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话说袁术袁公路在寿春(今安徽寿县)关起门来,给自己封了个“仲家皇帝”,美得鼻涕泡都出来了。他觉得自己玉玺在手(孙策抵押那个),地盘不小(扬州大部),兵多将广,这皇帝当得那是名正言顺,天命所归!他天天幻想着天下英雄都该屁颠屁颠跑来给他磕头称臣,山呼万岁。
可现实很骨感。他这边龙椅还没坐热乎呢,坏消息就一个接一个砸过来:
***曹操曹阿瞒:**在许都挟持着正版皇帝汉献帝,以朝廷名义发了个通告,宣布袁术为“国贼”,号召天下共讨之!这相当于官方认证的“伪皇帝”标签,啪啪打脸!
***吕布吕奉先:**虽然之前辕门射戟帮了刘备,但转头就收了袁术的金珠宝贝,把袁术求亲(想让吕布女儿嫁给自己儿子)的信使给轰回去了,一点面子不给!还写信把袁术臭骂一顿,说他僭号称帝,大逆不道!
***孙策孙伯符:**更狠!直接宣布跟干爹(名义上)袁术断绝关系,还发了个讨袁檄文,历数袁术N条罪状,骂得那叫一个痛快!甚至派兵封锁了长江渡口,不让袁术的势力往江东渗透!
***刘备刘玄德:**虽然实力不咋地,但也旗帜鲜明地站在朝廷(曹操)这边,在徐州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响应号召打袁术!
袁术看着这些“贺电”,气得浑身发抖,把龙案拍得震天响:“反了!都反了!曹阿瞒!吕奉先!孙伯符!刘大耳!你们这群乱臣贼子!安敢如此欺朕?!朕要御驾亲征!把你们一个个都碾成齑粉!”
谋士杨大将(演义原创人物)赶紧劝:“陛下息怒!御驾亲征,兹事体大!不如先发制人,派大将征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乃陛下心腹大患!可先伐曹操,若能攻破许都,迎回天子(或自己当),则天下可定!吕布、孙策等辈,皆不足虑!”
袁术一听,有道理!打蛇打七寸,先把曹操这个“伪朝廷”的头子干掉!他立刻开始点兵派将:
***第一路:**大将张勋为主帅,统领中军!
***第二路:**上将桥蕤(ruí)为左军!
***第三路:**上将陈纪为右军!
***第四路:**副将雷薄为前军!
***第五路:**副将陈兰为后军!
***第六路:**降将韩暹(xiān)为左翼!(韩暹原是护驾的“白波贼”将领,跟杨奉混的,后来被曹操打败投了袁术)
***第七路:**降将杨奉为右翼!(杨奉也是护驾将领,跟韩暹一起投的袁术)
好家伙!**七路大军,浩浩荡荡,号称二十万(实际估计十万左右),金鼓震天,旌旗蔽日,铺天盖地地杀向许都!**袁术自己坐镇寿春,等着前线捷报。他感觉这次稳了,曹操刚在宛城栽了大跟头,元气大伤,自己这二十万大军压过去,还不把他碾成渣渣?
消息传到许都,曹操曹老板刚从宛城之败的阴影里缓过点劲儿,一听袁术倾巢来犯,头又大了!他赶紧召集谋士武将开会:“诸位!袁术僭号称帝,天怒人怨!今又大举来犯,气焰嚣张!如何退敌?”
首席谋士荀彧(yù)第一个发言:“主公勿忧!袁术虽众,然师出无名,骄兵必败!且其七路大军,看似强大,实则各怀心思,号令不一!韩暹、杨奉新附,与袁术未必同心;吕布反复无常,见利忘义;刘备在徐州,必不愿见袁术坐大。此三者,皆可为援,亦可为我所用!”
曹操一听,眼睛亮了:“文若之意是……分化瓦解?”
荀彧点点头:“正是!可遣使联络吕布、刘备,许以官爵厚利,请其出兵袭扰袁术后方!再派人秘密接触韩暹、杨奉,诱其归顺朝廷!此二人本非袁术嫡系,又曾是护驾之臣(虽然不咋地),晓以利害,或可成功!只要其内部生乱,袁术大军不战自溃!”
“妙计!”曹操拍案叫绝,“就依文若之计!立刻派人去办!”
