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海商到天子 第85章 闲聊

作者:想喝矿泉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4 10:38:3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张文彬两手一摊,

“这不就是了?安装药池的人到处都可以找到,可是钻孔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干的。”

李栋华一拍脑门,

“可是还是不对,要是安装药池的也会钻孔,他不想去安装药池,非要和他抢那咋办?”

王应麟大手一挥,

“那就竞争上岗,谁的手艺好谁就干,手艺差的那个没有话语权。”

李栋华这次没有疑问了,王应麟看了看四周,说道,

“其实除了流水线我还准备了一套制度,只不过现在还不是公布的时候,等时机成熟了就会与流水线制度一起实行。”

王应麟所说的制度其实就是计件制,只是现在时机还不成熟,现在没有那么多的火铳需要,王应麟还计划组建炮兵部队,现在只有五百人,按照计划今年顶多再扩充一倍,达到一千人。

剔除近战兵、炮兵等兵种,火铳兵他最多需要三百人,鸟铳手和鲁密铳手的数量他还没有决定,一切还是要以实际训练为准,到时候再确定。

“两位师傅,从明天打制火铳开始,你们二位就担任线长一职,月饷你们是最顶格,每个月除月俸外,还有额外的一项质量奖,

只要一个月的火铳质量全部通过检验,你们每个月就能拿到这份奖励,大约是月俸的三分之一左右。”

李栋梁和李栋华两人顿时喜不自胜,每个月他们现在能到手五两银子,如果加上那什么质量奖就是六两五钱银子。

以前在澳门的时候每个月才二两不到,这还不算完,现在王应麟给他们两个人每个人分了二十几个徒弟。

要是他们全部能够出师,通过考核,一个月三五十两银子也不是问题,一年就是好几百两,那真是以前做梦也不能想的事情啊。

两人一想到能有这么多银子,立马干劲十足,恨不得立马就将自己的徒弟全部教会,明天就拿到这笔银子。

王应麟也不管他们在想什么,继续说道,

“由于现在新手太多,头三个月我不会对每个月火铳生产的数量有硬性要求,

但是质量必须达标,两位师傅一个负责鸟铳,另一个负责鲁密铳,半年后各位师傅的徒弟就可以参加技能考试,

能够单独制造出火铳,并通过验收标准的就算是通过考试,通过考试的就可以升为大师傅,两位师傅也可以从那一刻起享受出师奖励。”

此时时间已到正午时分,王应麟从早上急吼吼的赶到这还没吃饭,他摸了摸肚皮,对着众人道,

“走走走,人是铁饭是钢,估计现在饭也好了,咱们边吃边说”

大家伙虽说吃了早饭,但是今天上午一上午都没闲着,肚子早就咕咕叫了。

但是碍于王应麟,没有人敢提出来,现在他让众人吃饭,大家伙一个个都迫不及待的往工坊食堂那边冲。

工坊食堂距离工坊很近,不到一百米的距离,此时半露天的食堂铁锅里正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王应麟过去看了看发现里面正炖着一大锅冬瓜。

旁边两个大木桶里盛满了白米饭,此时工匠们都有序地排着队打饭,没有人乱插队,这也是王应麟的规定。

工坊这边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所有的一切规章制度都是王应麟按照现代工厂的规章制度做了一定修改后照搬过来的。

当然王应麟不用遵守这套,食堂的火头老赵一脸讨好对王应麟说道,

“大人,有没有什么想吃的东西,要不要我给大人炒几个小菜。”

王应麟摆了摆手,拒绝道,

“老赵你不用管我,我今天看着这冬瓜汤就挺有胃口,我和他们一起吃。”

听到王应麟拒绝,老赵颇为失望,立马又殷勤的拿来碗,给王应麟把米饭盛的都冒了顶。

又用勺子尽量多舀冬瓜,盛得满满的,马不停蹄的挨个给杨继祖和一众亲兵盛好饭菜。

“对了,若昂神父的饭菜送过去了么?”王应麟突然问道。

“大人,按照您的吩咐,若昂神父每天的饭菜都是单独做的,已经送到他的房间。”老赵连忙道。

王应麟点了点头,这不是崇洋媚外,这是对知识分子的重点照度,咱们特殊时期国家也曾对那些重要领域的人才提供应有的关照。

王应麟和杨继祖随便找了一个桌子坐下,徐数等亲兵挑了几张相邻的桌子坐下来,与周围人群形成一道明显的界线。

正吃着的时候,王应麟看到么孟忠正盛好饭菜找桌子坐下,王应麟一招手“孟师傅,这里!”

孟忠看到王应麟招手,表情闪过一丝不自然,但也没有耽搁,将饭菜放到王应麟的面前,手里拿着筷子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

“你吃你的,不用拘束,快吃,吃完我还有事问你。”王应麟一边吃着一边催促道。

孟忠不敢多说什么,拿起筷子开始狼吞虎咽,整个工坊食堂除了食物的吞咽声,没有别的杂音。

王应麟很快就吃完,他没有催促,附近的工匠此时已经有人吃完陆续离开,孟忠被王应麟盯的有些紧张,饭还没吃一半就把筷子放了下来。

“孟师傅,只吃这么一点?最近还有不少大工程这样能扛住么?”

孟忠不好意思说你在旁边吃不下饭,笑着说道,

“今天早上吃的有些撑,一直到现在都不消化,大人放心,从明天开始就可以进行铸炮。”

王应麟当然知道他为什么吃不下,上辈子他坐大领导身边也是这个状态,他也不点破,颇有恶趣味的开口道,

“原来是这样,孟师傅可要照顾好身体,暴饮暴食可不是个好习惯。”

孟忠没有说话,灿灿的笑了两声,王应麟见状也不再逗他,开始说起正事

“孟师傅,这造炮你是行家,我想问问这红夷大炮你会造么?和弗朗机炮相比哪一个更好,如果是你会选择哪种火炮?”

孟忠想了一下,回答道,

“大人,您说的红夷大炮在濠镜的造炮厂被称为长管加农炮,一开始是作为船上的舰炮使用的,因为动辄数千上万斤的重量难以移动,

而弗朗机炮则被称为鹰炮这两种炮各有优缺点,我只能将两种火炮的特点和大人说一下,不敢自己擅做决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