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䄉闻得康熙问话,忙不迭放下筷子,起身作揖,道:“不知汗阿玛有何训诲,儿臣自当谨遵圣旨,不敢有违。”
康熙却淡然一笑,道:“朕并非要你唯唯诺诺。今番问你之意,乃是要你畅所欲言,心中所思,实言相告。”
“嗻。”胤䄉应了一声,心中思绪翻涌,将昨夜所拟之辞一一回忆,遂恭敬陈词:
“汗阿玛仁德昭昭,心系黎庶。此番南巡,为赈江南之灾,正是体尧舜之圣德,行禹汤之仁心。
汗阿玛御极四十载,夙夜在公,未尝一日忘民间之疾苦,一粥一饭,皆系万民性命。今朝得睹汗阿玛御前定策,儿臣方知圣心之光耀,恍若日月临空,万物仰照。”
此番言辞,自是先行赞颂君恩,以安天颜,亦为朝中旧例。康熙听罢,面上隐现笑意,显是甚为受用。
胤䄉见状,又继而道:
“此次差事,四哥主持为最得体。四哥素来公正廉明,治事有方,于内府尤得圣眷,于地方亦能服众。江南官绅素闻四哥大名,见其蟒袍玉带,必生敬惧之心。
儿臣愿为四哥鞍前马后,丈量田亩、核查账目之事,儿臣定不懈怠,必亲自督办,寸步不离;
若有乡绅邀宴纳贿,儿臣这直性子,正可代四哥挡驾,不使四哥受虚礼之扰。
四哥若言捐三成,儿臣绝不允两成九;四哥指东,儿臣绝不望西。
儿臣日前特往户部请教老吏,得知江南米行藏有‘虚仓’、‘飞粮’之弊,意图混淆仓账、逃避捐粮。
儿臣拟召粘杆处人手,突检漕运码头,确保粮运实报实销,不容作假。
凡慷慨解囊之善户,愿赐‘乐善好施’匾额,命苏州织造用金丝楠木,夜以继日赶制,红绸高悬船头,沿大运河巡展,以为褒奖,亦鼓励他人效仿。
若遇铁公鸡之徒,则效四哥在户部追查亏空之法,派账房先生入其宅计账,务使其无所遁形——此诸般之策,自当请四哥示下,不敢擅专。”
言罢,胤䄉顿了顿,复又补上一句:“汗阿玛训我辈子弟,曰:‘爱新觉罗家的阿哥,出了京城,第一要务便是替百姓尽孝,作万民之子孙。’儿臣谨记于心,誓不敢忘。”
康熙听其所言,久久未语。胤䄉低首屏息,心中暗忖:“莫非言辞有失,惹圣怒否?”正惴惴间,只听康熙缓缓开口,语中竟微有颤音:
“胤䄉……你近来转变之大,令朕几乎不识。”
胤䄉遂答:“儿臣想明白了,身为天家子弟,不应再蹉跎岁月,而当分忧社稷,报答汗阿玛养育之恩。”
康熙闻言,面色愈加欣慰,点首道:“你所言多有可嘉,然亦有数事需稍作更正。”
“儿臣洗耳恭听。”胤䄉恭敬应道。
康熙道:“你四哥虽一心为公,断无私心,然性情刚硬,处事少圆。
朕盼尔等兄弟此行,刚柔并济,不惟执法,更须得民心。地方官员之情面亦须顾及,不可强行伤和,懂了么?”
“儿臣谨记。”胤䄉躬身行礼。
言及于此,胤䄉心中亦是暗自思忖:康熙所虑不无道理。筹款虽从士绅之中筹措,然羊毛出在羊身上,若未加以约束,士绅挤压之下,最终受苦者仍是黎民百姓。
康熙此举,看似筹银,实乃维稳。派遣钦差,其意并非唯求成效,更望善后无虞。
出了紫禁城,已是日上三竿。胤䄉不敢懈怠,又命轿夫转向八贝勒府,意欲探探胤禩之意。
虽说他如今已对八爷党生出厌心,但当下却还未到彻底撕破脸之时。
八贝勒府门前,胡管家老远便趋前相迎,满脸堆笑。
“老胡,怎地亲自来门口迎人?”
“回十爷,八爷今晨便唤奴才候在门前,说是您今日定要来,奴才等了多时,终于盼着了。”
“想必八哥也是心急,那便烦请引路。”
转入内府,胤䄉随胡管家入书房。只见胤禩正于案前研墨挥毫,听得脚步声,忙搁笔起身迎道:“十弟来了?快请坐。”
寒暄片刻,胤禩开门见山问道:“今早入宫,汗阿玛对你说了些什么?”
胤䄉未尽言实,仅将康熙交代略述一二,避重就轻。复又问道:“不知八哥对此番差事有何高见,弟愿闻其详。”
胤禩微笑道:“此番调遣,破格之甚。汗阿玛此意,明摆着是要让你我兄弟比个高低。赢了自然荣宠加身,若输了……轻则丢人现眼,重则失了圣心,后患无穷。”
“八哥之意,难不成是让我暗中阻挠四哥?”
胤禩连忙摆手:“岂敢!此番灾情惨烈,百姓颠沛流离,甚至有易子而食之惨况。身为宗室,理当为社稷分忧,岂可置百姓于不顾?”
胤䄉略一皱眉:“那八哥之策是?”
胤禩压低声音,道:“你我筹款,自不能与四哥等量齐驱,只须比他稍逊一筹便可。到时彼此勤以书信,互通声息,我已唤九弟通知任伯安,他届时自会配合你。”
胤䄉听罢,心头一阵厌恶。面前这位素有“八贤王”之称者,口称仁义,实则机关算尽,处处为己。
他虽未明言使坏,却已暗中布置,使得自己进退维谷。
康熙面前允诺要将差事办好,若是暗中应和胤禩,势必被老四识破,落得被参一本的下场,不仅仕途尽毁,那“让中华再次伟大”的抱负怕也要随风而去;
可若不顺八爷党之意,又恐遭其疏远孤立,未立羽翼便陷绝地。
思至此,胤䄉唯有敷衍以对:“八哥放心,弟心中有数。”
胤禩闻言,喜形于色,拍掌道:“好十弟,不愧是八哥的心腹,自是明白八哥一番苦心。”
胤䄉拱手作揖,起身道:“若无他事,弟便先告退。家中因我被任命为钦差,一时间鸡飞狗跳,实需回去整顿一二。”
话未说完,却被胤禩一把拦住,笑道:“慢着,十弟,八哥有物赠你。”
说罢,他踱步至书架后,从一柜中取出一精致鸟笼。笼中所栖之鸟羽色金黄,叽喳悦耳,乍看竟似流光溢彩,栩栩如生。
“这是朝鲜国所贡金丝雀一只,万里挑一。八哥知你喜鸟,特留此一只相赠。”
胤䄉接过鸟笼,眼神亮起,连声称妙:“好鸟,实在是好鸟。弟谢过八哥。”
“咱们兄弟之间,何须言谢?回去好生准备便是。”
胤䄉提笼出府,乘轿归途。行至前门大街,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再看树梢上,一只绝美的金丝雀,唱着动人的乐曲,在半空中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