曹操的使者兵分几路:
***一路奔小沛找吕布:**带着皇帝的诏书(曹操让献帝写的),封吕布为平东将军(比之前的奋武将军好听),还附赠一封曹操的亲笔信,大意是:“奉先兄!袁术逆贼,人人得而诛之!兄若肯出兵攻打寿春,策应朝廷,事成之后,朝廷必有重赏!金银财宝,大大的有!”(画饼)
***一路奔徐州找刘备:**同样带着诏书,封刘备为镇东将军(刘备之前是啥?徐州牧是陶谦给的,朝廷没正式认,这次算官方认证了),宜城亭侯(给个爵位),信里说:“玄德公!袁术称帝,大逆不道!公乃汉室宗亲,当挺身而出,共讨国贼!若肯出兵,功莫大焉!”(打汉室牌)
***一路秘密潜入袁术军中,找韩暹、杨奉:**带着曹操的密信和承诺:“二位将军!昔日护驾之功,朝廷铭记!今误投国贼袁术,实乃明珠暗投!若能弃暗投明,阵前倒戈,助朝廷剿灭袁术,非但前罪尽赦,更可加官进爵,封侯拜将!良机勿失!”(威逼利诱)
吕布在徐州小沛接到诏书和信,心里乐开了花!平东将军!名头响亮!还有曹操画的饼!他立刻找来陈宫商量:“公台!曹操封我官,让我打袁术,这买卖干不干?”
陈宫多精明啊,一眼看穿:“将军!此乃曹操驱虎吞狼之计!想让我军与袁术火并,他坐收渔利!不过……”他话锋一转,“袁术先前辱我(指拒婚和骂吕布),此仇不可不报!且攻打寿春,若胜,可得淮南之地;若败,消耗的是袁术实力,于将军无损。还能白得个朝廷封号,何乐而不为?”
吕布一听,对啊!打袁术,既能报仇,又能捞好处,还能在朝廷(曹操)面前刷个忠臣脸!干!他立刻点兵,准备南下攻打袁术的老巢寿春!
刘备在徐州下邳接到诏书,一看“镇东将军、宜城亭侯”的名号,心里也挺美。虽然知道曹操是利用他,但讨伐逆贼袁术,名正言顺!既能刷声望,又能削弱邻居(袁术一直惦记徐州),还能给朝廷(曹操)留个好印象!关羽、张飞也摩拳擦掌:“大哥!打袁术那厮!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刘备当即决定,点起兵马,准备出击!
最戏剧性的是韩暹和杨奉那边。这两人在袁术手下本来就有点格格不入,袁术的嫡系将领也瞧不起他们这些“降将”。接到曹操的密信,两人一合计:“跟着袁术这伪皇帝,能有啥前途?早晚被灭!曹操现在代表朝廷,开出的条件又这么诱人!不如……反他娘的!”两人秘密答应了曹操,准备在关键时候阵前倒戈!
袁术这边,七路大军气势汹汹杀到陈郡(今河南淮阳)地界,离许都不远了。先锋大将桥蕤(ruí)带着几万人马,与曹操派出的先锋大将王忠、刘岱(对,就是之前那个兖州刺史,被曹操收编了)遭遇。桥蕤一看对方人不多,还是降将(刘岱),轻敌冒进。王忠、刘岱虽然能力一般,但背后有曹操撑腰,也豁出去了,拼死抵抗!双方在陈郡附近打了几场小规模遭遇战,互有胜负,暂时僵持住了。
袁术听说前锋受阻,很不爽,催促进兵。七路大军继续向许都方向压来。曹操亲自率领主力,带着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于禁、乐进、李典等大将,在济水(古水名)边摆开阵势,严阵以待!
大战一触即发!就在这节骨眼上,袁术的后院起火了!
***吕布动手了!**他亲率大军,从徐州小沛南下,直扑袁术的老巢寿春!吕布打仗多猛啊,袁术留守的部队根本挡不住!吕布一路势如破竹,攻城略地,兵锋直指寿春城下!消息传来,袁术军心大震!寿春要是丢了,老窝就没了!军粮、家眷都在那儿呢!
***刘备动手了!**他带着关羽、张飞,从徐州出兵,攻打袁术在淮北的据点!虽然兵力不多,但关羽、张飞太能打,袁术的地方部队被打得哭爹喊娘,牵制了大量兵力!
袁术接到告急文书,又惊又怒!他大骂吕布、刘备背信弃义(其实本来也没啥信义),更恨曹操阴险!眼看老巢危急,他再也顾不得打许都了,慌忙下令:“撤军!回援寿春!快!”
