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子爵到澳洲总督 第72章 ·风波渐起

作者:永旭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4 20:52:31
最新网址:www.biquw.cc

他们走进教学楼,走廊两侧是教室。在一间三年级的教室里,老师正在讲解新南威尔士州的历史。

黑板上画着第一舰队登陆悉尼港的简笔画,学生们低头在练习本上抄写笔记,西奥多注意到,课本的封面上印着“新南威尔士教育部审定”。

他拿起书翻了翻,内容聚焦于土著部落、殖民开拓直至淘金热等本地历史,都与本地实际紧密相关。

“政府对英国的教材进行了改编,”陪同参观的校长解释道,“加入了农业和自然常识。”

西奥多翻看着书页,里面的插图生动描绘了袋鼠、鸸鹋和各种本地植物,旁边配有简单的文字说明。

接下来,他们参观了郊区的一所乡村公立学校,这所学校位于帕拉马塔河附近的一个农场旁,是一栋单层的木屋,周围环绕着农田,教室里只有二十几个学生,却涵盖了一到六年级,老师正在用分组教学的方式授课。

“乡村学校师资紧张,所以我们采用复式教学。”老师解释道,“高年级学生帮助低年级的,同时老师会给每个年级布置不同的任务。”

西奥多注意到教室后面有一个小小的工具角,放着锄头、镰刀和测量尺。“这些是做什么用的?”他问。

“每周有两节农业实践课,”老师回答,“学生们会去学校旁边的实验田干活,学习播种和施肥,附近的农场主也会来给他们讲课。”

离开乡村学校时,西奥多看到几个学生背着书包,沿着田埂走向远处的农舍。他们的衣服虽然补丁摞补丁,但眼神明亮,脚步轻快。

西奥多撬墙角的心蠢蠢欲动,尤里在一旁安慰道:“其实我带你来看的都是‘模范学校’,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校完全没有按照法案办事,悉尼的学校还会好一点,其他城市的就......不太行了。”

西奥多仍有些感叹,“新南威尔士的公立学校确实做得好,但你们是怎么搞定教会的?”

尤里陷入了可疑的沉默中,“我们其实从来没有真正排除过教会,哪怕是在悉尼大学中,教会也在教学中占有相当一部分比重,虽然这些课程大多是选修,但仍为教会保留了发挥影响力的空间。”

“但是也可以通过立法强制。”尤里显得有些不确定地说,“1872年我们通过法案时,教会也反对,但政府仍规定6-15岁必须入学,否则罚款,同时,公立学校的条件要比教会学校好,家长自然会送孩子来。”

接着他们又参观了一所师范学院附属的实习学校。这里是培养新教师的地方,未来的教师们正在观摩资深教师的授课,并在小型教室里进行试讲。

“这是悉尼师范学院的附属学校,”尤里介绍道,“我们的老师要经过专业培训,还要通过考试才能上岗,乡村教师还有额外津贴,所以愿意去偏远地区的人也不算少。”

新南威尔士州如此系统化、世俗化的教育体系远超西奥多的预料,他一直以为昆士兰简陋的教会学校才是这个时代的常态,但眼前的一切让他意识到,即使在殖民地时期,也不乏具有长远眼光、致力于推动现代化教育的人。

夜晚时分,布坎南庄园,西奥多倚在凳子上,显得有些有气无力,“这还只是教育,这一年多我也做了不少改变,但是现在看来还差得远。”

威廉给西奥多倒上了一杯酒,“别操之过急,圣公会的那帮老家伙可不是那么好惹的,新南威尔士州的教育可是发展了几十年才有现在的成果。”

其实就威廉来看,西奥多没有立刻对教会下手才是对的,在他政变的过程中,圣公会一直都是冷眼旁观的态度,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但是这关于教育问题始终是横在他们中间的一道坎,教会自然也清楚世俗教育才是大势所趋,现在无非就是价码的问题。

“其实你在政变后的做法也可以应用在教育问题上。”威廉提醒道,“教会已经没有那么强势了,可以试试拉拢一方打压另一方,也可以参考一下我们的教育法案,里面的坑一个接着一个。”

接下来的几天里,西奥多在悉尼各处可供借鉴的地方逛了个遍,哪怕是一些军工厂和机密的地点,西奥多也在新州政府的默许下得以参观。

......

一月时间一晃而过,在这期间,维多利亚州和英国政府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重,欧洲的各个媒体不断煽风点火,甚至有的报纸的标题上写道:“这是又一次布尔战争的前奏。”

英国政府并未立刻安抚维多利亚州,而是对其诉求采取引而不发的态度,优先处理着英埃战争,这种沉默与不作为反而使得维多利亚州人心浮动。

甚至有激进的政客喊出了:“宁愿要独立的维多利亚,也不做帝国的二等公民”的口号。

但实际上,表面同一阵线的各个殖民地各怀心思,昆士兰收到西奥多的指示,表面上呼吁“殖民地团结”,但暗地里通过英国的考珀家向英国政府传达了对维多利亚州的不满和对白厅的支持。

新南威尔士州则是在英国和维多利亚州之间骑墙,一边对英国提议“以协商代替制裁。”一边拒绝维多利亚州的请求,拒绝直接介入此次事件。

西澳大利亚毫无反应,但在英国加大了对西澳基础建设的投资后,光速表态“效忠英国”。

南澳大利亚表面上支持英国,但是却在私下里对维多利亚州频频示好。

塔斯马尼亚倒是旗帜坚定的支持英国政府,公开谴责维多利亚“挑战母国权威。”

维多利亚州不断的寻求各个殖民地的联合,积极响应新南威尔士州的联邦运动,但是不可避免的,议会和政府内部随着事态的变化渐渐的分裂。

虽然明面上还是一致对外对抗英国,随着对英贸易的减少,维多利亚州利益受损的一部分势力在‘东方同盟’的挑拨下有了别的心思。

州内部的舆论造势也不是很顺利,此时的维多利亚州的公民大多数都是英国移民,对母国的眷恋和认同天然存在,抗议一下也许还行,但是直接闹独立的口号使得这些公民不愿再支持政府。

保守媒体强调“维多利亚州的繁荣来源于英国的资本和贸易网络。”质疑政府与英国对抗的经济基础。

更有甚者担忧道:“脱离英国将失去帝国舰队的保护,维多利亚州恐将沦为列强觊觎的对象。”

这类言论使得州内部的公民人心惶惶,已经有部分公民前往南澳大利亚和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政府对此也是焦头烂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