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昭武 第68章 近海风波,福建郑森

作者:君子以懿文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8 22:15:04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晨光初现时,当海平面的第一缕阳光照应在大白号上,这是一艘外籍商船,不同于明船身宽体胖,西洋船显得尖瘦。

大白号这次的任务便是要将壕镜堆积的南洋香料,运往杭州,兼带行客,是一艘货客两用船。

船上的汤若望早已起来,第一件事便是拉着船上的一群天主教徒,开始在无处不在的香料味中诵读起了圣经,做起了日课。

商船透过初光,伴随着圣经的声音,犁开青灰色的海水,溅起的浪沫像一串串琉璃珠子坠回水面。

忽隐忽现的海岸线提醒着船员自己的船在近海航行,没有偏离航道。

不时路过的几艘渔船乘着微光出海,那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在奔波。

“船长,不好了,有军船向我们靠近。”瞭望手伸出身子,朝着下方的船长大吼道。

作为常年行走在中国海域的外国船,船长深谙此处的航行规则,立马举起望远镜看去,片刻后松了口气吩咐道:“快,将炮门关闭,将我们买来的郑氏旗挂上,来船是郑家人的军船。”

果然,随着两侧的火炮被收起来,赤红色的‘郑’字旗帜高高挂起,原本气势汹汹冲过来的军船立即减缓了船速,好似变成了一只温柔的鲸鱼,慢慢的靠近商船。

等到军船与大白号平行,大白号果断减缓了船速,接受军船检查。

一艘小船被军船放下,搭乘着几个人来到大白号上。

领头的是一个中年军官,他对甲板上被炮衣盖住的乌黑亮丽的火炮视而不见,看着面前赔笑的白人船长,一边伸出手,一边问道:“你们是哪里来的夷船,往何处?海防可有?”

白人船长立即将购买郑字旗的收据证明递上,以及壕镜市舶司出具的航行文书,也就是明人口中的“海防”,用磕磕巴巴的中文回答道:

“这位将军,我们是葡萄牙的商船,我是这艘船的船长雅各布,船上拉得是南洋来的香料,从壕镜上货,准备去往杭州下船,才从泉州补完水。”

中年军官翻来覆去仔细检查购旗证明,以及海防,眼中露出一点失望之情,将文件还回去道:“这段海域被禁行了,你们的船这段时间走不了了,等到禁行令解除才可以通行。”

白人船长愕然,随即有些着急道:“这位将军,这可不行啊,我与货主约定好了,若是规定时间没到,拿不到尾款的,通融通融。”

说着,白人船长递过去一些银子,但军官可敢因小失大,不耐烦道:“收起来,关我屁事,也就是看你文书齐全,要不然少不了掉一层皮,别没事找事啊。”

刚才巡逻的时候看到有一艘洋船,还以为抓到一艘不懂规矩的洋船,可以大捞一笔,谁知道是个老道的正规洋商,真他娘的晦气。

但凡这个白人船长旗号、海防有一个没有,他就可以借口搜刮上一笔。

“郑头,没问题,船上只有一些香料和船客,没有违禁品,船炮数量也对得上,火药数量也差不多。”

军官点了点头“收队”,然后用手点了点白人船长,警告道:“记住,等到放行命令后才能往前走,不然被当作贼船击沉了,别怪我没有提醒你啊。”

白人船长闻言急得跳脚,可自己一个小商人,如何敢和称霸中国海域的郑氏兵将作对。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连忙大喊道:“这位将军且慢,我船上有一名贵客,是你们国家的太子殿下亲自邀请至杭州的,可否能够通行。”

中年军官背对着准备下船的身影一顿,转过头来阴沉着脸威胁道:“你可知道你在说什么,若是胡言乱语,小心祸从口出。”

白人船长见状知道有戏,连忙上前说道:“将军,我绝对没有说假话,贵客名为汤若望,正是奉你们太子的命令去杭州当官的。”

说完,连忙转过头去吩咐船员道:“你们还不去将汤若望先生请来。”

没多时,一脸懵逼的汤若望与菲恩来到甲板上。

“这位将军,他就是汤若望。”

汤若望看着眼前冷着脸的军官,有些紧张,直到现在他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就你叫汤若望?”

“是的先生,愿主保佑你。”

“太子殿下请你去杭京的?”

“呃,是的先生。”

“可有证明?”

汤若望回过头立即吩咐菲恩将他行李中的征辟文书取来。

看着有模有样以丝绢制成的征辟文书,上书征辟汤若望为太子府洋文教谕、大都督府新学顾问,右下角加盖的“皇太子宝”,有些拿捏不准,毕竟自己一个小小的旗总,也没有见过规格如此高的文书。

不过看起来不像是假的。

吞了吞口水,中年军官没有把征辟文书还给汤若望,不过却好声好气道:“先生稍待,这份文书真假我不能确定,等我上报再回复先生。”

说完,拿着文书便准备下船,返回总部报告。

白人船长见中年军官要走,连忙上前提醒道:“那个,将军,你看我们这船?”

中年军官瞥了眼船长,“等着。”

“老师,这文书被他拿走了,我们怎么去见太子?”菲恩看着被军官拿走的文书,有些着急的问向汤若望。

在西方,这种文书就相当于推荐信,如今推荐信没了,他们还怎么去杭州做官,怎么得到太子许诺的天主教堂。

汤若望苦笑道:“没办法,等着吧。”

说完离开甲板,返回船舱。

菲恩跟随着汤若望,走之前还狠狠地瞪了眼船长。

不过白人船长对此毫不在意,毕竟都出来跑船了,还是远离欧洲的远东地区,谁还在乎这点脸面?对于他来说,只要钱到位,他连本国国王都可以出卖。

这边回到军船上的总旗将文书递给自己的上司船长。

船长犹豫片刻后下令返航。

在路上,军船遇到了许多大小商船就这样静静地停在海面上,不敢前进一步,显然都接到了福建水师的警告。

“少主,有一太子幕客行在商船内,下面的人不知真假,请少主指示。”

福州海面上一艘三桅福船,其左右共有三十六门仿制红夷大炮,是当世海战中绝对的主力战舰。

福船甲板上,一名兼具儒雅、英武的年青人迎风站立在船头上,意气风发的看着不断从福州军港中出来的大大小小上百艘战船。

而这名青年就是福建总镇郑芝龙的长子,郑森,又名郑大木,虽然自幼出身在海盗世家,但他并没有养成嚣张跋扈的性格,不仅师从江南名士钱谦益,而且曾入读过南京国子监。

与他父亲只想要当割据一方的军阀不同,他有一种沙场报国的志气。

于是经过他连番请求,郑芝龙终于同意了让他担任这支北上支援朝廷的郑家军主帅,与自家二叔一同在杭州效忠大明新天子。

他此番出海,便是奉勤王诏书,领一万郑家军前往杭京听调卫宿。

他接过手下递过来的文书,郑森眼皮都不抬一下便确定了文书的真实性,“嗯,是真的,让这艘商船跟着我们的舰队一同走吧。”

“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