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在盛唐 第68章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作者:戈云车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8 12:03:59
最新网址:www.biquw.cc

盐户生产规模化、这是李笃到安邑后便心心念念的事情,从前分散的个体户生产经营模式面对盐商的大型盐场时毫无竞争力,一年辛苦所得竟然连交税都勉勉强强。

这其中固然有课户减少、租庸调负担过重等原因,但盐业暴利乃是不争的事实,安邑盐户把日子过成那副鸟样真不能全怪国家政策不妥。

不过自古以来百姓思静思稳,不窘迫到无可奈何、定然不愿意作出半点改变,偏偏天气渐寒、李笃没有时间家家户户去挨个解释清楚,索性集思广益、演了一出戏。

既然是演戏、便不能够曹七方才赶来、立刻又带回去肯定的答复,总归要扭扭捏捏的纠结一番、才好让人更加觉得此时收获得来不易。

于是曹七便接手奚屠通、开始活泥巴。

曹五近几天才知道、奚屠通居然是个比本县县丞品级都高的大官儿!这让曹七在惶恐之余、愈发觉得扈从这个工作前途无量,时时刻刻都想卖力表现。

奚屠通自然无所谓,如今老奚的身家无论是金子还是泥巴捏起来都自如的很。

而且此时这泥巴也有说法:

天气渐寒之后,盐户们过于还在关注盐场的着落,但在官府看来柴薪才是迫在眉睫的难关,心忧炭贱愿天寒只存在于卖炭翁的世界之中,冬季对于大多数百姓而言都是一场劫难。

先前的动乱使安邑错过了储存收集柴薪的最佳时机,所有人只能抛开成见、期待李笃验证石炭的效果。

这件事李笃倒是胸有成竹,让柳载运来了一车石炭、黄泥,又让铁匠打造了一个小炉、一杆怪异的工具。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晋地的山中全是煤,煤炭却至今没有普及实在是说不过去,蜂窝煤、这是穿越者必备神器。

其实前世李笃长大后并未见过蜂窝煤,城市之中引火或取暖早已被各式各样的燃气暖气取代,煤球只存在于长辈述说的故事之中。

但如此简单的东西没理由做不出来,稍微实验几次,大概就是煤多了加泥、泥多了加煤,最终八成的石碳加上二成的黄泥混合均匀、用那布满孔的推杆打出,晾晒透彻之后、蜂窝煤便闪亮登场了。

点火引燃一气呵成,围观的人们一致叫好,煤球将煤炭耐烧、火力强大、容易点燃等优点发挥的淋漓尽致,且容易储存和运输,成功的进入千家万户。

“每户人家用不了多少石炭便可温暖一日,且烧水煮饭样样可用,这可是大功德!”高集便盛赞不已,甚至表示:

“此事应该上奏朝堂、为李郎请功。”

缺点当然也是有的,譬如柳载便遮掩着口鼻给出了两字评价:“呛、臭!”

听得李笃直翻白眼,破落世族的劣根性算是被柳载夫妻演绎的清清楚楚,用小妾生的女儿糊弄自己不说、还敢嫌弃科研成果!

而且这呛和臭并不是煤球的问题,而是石碳和炉子的锅。

譬如柳载反复提及的臭味,这是因为在没有煤炭脱硫技术之前、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

另外后世家用的煤炉必然会有铁皮的排烟管、如今的寻常人家想都不用想,举国之力一年的铁产粮才够建造一座蒲津铁桥,只有皇宫用得起铁烟囱,如今的寻常人家想都不用想。

反而是富贵人家会用煤粉黄泥混合香料捏出各式动物放置在炭炉之中燃烧、名曰燃香兽。

譬如蓁末便最喜爱李笃制作的鲸鱼恐龙卡皮巴拉等没见过的动物模样,但那属于冬日的别样情调、与取暖与否关系已不大了。

“挺好的,就它了。”

嫌臭吗?这事儿还就安排柳载去做,不然李笃心中愤愤难平:

“夷旷费点心,从左近石碳场调来煤灰、起一座煤球场赶工生产,至于炉子,你找工匠琢磨出一个堆砌泥炉的办法,到时和煤球一同推广使用。”

“谨遵命。”

自家清楚自家的事,盐户们的盐场之后勘探开工的就是柳家盐场,土地和盐奴的契约在县廨重新厘定、所有权依然归属柳家,仿佛一切如旧、只不过这个柳变成了别籍后的柳载而已。

虽说将来要作为嫁妆送给李笃,但李笃主动留给柳载好大份额的年度分红股份,其中固然有深度绑定彼此的嫌疑,但对于柳载而言仍是巨大恩惠。

更何况李笃还答应柳载在来年科考时请汝阳大王助其通榜行卷,几乎是确保了高中进士无忧。

所以眼下的柳载还能如何?只要不去陪薛二啖狗屎、一切都只能唯命是从。

猗氏张家庄园,到处弥漫起果炭和香兽的清甜味道。

河东柳氏年轻一代的话事人柳芳便与张家的少年俊才张延赏玩着闻香添料的游戏,女姬、碳盆、茶炉、九宫格状的香料盒便是游戏道具。

貌美女姬每向碳盆中添入一块造型各异的香兽,玩家便要在那袅袅烟香中识别出香兽中使用了何种香料,然后再用那柄长肚小的精致银勺从九宫格中盛出对应的一种、搅入炉上茶锅之中。

对香料的见闻、对茶道的浸淫都在小小的游戏中展露无遗。

传承数百年的大族子弟柳芳到底是底蕴更胜一筹,银勺微转、那茶汤之上的香料油脂幻化如重重叠叠的云雾。

“小道而已。”面对张延赏的啧啧赞叹、柳芳轻笑摇头,道:“当今世道礼崩乐坏、同族子弟尚且背叛家门,足可见诗书纲常不足道、君子雅艺不足持。”

君子纲常不可为凭、这显然是表达了对张氏此番做局的不满,可如今家门之中出了叛逆、与外人联合夺自家产业,柳芳便不得不选择继续与张氏同气连枝,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这道理亘古不变。

好在安邑大宅不过是柳氏百年经营的一处据点而已、基业仍然稳固,只需要惩治叛逆、打击外敌,凝聚悸动的人心。

“哦?”张延赏听出了弦外之音,挥退一众美姬和仆从:“莫非安邑那边、已有了什么破绽?”

柳芳舒畅欢笑:“那安邑大宅中有的是老仆忠心纯良、彼处一举一动我都了如指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