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御朱雀门楼,俯瞰属于自己的长安。
当明黄伞盖出现的刹那、这座帝国的都城仿佛活了过来,山呼海啸、那是百万子民恭祝皇帝生辰,青烟蔽天、那是家家户户在香案前为陛下祈福。
四方城门皆响起隆隆鼓声,每鼓千声寓意皇帝千秋、合计万槌代表大唐万年,有无数红缨急使从朱雀门出发、将皇帝的旨意带到长安城的每个角落:
赐酒、赐肉,全城大哺!
百姓们用最热烈的欢呼来拜谢皇恩浩荡,城中处处响起了欢快的爆竹、这是把竹节投进火堆产生的爆破声响。
在这欢乐海洋的中心、声浪的旋风托举起最为昌盛的盛世华光,身穿光明铠甲的一百二十名雄壮战士握戟执纛、在琵琶与筝鼓声中登场。
秦王破阵乐,隆隆战鼓声刹那间惊天动地,战士们用舞蹈模拟出战场之上的壮阔厮杀,鱼丽、雁翅,各种阵形变换不停、往来刺击。
足足变幻一十二阵之后,龙武军两千铁骑分为两列沿皇城城墙而来,以破阵乐阵为中心旋转奔驰不停,各色罩袍层次分明、宛如彩虹漩涡,场面精彩绝伦、让人忘乎所以。
不知何时、彩虹逐次消散,人们心中的激昂情绪稍稍退减,教坊司大曲千秋乐紧随而来。
看献千秋乐、千秋乐未央,悠悠歌喉动人心弦,铁马金戈之后、尽显八侑舞姬风华。
在此同时,一墙之隔的朱雀门内、层层玉阶之下,宁王府众的惊鸿舞也已经集结、做着登场准备,以汝阳郡王为首男子持玉笛竹箫、年轻女郎穿霓裳华服,只等登场之时、在空灵歌中演绎凤凰来朝。
李笃站在一层步廊内、将身体探出赤阁绿窗左右寻找、终于在队列中看见了自家娘子,只见蓁末长鬓如云衣似雾、彩袖飞袂似游龙,且那俏美容颜露出一片心中喘喘带来的绯红、更加美不胜收。
打一声胡哨、与娘子做番眼神交流,李笃便走下城楼,朱雀门两侧、已有全副武装的龙武军正在调动,步卒们用彩帛装饰了拒马长枪,使得乍一看上去似乎是寻常仪仗、并不显得那么突兀。
至于那四百舞马此时已经开上承天门街,新罗国遣唐使团也已出现在鸿胪寺旁。
李笃忽然想起了什么,匆匆寻到辛云京,让金吾卫准备一批大盾、布置在两侧横街路口,以方便接应退场队伍:主要还是自家节目就在舞马之前,舞马万一失控、自家首当其冲,李笃必须防患于未然。
如此一来,自家惊鸿舞登场表演便遗憾地错过了,不过听着那喝彩和欢呼、毫无疑问无比的成功。
不知过去多久、自家节目终于结束,李笃护持着舞队退场、心也紧张到了极点:
刚刚得到的消息,不知何人提出建议,由舞马衔金杯踏玉阶登上城楼、代表百兽跪地参拜上天之子。
添乱啊,大唐的皇帝统治人类还不够、这是向异兽扩张的节奏?可惜皇帝陛下欣然应允,事情便不可挽回。
擦肩而过之时,李笃将担忧说给长兄听,汝阳郡王倒是不以为然,小心翼翼擦一把额上细汗、还关切地问李笃有没有弄花妆容:
“舞马的事我与李龟年说过了,他此时就在城门楼上、应当无忧。”
这可真是…太不让人放心了!
不过事已至此,李笃已经做过了所有力所能及的事,只能静静地旁观事态走向。
四百舞马比昨日在通化门内大街时更为华丽,依旧是跟随着开路乐队的弹唱、整齐划一昂首阔步前行。
不过今日地形地势与节目安排皆稍有不同,那领路乐队需要先行穿越朱雀门洞,在舞台浅做表演以作暖场,再在最为热切的时刻引出舞马登场。
本来一切安然无恙,朱雀门外充满西域风情的演出获得阵阵好评,然而又一声曲折的音调忽然响起,肉眼可见四百舞马发生了一阵骚动。
果然是来自新罗使团中那些胡人乐师,一直关注着此事的鸿胪寺卿冯绍烈脸色瞬间煞白,不远处的郎将马处仙迅速带领麾下步卒向新罗国使团逼近。
只是迟了,那四百舞马在变幻的曲调声中长立而起,阵阵嘶鸣过后、旋转奔驰提速,恰好将新罗国遣唐使团环绕在中间,使得龙武军寸步无法靠近。
此处的动静已经吸引了城门楼上的注意,有不知情的贵人在高处探头张望指指点点、还以为是什么特殊的表演。
驭马师尝试数次尽皆失败之后,龙武军前线将官纷纷请示是否可以动用弓弩兵刃?只是这便意味着要大开杀戒、摧毁举世瞩目的千秋盛典,谁也无法轻易下定决心。
在这时,九天之上有第三种如仙如幻的声音传来,众人纷纷抬头,只见朱雀门楼那制高处,有一人身着素衣、侧靠屋脊鸱吻,手执玉笛,宛如天外来宾,正是李龟年。
人们的惊呼声中、那玉笛声仿佛拥有魔力,分明声音极轻、却能穿破万千阻碍钻进耳中,甚至使那狂奔的舞马也渐渐地平缓步伐、趋向停息。
舞马正中间新罗国使团之中的胡人曲乐声音顿时高亢起来,方才平静下的舞马在下一个瞬间忽然如暴虐的风、向周围的人群官署四散冲锋。
人们还没有来得及躲避,天上的笛声同样发生了变幻,轻柔婉转、仿佛有美人抚慰心神,那狂暴的舞马步伐戛然而止、然后姿态优雅回首。
是特别的节目吗?许多人在心中猜测,尤其看着舞马在不同的曲乐声中频繁前进、后退,四散、聚拢,直至露出疲惫神态。
人们明白了:这就是人类驯服猛兽的过程啊!这寓意着皇帝统治天下、大唐征服不臣的过程!
任你反复挣扎、终究徒劳无功。
当李龟年掌握了所有控马的技巧,新罗国遣唐使团中的胡人乐师再也无力回天,四百舞马彻底臣服,前进至朱雀门楼下曲折前肢、向皇帝叩首。
当先一匹,当真口衔金杯、沿着曲折玉阶缓缓而上,最终出现在城门楼中、面朝皇帝三跪九叩。
这一瞬间,世人皆看到了:大唐皇帝的威仪足以囊括天地间所有生灵。
“万岁!”匆匆赶上城门楼伴驾的汝阳郡王当真是个妙人,再一次领先作礼、口中高呼:“万岁!万万岁!”
千秋不足道、大唐当万年!
在那层层叠叠波荡全城的拜贺声中,皇帝降旨:从今往后,千秋节改名为天长节、护佑本朝江山天长地久。
天下臣民匍匐领旨,唯独在那已经无人在意的朱雀门后,巨大的彩帛被迅速铺展开来,遮蔽着数百军士飞快地清理那些被乱箭射死的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