七路大军接到撤退命令,顿时乱成一锅粥!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撤退命令一下,更是人心惶惶,各自为政。主帅张勋想稳住阵脚,有序撤退,但哪还管得住?
就在袁术大军乱哄哄地开始后撤的时候,战场形势风云突变!
***韩暹、杨奉阵前倒戈了!**他们按照和曹操的约定,突然率领本部兵马,调转枪头,对着旁边毫无防备的袁术嫡系部队陈纪的右军就冲了过去!“杀啊!奉诏讨贼!诛杀国贼袁术!”喊声震天!
***曹操的主力趁机发动总攻!**曹操等的就是这一刻!他拔出倚天剑,向前一指:“将士们!敌军已乱!随我杀敌立功!”憋了一肚子火的曹军,如同猛虎下山,扑向混乱的袁术军!
袁术军彻底崩溃了!被自己人背后捅刀,又被曹军正面猛冲,完全失去了组织!士兵们丢盔弃甲,四散奔逃!大将桥蕤在乱军中被曹军大将曹洪一刀砍死!陈纪被韩暹、杨奉的叛军围攻,力战身亡!张勋、雷薄、陈兰等人拼死杀出重围,狼狈不堪地跟着大部队往寿春方向逃窜!
曹操挥军追杀,一直追到济水边。袁术军争相渡河,自相践踏,落水淹死者不计其数!粮草辎重,丢弃如山!这一仗,袁术的二十万大军(号称)土崩瓦解,损失惨重!曹操大获全胜!韩暹、杨奉“反正有功”,被曹操表奏朝廷(其实就是自己写个报告),封为列侯,留在许都当了个闲官(后来还是被曹操找借口弄死了,这是后话)。
袁术一路狂奔逃回寿春,惊魂未定。吕布听说袁术主力大败而回,也见好就收,带着抢来的金银财宝和粮食,心满意足地撤回了小沛。刘备也停止了进攻。袁术虽然保住了寿春,但经此一败,元气大伤,“仲家皇帝”的威望更是跌到了谷底!他气得一病不起,躺在龙床上直哼哼。
曹操这边,打退了袁术的疯狂反扑,还收编了一部分降兵,实力有所恢复。但连年征战,地盘又被打得稀烂(兖州、豫州都是战场),最要命的是——**没粮食了!**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是个大灾年,旱灾、蝗灾接连不断,赤地千里,颗粒无收!曹操控制的中原地区,更是重灾区。老百姓饿得啃树皮,吃观音土,易子而食的惨剧时有发生!军队也快断粮了!士兵们面黄肌瘦,怨声载道,军心浮动。
曹操急得嘴角起泡。他把负责后勤粮草的仓官王垕(hòu)叫来,劈头就问:“军中还有多少粮食?还能支撑几日?”
王垕哭丧着脸:“主公!仓库……仓库都快见底了!顶多……顶多再支撑三五日!而且……而且都是些掺了糠麸的陈粮,质量很差……”
曹操眉头拧成了疙瘩。三五天?三五天后怎么办?士兵没饭吃,非得炸营不可!他背着手在屋里踱来踱去,突然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的光芒。他盯着王垕,沉声说:“王垕!为今之计,只有一法可解燃眉之急!”
王垕心里一紧:“请……请主公示下!”
曹操冷冷地说:“从明日起,给士兵发粮,改用小斛(hú,量器,比标准的小)!暂时应付一下。”
王垕吓了一跳:“主公!这……这克扣军粮,士兵们发现,恐生变乱啊!”
曹操不耐烦地一挥手:“顾不了那么多了!先度过眼前难关!等新粮到了,再补发给他们!此事机密,不许外传!快去办!”
王垕不敢违抗,只好硬着头皮答应:“……是,主公。”
第二天开始,士兵们领到的口粮果然少了!大家一吃,味道也不对,全是糠麸!军营里顿时炸开了锅!
*“怎么回事?粮食怎么变少了?”
*“这米都发霉了!还掺了这么多沙子糠皮!怎么吃啊!”
*“肯定是当官的克扣了我们的军粮!中饱私囊!”
*“对!找主公告状去!不给我们吃饱,怎么打仗?”
群情激愤,怨声载道!眼看就要发生兵变!
