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上,去岁辽东新败,京师震动,群臣皆言辽东不可守,熊廷弼临危受命,仅带寥寥几人逆行赴任,在任内整兵丁、修器械、固边防,及至现在,辽东情况蔚然一变,此情形下,能安辽、守辽已是大功一件,常言有云,人亡政熄,现下辽东外有建奴胡虏,内正元气聚力关键时刻,万不可临阵换将。”
“嗯”
听完方从哲的答复,朱由校只是简单的应了一句,又转向韩爌道:“韩阁老,你也说说。”
“老臣以为,边事不可草率,熊廷弼毕竟算久历辽事,熟知边情,如无周全人选,宜应继续主持辽事。另外,朝臣们弹劾的内容也不可不查,老臣建议可派员前往辽东专门巡视。”
韩爌这个回答,听着貌似公允,话音里听着还有些支持熊廷弼,关键在后半部分的建议里面,说的老持成重、进退有距。
“兵部说说。”
朱由校继续点名。
“陛下,熊廷弼到任以来,辽东颓势渐止,兵部所得奏报,我方与建奴交手数次,多有杀伤,官兵一意振兴,全赖经略之功。”
黄嘉善到底是知兵的,他从万历二十年开始,就在九边里的大同任职,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黄嘉善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统帅延绥、宁夏、甘肃三边,鞑靼进攻,他率兵抵抗打出了三边大捷。
用现在的话说,他的意见,代表了专业人士的观点。
“还有没有要补充的?”
朱由校面上看不出什么表情,继续环顾群臣。
“臣兵科杨涟有奏,经略一年之内扭转辽东情势,终难抹灭其功劳,但一直以来边地警报又不绝于耳,熊经略也难以掩盖其责任,臣以为可将弹劾奏疏转交熊廷弼,令其上书自辩。”
杨涟一出口,果然不同凡响,看似中正持平,却是完美考虑到了熊廷弼的火爆性格。
朱由校也听的眼前一亮,原来是你小子搞的鬼!
历史上就是因为天启转手把奏疏送去了辽东,才让熊廷弼心灰意冷,最终上疏求去。
这杨涟,不如左光斗多矣,朱由校心里微微叹道。
八月里,左光斗上了一份关于屯田的奏疏,里面有人、有地、有事、有数据,一下子让朱由校对他的评价拔的老高,是个干实事的!
“朕说两句”,朱由校随即开口,“内阁、兵部都认为熊廷弼应该继续在辽东,杨涟代表科道也说了意见,听起来也是支持熊廷弼,那朕就听你们的,熊廷弼继续留任。”
“先不提辽东,朕想说点别的,众臣工有没有听过或者吃过甘薯这种东西?嗯,有的地方叫红薯、番薯。”
看到下面许多人点头,朱由校继续问道:“那有没有人亲手种过甘薯?”
工部侍郎王永光起身奏道:
“陛下,臣亲手种过,甘薯产量极高,臣还知道,少詹事徐光启也亲手种过,还在万历年间写成了一本《甘薯疏》极力推广。”
朱由校听得连连点头,王永光早年丧父,家贫,少时以给富家放牛为生,这经历果然不一样。
“朕也知道一点,甘薯从种下到收获,需要符合传种、种栽、壅节、移插、剪藤等等一系列步骤,有的种出来味道不错,偶尔有几个味道发苦,不好吃。”
朱由校眼神渐渐锐利。
“所以,有时候个别端碗等着吃饭的人,就会指责种甘薯的人,种的不好,种的不用心,也有人会说,即使他有些种的好,也不能掩盖他种的不好的地方。”
“朕听过一句话,叫站着说话不腰疼,杨涟,就你忧劳百姓,你不是说熊廷弼既有功也有过么,你行你上,朕给你一个县,去广西做个知县,什么时候县里面老百姓都吃饱饭了,再回来给朕讲讲你的功过心得。”
“臣……”
“退下吧,回去好好收拾,准备上任。”
杨涟还要说话,直接被朱由校打断。
历史上,这小子在移宫案里面跳的最闹腾,也是一个把移宫红利吃出花来的人,一直到天启元年,杨涟仍旧动不动就上疏,情深意切回忆移宫案的惊心动魄。
还忽悠着天启皇帝,把自己以前受欺负担惊受怕的经历,通过明旨给发了出来,让天下所有人都看到了皇帝软弱胆小的一面。
你说等天启回过神的的时候,最恨谁?!
了解到这些来龙去脉的朱由校,对杨涟自然也没啥好印象,从穿越过来见到杨涟第一面,朱由校就窝着火,可是忍了他太长时间,终于找到机会收拾,自然毫不犹豫。
“传旨,熊廷弼经略辽东功勋卓著,擢升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总督辽东军政要务,节制辽东巡抚。”
熊廷弼现在的官职是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经略辽东军务,朱由校直接给他擢升为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
这是历史上辽沈失陷之后,熊廷弼二次出山时的官衔。
在具体差遣事务上,朱由校将经略辽东军务,改为总督辽东军政要务,简单来说就是,熊廷弼的官职从辽东经略变成了辽东总督。
这也是朱由校结合万历末年以来,对辽东管理体系上做出的变革。
现在官职体系里,能够管到辽东事务的官职有三个,分别是蓟辽总督、辽东经略以及辽东巡抚。
蓟辽总督,全称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节制顺天、保定、辽东三抚,蓟州、昌平、辽东、保定四镇。
总督驻节密云,重心在于负责沿长城(山海关至居庸关)防御并拱卫京畿,距离辽东太远,一旦出事鞭长莫及。
辽东巡抚,全称巡抚辽东地方,兼赞理军务,后面还有一长串任务,其中特别提到统领建州、毛怜、海西、朵颜、泰宁、福余诸卫贡市,要兼顾到防备西边蒙古人和东边女真人。
抚顺关被努尔哈赤攻陷后,大明为了专心对付建州女真,创设辽东经略。
由此形成了经略以辽阳、沈阳(河东)为基地剿平女真;巡抚驻防广宁,专制蒙古、镇守河西,并协助经略平叛的格局。
这三个职务互相之间有重叠,描绘的也好听,什么巡抚为经略后援,总督为巡抚后援啥的。
蓟辽总督还好,其他两者并没有明确的上下级或统属关系,符合大明历来分权制衡的原则,但不利于事权统一。
这也是朱由校担心熊廷弼和袁应泰尿不到一起的根本性原因,后来不就有熊廷弼和王化贞两人,因为方略分歧好一顿掐么。
朱由校看了一眼身边伺候着的魏忠贤,继续说道:
“魏忠贤,一会儿先让人把朕的口谕带过去:熊廷弼,手上权事统一才能放手干事,朕知道你脾气急、话难听,朕给你的尚方宝剑不是摆设,以后要学会取长补短,能动手就别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