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启,朕名朱由校 第16章 不经意的收获

作者:耳东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02 17:53:4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皇爷,该进晚膳了”

东暖阁门外,响起一道女声。

“喔?奉圣夫人来了,大伴留下,其他人退下吧”

朱由校对着眼前一众太监挥了挥手。

这帮内宫大珰收到皇帝命令,并不急着出门,而是一直等到奉圣夫人进来,对着奉圣夫人行礼之后,才鱼贯而出。

奉圣夫人客氏,这是皇爷的奶妈,是皇爷登极之后,第一时间就册封的绝对亲近人。

她还有一个身份,人家日常都是跟魏公公一块搭伙对食的。

都是在宫里摸爬滚打出来的人精,谁还着急那点时间么。

“今晚吃的还丰盛了不少”,朱由校看着客氏身后宫女手里的托盘,语气里带了些欢喜。

今天登极,他低估了仪式的繁琐程度,早上起的早没啥胃口,只进了一小碗粥和一个素包。

中午对着光禄寺某个外行厨子的国宴大餐,看着卖相是好看,可全特么是凉的,而且怎么吃、吃几口都还有仪制讲究。

也就是今天刚即位,皇帝岗位自带的职业尊容感让他有些亢奋,才没感觉到多饿。

“奴婢知道皇爷今天忙碌,饮食上恐怕有不及时的地方,因此晚膳便多准备了一些。”

客氏将托盘放在桌案上,她一共做了四份素菜,全是按照朱由校的新口味准备。

这是这几天里她的真实感觉,眼前这位她从小带大的皇爷,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不光是饮食喜好上,以前皇爷喜欢海鲜,尤其是各种海鲜和肥鸡、猪蹄筋烩在一起,现在皇爷喜欢各种家常菜,米饭也不怎么吃了,换成了包子面条。

还有说话称呼上,今天直接不喊她客巴巴了,而是称她奉圣夫人,还说工作的时候要称职务,她也不太懂。

不过皇爷对她,和对魏忠贤的亲近和信任一点没变。

想到这里,客氏撇眼偷偷看了一眼边上的魏忠贤。

她俩搭灶一起吃饭的关系,这几天刚刚摆到台面上,之前客氏跟乾清宫管事太监魏朝一起对食,魏忠贤是在暗地里行动。

泰昌帝驾崩那天,魏朝配合着干爹王安一起行动,被朱由校一网打尽,魏忠贤自然也就顺势转正。

“奉圣夫人,这是煮的土豆?”

朱由校惊讶的看着碗里的食物,大小如鸡蛋一般,这不就是后世的土豆嘛!

他是知道土豆在明末已经传入,本想着即位后派人细细查找。

没想到啊,自己眼皮底下竟然能吃到土豆,话说现在土豆种植这么普及了?

“皇爷,确实是土豆”,客氏笑着解释道,“上林苑监在南海子有安排专人种植”

“而且每年正月十六,宫里举办灯市,土豆也会作为番邦传进来的新鲜事物,引得众人纷纷品尝。”

“那你俩听没听过红薯?或者叫地瓜?甘薯?”

朱由校蹭的一下站起身,有些热切的盯着两人问道。

“甘薯?宫里也有啊,皇爷您以前还吃过呢,煮过之后味道甜美,不过吃多了会反酸。”

这事魏忠贤知道,他在朱由校即位前,做的就是东宫典膳的活,在更早之前,还伺候过孝和皇太后(朱由校生母)的饮食。

“快快,快给朕找来”

朱由校听着魏忠贤说到一半,就急得冲他直摆手,他能不知道吃多了反酸么,他都亲手烤过地瓜。

真真是天降之喜,不,应该说是天降祥瑞!

看着眼前的两个小箩筐,朱由校陷入了沉思。

箩筐里的土豆,大小如鸡蛋,个别有几个稍大一些,跟后世所见到土豆要小上一圈。

甘薯则是跟后世所见的个头差不多。

民以食为天,土豆和甘薯,绝对是灾荒年景的救命粮,更是大明熬过小冰河时期的救命粮。

单说产量,这俩亩产量能够轻松突破三千斤。

因为它们耐旱、耐贫瘠的特性,百姓完全可以在种植主粮的同时,在山间地头、丘陵斜坡等作物较难生长的地方种植,也能获得较好的产量。

他现在面临的纠结是,选择哪个?或者是两个一起推广?

朱由校细细回忆着脑海中的记忆。

如果是当做主粮的话,土豆更占优势一些,无论是在华夏还是在全球,土豆种植面积都远超甘薯。

但朱由校不放心的也恰恰是土豆。

一方面是土豆发芽会产生毒性,吃了会死人的。

而老百姓是最舍不得浪费粮食的群体,万一百姓吃了中毒的话,最后挨骂的,大概率还是他这个下令推广的天子。

另一方面,这是朱由校穿越前在视频里看到的,话说二十年后爱尔兰反英大起义中,战火导致大多数农作物歉收,而土豆却因在地下得以保全,使爱尔兰人得以度荒抗灾,爱尔兰也成了欧洲第一个以土豆为主食的国家。

但也是在爱尔兰,1845年因为土豆霜霉病导致土豆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了著名的爱尔兰大饥荒,总人口直接减少了三分之一。

可惜的是,视频从头到尾都没介绍要怎么防范和治理霜霉病。

朱由校自己猜想,如果在田地里撒石灰会不会有效果,这得需要专门的实验。

反观甘薯,虽然储存不当也会发芽,但它本身并不会产生毒性。

在满清时候,乾隆帝还专门下旨推广甘薯种植,朱由校对对十全老人有着颇多的不感冒,但内心多多少少还是存了些比较的意思。

你能普免天下钱粮,那我肯定也得能。

你能在全国推广甘薯,那我也必须得能。

两相比较下来,朱由校决定以稳为主,优先推广甘薯。

至于说甘薯营养成分不怎么全面,吃多了反酸等缺点,真等饥荒的时候,连书皮、观音土都往肚子里塞,这些缺点都不叫事。

“奉圣夫人,你做的非常好,大伴,你做的也非常好。”

朱由校将手中的土豆和甘薯扔回到箩筐里,对着两人夸奖道。

客氏听得有些发懵,她只是用心做了几个小菜而已。

魏忠贤入宫前混迹四方,也吃过苦,倒是有些明白朱由校的想法。

“皇爷,您可是想让鼓励百姓种植这两种吃食?”

“嗯?!大伴,你这话倒是有几分司礼监内相的格局了”

一句话,夸的魏忠贤老脸上褶子都出来了。

也让魏忠贤记住了朱由校特别关注粮食作物的态度。

“传旨,赏客氏、魏忠贤白银各千两。”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