曹操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幕。他立刻召集所有将领和士兵代表,在中军大帐前集合。曹操一脸“沉痛”地站在高台上,身边站着战战兢兢的仓官王垕。
曹操对着下面愤怒的士兵们大声说:“将士们!我知道你们很愤怒!你们吃不饱!吃的还是劣质粮食!我曹操,心如刀割啊!”他演技爆发,眼圈都红了。
士兵们安静下来,看着曹操。
曹操指着身边的王垕,声音陡然转厉:“但是!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他!仓官王垕!是他!欺上瞒下!克扣军粮!以次充好!中饱私囊!才导致将士们忍饥挨饿!此等奸贼,天理难容!”
王垕一听,魂飞魄散!“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主公!冤枉啊!是您……”他话还没说完,曹操厉喝一声:“住口!死到临头,还敢狡辩?来人!把这贪赃枉法、祸害军心的狗贼,推出去斩了!首级传示三军!”
几个如狼似虎的刀斧手立刻冲上来,不由分说,堵住王垕的嘴,把他拖了出去!片刻功夫,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就被挂在了旗杆上!
士兵们看着王垕的人头,又看看台上“痛心疾首”、“大义灭亲”的曹操,满腔的怒火瞬间找到了宣泄口!
*“杀得好!就是这个狗官害我们挨饿!”
*“曹公明察秋毫!为我们做主!”
*“我就说嘛,曹公爱兵如子,怎么会克扣我们的粮食?原来是这狗官搞鬼!”
士兵们的怨气,神奇地被平息了!大家反而觉得曹操是青天大老爷,为他们除了害。虽然粮食还是少,还是差,但士兵们觉得,这是暂时的困难,奸贼已除,以后会好的。
曹操看着下面情绪稳定下来的士兵,心里暗暗松了口气。这招“借头平怨”,虽然阴狠,但确实有效。他立刻宣布:“将士们!奸贼已除!我已下令,从各地紧急调运粮食!大家再忍耐几日!等新粮一到,定让大家吃饱吃好!我曹操,与大家同甘共苦!”
士兵们齐声欢呼:“愿为主公效死!”一场潜在的兵变危机,被曹操用一颗无辜的人头,硬生生压了下去。王垕成了这场粮食危机和政治危机的替罪羊,死得不明不白。这就是乱世的残酷和曹操的权谋。
处理完内部的粮食危机,曹操的目光再次投向外部。袁术虽然被打残了,但还苟在寿春。吕布这个反复无常的家伙,在徐州小沛待着,始终是个隐患。张绣投奔了刘表,在宛城随时可能卷土重来。更让他忧心的是北方的庞然大物——**袁绍!**
袁绍在河北,吞并了公孙瓒(此时还没完全灭掉,但已奄奄一息),占据了冀、青、并、幽四州之地(号称),拥兵数十万,实力冠绝天下!他才是曹操未来最大的对手!
曹操知道,必须尽快壮大自己,才能应对未来的挑战。他找来谋士们商议下一步战略。郭嘉(曹操的“鬼才”谋士)分析道:“主公!袁术经此大败,已成冢中枯骨,不足为虑!吕布勇而无谋,见利忘义,可设法图之!当务之急,是稳固兖、豫根基,积蓄粮草,广揽人才!待时机成熟,先除吕布,再图河北!”
荀彧补充道:“奉孝所言极是!另有一人,主公需格外留意。”
“谁?”
“刘表帐下,屯兵宛城的张绣!以及他身边的谋士——贾诩贾文和!宛城地处要冲,贾诩智计百出,若与袁绍勾结,将成心腹大患!宜早图之!”
曹操点点头,眼中寒光闪烁:“张绣!贾诩!害我昂儿、典韦之仇,岂能不报?!待粮草稍足,必先除此二贼!”宛城之败的惨痛,他从未忘记。
就在曹操谋划着复仇和扩张时,一个意外的“人才”主动送上门来了。谁呢?**许攸许子远!**
许攸是谁?他是袁绍的重要谋士之一!跟曹操、袁绍都是老朋友(年轻时一起混的)。此人很有才能,但性格贪财,又有点恃才傲物。他在袁绍那里,跟其他谋士(尤其是田丰、沮授)不太对付,觉得袁绍不重用他。这次袁绍准备彻底解决公孙瓒,调集大军北上。许攸觉得机会来了,想立个大功,就主动请缨,来许都当使者,名义上是“联络朝廷”,实际上是想探探曹操的虚实,顺便看看能不能捞点好处。
曹操一听许攸来了,大喜过望!他太了解许攸了!这就是个送上门的“情报宝库”啊!他立刻吩咐:“大开中门!以最高规格接待!把府里最好的酒菜都拿出来!我要亲自出迎!”
