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 第50章 故人与新人

作者:姬浩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06 11:03:28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敌军烧营退兵了!”

这日清晨,麋威正在朝食,斥候忽然来报。

麋威立即放下饭食,点兵前去查探。

结果刚刚抵近孙桓的营地,火势就已经烧起来了。

麋威第一反应是有点可惜敌营里残留的物资。

但这并不耽误他立即下令尾随敌军。

此时孙桓前军、中军皆已经跨过夏水到了南岸。

只剩后部少量人马仍在泅渡浅水。

从行而来的潘秘见状,立即道:

“司马,是否半渡而击?”

有那么一瞬间,麋威真的想下令追击。

毕竟能野战击溃孙桓,哪怕只是掩护中军撤退的后军,也足以称胜。

然而他又望了一眼身后熊熊燃烧的敌营。

脑海中很自然就浮现出了建安七年刘备与夏侯惇、于禁的博望波之战。

没办法,对于三国迷来说那一战实在太有名了。

但跟演义故事里的“火烧博望坡”不同。

历史上,那一战的主谋者是刘备本人。

而且制胜关键也不是发动火攻。

而是刘备与敌军相持日久之后,突然烧掉自己的营地伪装撤退。

等敌将追上来的时候,以伏兵一举将其击破。

玩的就是心计。

相持日久,焚营退兵,然后暗藏伏兵……这跟眼下的情形何其相似?

当然,若仅凭这些表象就断定孙桓有诈,未免犯了形而上的错误。

关键是麋威认为敌军退得太蹊跷了:

“敌将远道而来,封锁道路。眼见我军已然识破其诡计,却依然不退兵,这是为何?”

未等左右应答,麋威已经自顾自说下去:

“必然还是存了要继续偷城的心思。”

“华容虽是小城,但眼下却因缘际会,成了我军南下进军的前哨站。”

须知,江东水师一直牢牢控制着长江水道。

关羽的荆州军团要从江陵南下武陵,不管是大军行进还是辎重运输,都只能走大江北岸-东岸这段陆路(长江在江陵南拐)。

然后在下游寻找合适的渡江点。

怎么渡江且不说。

在此之前,是一段长达百里的进军路线。

沿途几乎无遮无挡,无险可依。

除了东边一座华容城。

换言之。

麋威此刻不仅仅是在防守一座小城。

还得兼顾兵道、粮道的安全畅通。

反过来说,孙桓一旦攻占了此城,就能有效阻遏关羽军南下救援。

动机充分!

“况且,敌军虽退,但观其军阵行列,依然严整,可堪一战。”

“焚营之师,若果真进退失据,岂会是这般面貌的?”

“我料大江之上,必有水师接应孙桓!”

实力也充分!

于是麋威不做多余举动,下令各部依旧严守城、垒。

然后亲自统领精锐正卒,继续稳妥尾随敌军后部渡河。

直到夏水以北再无任何敌军踪影,这才振旅归营,打扫战场。

翌日一早,有斥候回报,说孙桓部在水师接应下,已经撤出江北。

而其离开之前,还有一路偏师从下游方向汇合而来,稍作停驻,便尾随孙桓一同渡江。

果然有伏兵!

闻得此讯,麋威部众皆庆幸不已。

潘秘更是当场称赞麋司马行军持重,料敌先机。

而麋威心道,这算哪门子料敌先机,不过是我从不高估我自己而已!

