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在盛唐 第89章 突厥军情

作者:戈云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9 09:03:10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李笃其实取了巧,蜂窝煤这种东西也就是如太原北郊大营这种永久营房才适合使用,真的开拔行军、还得老老实实去砍伐柴薪。

不过寿县子、河东道观察使愿意在一间间酸臭的营房内坐下来,同一群群军汉们演一出戏,还有什么好挑剔的呢?

以至于王韫秀再一次奔回中军节堂愤怒哭诉:“阿耶,那无赖已经第十次点不着火、煮了第十锅一模一样的汤!”

这是座真正的白虎节堂,正中是帅臣座案,座案一侧挂着幅巨大的山川舆图,另一侧摆放着天子斧钺、河东军旗。

王忠嗣正坐在帅案之后批阅军中公文,帅臣要费心的事实在是太多了、远远不如作将军时纯粹爽快,譬如先前的五行克唐案、譬如这监军、这背后朝中的争纷,王忠嗣看似不在意、实际上却头疼得很。

而那观察使李笃、果然把皇家的手段学到了手,倒不是说热汤烧的如何,而是能连烧十锅面不改色、也不是个凡人。

“去传独孤阔如。”

“再传各厢、各军指挥使中军议事。”

王忠嗣停下了笔、向帐中牙兵吩咐,是时候体面的结束这场纷争了,那李笃不懂,攥取军心最高明的手段不是烧热水、而是胜利,既然自己百战百胜的名声略胜一筹、便可以作出些许让步。

只是这时、红缨急使疾速入营,突厥主力寇边犯境的军报送到了王忠嗣面前。

“打开所有门窗!”

牙兵令行禁止、寒冷的风几息之后便充斥着整个节堂,王忠嗣来到山川舆图面前,一边标注军情、一边体会着堂外的温度。

这突厥人来的时机既诡异、又不合时宜。

说诡异、是因为大规模的战争实际上常发生在秋冬之际,尤其是冬季,环境艰难、但真不是一个万籁俱寂的太平季节。

草原民族在养精蓄锐、秋高马肥之后经常选择在深秋初冬南下劫掠,农耕民族同样在秋收之后仓禀充足、便趁着难得的农闲时间基建或用兵。

如此桥段、古今历史典籍之中的经典案例数不胜数,譬如孟姜女冬日送寒衣、譬如李靖雪夜灭突厥,只是这种巧合与其说是统治者兴之所至、不如说是百姓饥寒之下不约而同的静极思动。

套用这般逻辑来看突厥此次出兵、毫无疑问时间太迟了些,如今冬季过去大半、战马皆瘦弱不堪,战事稍微迁延、便会影响春季牲畜畜牧。

说不合时宜,是因为这场战争对于王忠嗣而言太早了一些。

初掌河东军府,且不说代北都督手中的大同军与云中守捉,连对横野、奇岚两军的掌控都流于形式,只有天兵军在充斥了大量牙兵作为基层军官之后、能够勉强做到如臂使指。

《孙子兵法》有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而如今既不知己、又不知彼,实在不是开战的好时机。

但是王忠嗣了解皇帝、了解这个如日中天的帝国,皇帝不会在意这些、朝堂不会在意这些,突厥大军南下、河东必然需要出兵。

不多时,合厢各军指挥已经济济一堂。

“传令!”王忠嗣唤来书佐和传令牙兵,取出节度使印鉴和军令火牌:

“其一,命天兵军主力整备,三日之后拔营北上、移驻雁门。”

“其二,命奇岚军北移、至楼烦关待命。”

“其三,命横野军所部骑兵至雁门与天兵军汇合。”

“其四,移文代北都督、请大同军北上云中建立前线讨击大营!”

“其五,移文北都留守府,请征发沿途州县夫役、调拨粮草辎重、修缮道路。”

“其六,移文朔方、幽州二镇,沟通突厥军情。”

“先这样。”

轰然应喏声中,王忠嗣将书写好的军令军报盖上印章、附上火牌,交给传令牙兵送往各方,然后又命书佐把方才的军情及军令整理成为奏疏、急递发往长安。

军议还没有必要召开,因为宿将皆能看的出来、这番调动实际上极为保守,真正的进攻应该收缩集结主力、出其不意,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大军分批北上、铺陈在外长城以南。

至于监军,王忠嗣更没有功夫应对:“告诉那小子,不要再玩过家家了、把制书立刻送来!”

“他不是爱烧水吗?雁门大营后勤辎重让他去和地方交涉!”

节度使一声令下,晋北之地各处或是大军开拔、或是役夫当道,一片忙碌萧瑟的景象。

红缨急使带着军情军报南行、数日后抵达长安,这里仍然是一片太平盛世、处处歌舞莺莺。

巍峨皇城之内,政事堂连续收到朔方与河东两镇发来的军报、自然不敢怠慢,汇总情报之后、宰相李林甫与分管兵部的副相牛仙客便一同前往温泉行宫呈奏。

象征着宰相离开的通鼓刚刚落下、御史中丞韦坚便出现在了秘书正监公房,贺知章不在、李泌便接待韦坚,点燃幽香、奉上温汤:

“韦公请稍待,贺师处置罢公务便来。”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北疆即将用兵,秘书监也要紧急调取边疆地形图籍、早年实战战例等,以备咨询使用。

这本是正理、只是御史中丞韦坚却急不可待,踱步几息,将手中一封打开过的火封密信重重拍在案上、发出“咚”的一声大响:

“稍待稍待、再等就万事皆休了!长源,你看看、看看!”

李泌将拂尘收至腰间、取那信件来看,原来是河东节度使王忠嗣抵京奏疏的抄件,内容有边军侦骑探得的军情。

突厥大军越过大漠和阴山之后,自九十九泉左近突入唐境,南进约百里、屠戮数个归附部落之后转向东行。

多股巡边侦骑与之接触、皆观察到了突厥左杀判阙的军旗这,目前基本可以确定犯边敌军乃是草原帝国左部判阙特勤麾下阿波达干等十一部大军。

突厥左部倾巢南下、这当真是数十年未见的奇事,李笃不禁蹩眉深思:究竟是什么给了突厥人这般异常的勇气?

如今突厥日薄西山,若不是如今吐蕃势强、国家战略重心在河西陇右,早已派出大军远征漠北犁庭扫穴。

“诶呀长源!”韦坚见到李泌看着军情深思、气得跺脚不止:“莫要再想这些不知所谓的闲事,快往后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