曹操光着脚(表示急切和尊重)就跑出府门迎接,一见面就拉着许攸的手,亲热得不得了:“哎呀呀!子远兄!多年不见,想死小弟了!快请进!快请进!”那热情劲儿,让许攸都有点受宠若惊了。
酒席摆下,山珍海味,歌舞升平。曹操频频敬酒,把许攸捧上了天:“子远兄乃当世奇才!袁本初(袁绍)得兄相助,何其幸也!我曹操若有子远兄辅佐,何愁大事不成?”许攸被灌得晕晕乎乎,加上曹操的糖衣炮弹,虚荣心得到了极大满足。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曹操屏退左右,拉着许攸进入密室,开始“掏心窝子”:“子远兄!此地就你我二人,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觉得,我和本初,将来谁能成大事?”
许攸借着酒劲,加上被曹操捧得飘飘然,说话也没了顾忌:“孟德啊!不是我说你!你现在地不过兖、豫,兵不过十万,粮草还紧张。再看看本初,坐拥河北四州,带甲百万,粮草堆积如山!你怎么跟他比?”
曹操心里咯噔一下,但脸上还是堆着笑:“是是是!本初兄实力雄厚,我自愧不如!那……以子远兄之见,本初下一步有何打算?”
许攸得意地捋着胡子:“这你就问对人了!本初现在主力尽出,围攻易京(公孙瓒老巢),公孙瓒已是瓮中之鳖!等灭了公孙瓒,整合了幽州兵马……嘿嘿,下一步嘛……”他压低声音,“必然是挥师南下!先取并州(高干在并州不稳),再图……许都!”他意味深长地看着曹操。
曹操心里倒吸一口凉气!面上却不动声色:“哦?那本初兄手下,田丰、沮授、审配、逢纪、郭图这些谋士,都什么主张?谁最得本初信任?”
许攸一听这些名字就来气,借着酒劲开始吐槽:“哼!田丰、沮授?两个老顽固!整天就知道劝谏劝谏,本初早烦他们了!审配、逢纪,就会溜须拍马!郭图?墙头草一个!真正有见识的,也就我许子远了!可惜本初……唉,听不进忠言啊!”他把自己在袁绍那里受的“委屈”一股脑倒了出来。
曹操一边听,一边心里乐开了花!这情报太宝贵了!袁绍的战略意图、内部派系矛盾、谋士之间的关系……全被许攸这大嘴巴抖落出来了!他更加殷勤地劝酒,把许攸伺候得舒舒服服。许攸在许都盘桓数日,曹操好吃好喝好招待,临走还送了一大笔“程仪”(路费)。许攸心满意足地回河北去了,觉得自己这趟差事办得漂亮,既探了虚实,又得了好处,还在曹操面前显摆了一把。
送走许攸,曹操立刻召集核心谋士——荀彧、郭嘉、程昱。他把从许攸那里套来的情报详细说了一遍。几人面色凝重。
郭嘉首先开口:“主公!许攸之言,虽有其炫耀成分,但关于袁绍战略和内部矛盾,应大体属实!袁绍灭公孙瓒只在旦夕之间!一旦其整合河北之力南下,我军危矣!必须在其南下之前,壮大自身,剪除肘腋之患!”
程昱:“肘腋之患,首推吕布!吕布占据小沛,毗邻兖州,又与刘备若即若离。此人反复无常,又勇猛难制,若不早除,必成大患!其次便是宛城张绣、贾诩!此二人不除,如芒在背!”
荀彧总结:“当务之急,是抢时间!一面加紧屯田,积蓄粮草,招募兵马;一面寻找战机,先灭吕布,再图张绣!务必在袁绍南下之前,稳定中原!”
曹操眼中精光四射,用力一拍桌子:“好!就这么办!先除吕布!传我将令:各军加紧操练!屯田官加倍努力!待秋粮入库,兵精粮足之日,便是我曹操兵发徐州,擒杀吕布之时!”
一场针对吕布的灭顶之灾,正在许都悄然酝酿。而那位“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飞将军,此时还在小沛做着左右逢源的美梦,浑然不知大祸将至。
---
下一章我们将继续《三国演义》原著第十八回:“贾文和料敌决胜夏侯惇拔矢啖睛”的精彩故事。毒士贾诩再出狠招,独眼将军夏侯惇即将上演名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