。”

“至于平时小规模的战斗,先生完全可以放任不管。依我看来,袁绍等人也就最近或许攻城心切,一旦先生拖延过这些天,后面就好办多了。”

至于袁绍他们为何最近攻城心切,那自然是多亏了李墨那两篇雄文了。

听了李墨的解释,左慈这才脸色稍霁,原来不是让自己掀起连续两月的大雾啊。

“如此,倒是老朽误会陛下了。”左慈略略点头,以示歉意。

李墨大方的摆摆手:“先生乃世外高人,对我等这些俗务不甚了解,也属正常。不知先生是否答应?”

左慈考虑了一下,想起洛阳城内众多一无所知的百姓,左慈面露悲悯之色。

“天地不仁,然我等生而为人,还是要以仁义为本的。”

心中闪过念头,左慈看向李墨:“若果真如陛下所言,老朽愿意一试!”

“甚好!”李墨大喜,“先生高义,请受我一拜。”

他这是真心的,虽不知左慈做法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但他肯为那么一群不相干的百姓出头,就已经让李墨感佩至极了。

左慈起身让过李墨:“陛下言重了。”

李墨直起身子继续说道:“不知先生做法所需何物?朕一并包揽了!”

沉思片刻,左慈开口回道:“起雾不同祈雨,倒是不用太过隆重,只需陛下借我七七四十九人,再备下旌旗、宝盖、大戟、长戈、黄钺、白旄、朱幡、皂纛各色器物,剩下的吾自有计较。”

东西虽然繁杂,但却并不难办,李墨当即答应了下来。

只要左慈真能拖延董卓退兵的时间,什么都好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