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在雕花木地板上落下斑驳的光影。

朱瞻壑坐在案几前,面前铺陈着几份经过多次修改的文稿,笔尖蘸墨,时不时地在上面勾勒批注。

他面前坐着的,正是户部尚书夏原吉和新近被“征用”的林元景。

夏原吉作为大明户部的掌舵人,深谙朝廷财政、户籍、赋税之道,提出的建议多是从国家层面考虑,严谨而务实。

而林元景,这位在海商圈子里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狐狸,则从商人的角度,提出了大量接地气的“规矩”和“漏洞”预警,让整个商会章程在实操层面变得更具可行性。

“殿下,按照林掌柜的说法,如果官府对商户的盘剥过重,即便有皇家水师护航,商户也只会阳奉阴违,甚至铤而走险。毕竟,刀口舔血的买卖,图的就是一个利字。”

夏原吉捻了捻短须,语气平和,但眼神中带着一丝不忿。在他看来,朝廷对商户征收税赋是天经地义。

林元景接过话头,拱手道:“夏尚书所言甚是。殿下,草民斗胆直言,商会若想长久,规矩必须透明,抽成亦不可过重。

与其竭泽而渔,不如细水长流。况且,这商会名义上是官府入股,实际上却是民间资本。若无足够利润,谁又肯将身家性命交付出去?”

朱瞻壑听着两人的争论,心头暗叹。

夏原吉考虑的是国家利益和制度规范,是“从上而下”的规划。

林元景考虑的是商户的切身利益和市场规律,是“从下而上”的反馈。

两者的视角不同,却殊途同归,都在为“远洋商会”的健全添砖加瓦。

这正是他需要的效果,集思广益,让这个尚处于萌芽阶段的“大明皇家海洋贸易公司”具备最初的生命力。

他放下笔,笑着对两人道:“两位所言皆有道理。夏尚书忧国忧民,高瞻远瞩。林掌柜身居末微,却能洞察人心,难得。

商会章程,要兼顾国之利与民之利,两者缺一不可。方才林掌柜提到,若要加入商会,要付出什么代价,其实就是这章程里最核心的部分。

商会,既是保障,也是规矩。入会者,当遵守大明律法,不得贩卖违禁品,不得勾结外藩,不得私通倭寇……但相对的,朝廷也会提供便利、保护,甚至一些特许经营权。”

朱瞻壑心中盘算着,这不就是最初的“特许经营权”和“行业规范”吗?

他结合后世的经济学知识,又提出了“股权分红”、“风险共担”以及“商会仲裁”等概念,让林元景听得云里雾里,但又不明觉厉。

林元景眯着眼睛,细细揣摩着朱瞻壑口中的“股权分红”、“风险共担”,这听起来像是合伙做买卖,但又带着官方的色彩,比他过去遇到的任何一种生意模式都更为复杂,也更为诱人。

这少年郎,脑子里到底装着什么?他这一辈子见过形形色色的官员,有贪婪的,有清廉的,有庸碌的,有能干的,却从未见过如此眼光清奇的。

夏原吉则敏锐地抓住了“特许经营权”和“商会仲裁”的字眼,这等于是在朝廷现有体系之外,开辟了一条新的管理和收益渠道,兹事体大。

他肃然道:“殿下此构想,若真能实现,必将富国裕民,但恐怕阻力不小。非圣上乾纲独断,难成大事。”

“所以才要循序渐进。”朱瞻壑微微一笑,心中早有打算。

他要让这商会先在小范围内显现出巨大的潜力,再逐步推广。

而眼下,最直接的“投资”和“渗透”,已经悄然开始了……

太子府,文华殿。

朱高炽端坐在暖阁内,手中捧着一本《孝经》,却迟迟未曾翻页。

他的心绪,早已飘到了那份由朱瞻壑提出的“远洋商会”章程上。这份章程,朱瞻壑示意,经由夏原吉之手,很快就送到了他面前。

“远洋商会……以官府之名,行商贾之事?”

朱高炽低声喃喃,眉头微蹙。他深知父皇素来轻视商贾,而大明的立国之本更是农桑。此举,是否会引来朝中非议?

但细细品味章程,他却又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潜力。

通过商会,不仅能为朝廷带来丰厚的收益,缓解国库压力,更能将沿海那些游离在法度之外的海商纳入监管,减少倭寇之患。

最让他动心的,还是朱瞻壑在章程中提及的“以商养武”——将商会的部分利润用于维护宝船舰队,扩充水师,甚至研发新式武器。

“此子,果然不凡。”

朱高炽心中感慨。他知道侄子聪慧,但从未想过他竟能有如此深远的谋划。

他与朱瞻壑有过数次接触,发现这孩子虽然是二弟朱高煦的儿子,却没有任何鲁莽与野心,反而显得沉稳内敛,言谈举止间,更有一种超乎年龄的成熟与思虑。

他想起朱瞻壑从西洋带回的三种高产作物,如今已在京郊试验田初见成效,收成喜人。

“仁寿。”朱高炽唤了一声。

内侍监仁寿公公躬身入内:“殿下有何吩咐?”

“去,取我私库中那两件景德镇新烧制的青花瓷瓶,再寻些上好的宣纸和徽墨,送到汉王府,就说是赏赐壑儿的。”朱高炽吩咐道。

仁寿公公一愣,随即会意。

太子殿下的“赏赐”,可不仅仅是赏赐那么简单。这是太子对侄儿能力的认可,也是一种无声的“投资”。

太子虽然不争,却也需要自己的班底和支持者。

朱高炽看着窗外,心中泛起一丝苦涩。自己的病体日益沉重。

他需要有人能辅佐太子孙朱瞻基,更需要有人能为大明开辟新的局面。

朱瞻壑,或许正是那个能挑起重担的人。他决定,要多加关注这个侄子,在某些关键时刻,给予他力所能及的帮助。

毕竟,朱瞻壑若是没有二弟那般狼子野心,定能好好辅佐瞻基,兄弟和睦,那是朱家的福气。

与此同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