当然,昂扬的士气总归有益于眼下。

于是也就懒得解释了。

……

孙桓一走,麋威压力大减。

但也并未因此放松下来。

如前所言,眼下华容这边肩负着维持兵道粮道畅通的重任。

所以麋威不再枯守营垒,重新捡起最初来华容的目的。

平整道路,督造仓库。

期间他清点了一下手中兵马。

从江陵带来的骑兵已经全部跟关平南下。

城中只剩下用来运输的驽马。

五屯步兵和五屯辅兵倒是都留下了。

而且因为之前没怎么正经交战,几乎没有减员。

然后,华容县原本就大约七屯县卒。

麋威将辅兵和县卒合在一起,精选青壮,筛汰老弱,最后选出八屯。

当然,辅兵只能用来守城和跑后勤。

正经的兵力还是最初的五屯正卒。

所以麋威一不做二不休,将城中的甲胄、强弓劲弩,牛马车辆,统统搜刮出来,用以武装麾下部队。

只要能护好粮道,帮助关羽打赢这场仗,这点私心并不算什么,有功无过。

反之一旦战败,这些东西连带他自己都会落入敌手,也就无所谓功过了。

总之一番整备之后,麋威有了五屯弓弩齐备,甲胄完好的正卒。

外加八屯同样有足够武装的青壮辅兵,辎重充足。

这十三屯兵,约一千三百员,就是他手下全部兵力。

兵精粮足,麋威亲自领兵巡逻道路,提防敌军细作或者盗贼来搞破坏。

关平不在,他就是此地军事主官,不得不挑起担子。

如此忙碌了数日,总算道路畅通。

这日,麋威率军回华容休整。

忽有二三十骑从江陵方向疾驰而来。

领头的骑士,赫然是郡府门亭长詹思服。

“詹君,你怎么过来了?”

“主公,仆是来投奔你的!”

一身骑士打扮的詹思服,第一时间上前参拜。

一番寒暄后,詹思服解释缘由。

原来他得知麋威当了别部司马独领一军后,就起了投奔的心思。

他先辞掉郡府吏职,又用麋威赏赐的绢帛置办甲胄、兵器。

正要出发,恰逢费诗率领宜都郡的蛮夷兵西来,以填补江陵分兵南下后的空虚。

而费诗在得知麋威独立领军,却没有亲卫相随。

便精选了麾下半队会骑马的蛮兵,让詹思服带来华容。

麋威正愁手中缺少骑兵呢,当然惊喜。

不过詹思服提醒道:

“不瞒主公,仆等虽然会骑马射箭,但跟军中突骑相差甚远,也缺乏突阵的经验。”

“但若只是传信传令,或前出探路,倒是可以放心交给仆。”

麋威想想也是。

若真是能冲阵突击的精锐骑兵,关羽肯定会安排到更重要前线战场。

怎么可能派来跟他维持粮道。

不过,多了一队能传令和探路的骑兵,总归是好事。

便当场任命詹思服为队率,又点了两个老成的当什长,正式收编了这半队蛮骑。

随后,詹思服将一个绑在马背上的中年男子押解到麋威脚下,眉飞色舞道:

“主公,这是路上抓到的敌军细作!”

孙权的细作?!

麋威凝目打量地上俘虏。

只见此人衣衫褴褛,满脸土灰。

可双眼黑白分明,有着难以掩饰的神采。

绝非贫苦人家出身。

且明明被人摁在地上,极尽羞辱之态,却丝毫不见羞恼。

反而暗中打量麋威。

麋威心中一动,示意詹思服给对方松绑。

并道:“敢问足下姓甚名谁?”

中年人不急不慢地从地上爬起,道:

“问别人来历之前,不该先自报家门吗?”

詹思服闻言拔剑不忿道:

“贼子,怎敢对麋司马无礼!”

然而中年人根本不理他,也毫无惧色。

反而对麋威侧目道:

“你姓麋?”

麋威看出此人不简单,便坦诚相告:

“我乃安汉将军之子麋威,如今为前将军,汉寿亭侯关云长麾下一别部司马。”

中年人闻言终于动容,讶声道:

“原来是麋子仲贵子,乃怪气度雍容不凡!”

又连道“失敬失敬”。

其人变脸如此之快,詹思服等人目瞪口呆不说。

麋威却心道此人莫不是便宜老爸的熟人。

否则怎会有一种曾经被“钞能力”硬控过的痕迹?

“不知足下从何而来,为何这般狼狈?”

中年人闻言,负手仰天一叹,眼眶竟有些泛红:

“在下张裔,字君嗣,本为汉中王任命的益州郡太守!”

张裔。

字君嗣。

益州郡太守。

等等!

麋威心中猛然一跳。

他不会是那个张裔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