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齐技士目前的天赋能做到的只有一项,那就是强化武器的杀伤效果,比起别的士卒隔一段时间需要用内气温养,齐技士开启天赋后处于携带武器化为全新的状态,还附加着刚硬、破甲等等不同程度的升华。
一开始张既也没料到过去几百年,齐地居然还有遗留下齐技士的传承。
也许是因为尚武之风一直没断过,而且这些人还都是卸甲归田的农夫,也就在抵御黄巾贼的时候自发组成了一支队伍,合力击败过对方。
不过张既没到来之前,齐国几乎是民不聊生,贪官污吏比比皆是,连军饷都发不齐全,这些人养家糊口都困难哪还有半点上战场的念头,有个后代能传承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而张既继任齐国相之后不仅大力整改吏治,注重民生,又鼓励参军,给予兵卒家眷提供一定的钱粮保障。
于是在这种两全其美的情况下,这些本来就武力不错的家伙们自然也就敢去搏一搏了,反正这种田本来就不是他们的强项,有时候种的不好,回去连口热乎的饭都吃不上。
等到齐技士的队伍壮大起来后,张既还准备挑几个军头和将领方便管理,结果这些家伙表示不用麻烦了,他们有着自己的独门推举方法。
嗯,简而言之就是来一场大乱战,谁能站到最后就说明谁是最强的,由这个人担任将军一职,接下来第一百夫长,屯长、什长以此类推。
然而就这么惨烈地打了一场后,第二天张既就看到一群活蹦乱跳且军纪严明的齐技士出现在临淄城军营里了,这自行整肃的效率堪称恐怖。
难道说是被多次打击郁郁不得志后,齐技士也与时俱进变得更强了?
不管怎样,张既能带出来这么一支强军对于苏淮来说是个很大的惊喜,再加上甘宁的水军,眼下他们就拥有了五支真正意义上的精锐军团。
校刀手、锦帆贼、泰山军、白马义从以及齐技士,精锐数量直逼一万。
“德容,此行我与你一道去吧,带上文谦的本部,就不用增派人手了,我也好当面与田刺史说清楚。”
刘备不动声色地走过去,顺便将平原国相的印绶放置在苏淮面前的桌案上,然后拉起张既的手说道。
“既此番有罪,得宽恕便已是幸事,岂敢劳烦主公陪我一起承担罪责,某当独自前去向田刺史言明过失。”张既身形一颤,语气有些羞愧。
“臣子有过,身为主君难辞其咎,只要德容记住不要再犯今日之过就行。”
刘备先是笑着拍了拍张既的肩膀,随后面朝众人,神色慎重地承诺道:“与德容一样,你们今后无论犯了何等过错,且记住你们身后站着我刘玄德,吾会为你们揽下所有责任。”
“谢玄德公。”
刘晔和郭嘉拱手道谢的同时难掩喜色,这两个家伙绑在一起属于就是谋划的策略多到用之不竭,若是不计后果地实行,那还真能惊天动地。
“玄德公,您完全没必要这样的。”
苏淮面露无奈,这种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就行了,说出来反而有些不好,没看郭嘉和刘晔都开始兴奋了吗?
好在这两人还是有着大局观和底线的,换作是程昱来就又是另一副光景了。
刘备不以为然,反而更收不住了:
“子韫你有什么奇思妙策也可尽管去做。”
“算了,我可不想让玄德公为难。”
苏淮耸了耸肩婉拒道,他要真有心想捣乱,整个大汉都不够折腾的,天子出面都保不了他,还是收着点吧,以免跟商鞅一样被五马分尸了。
待刘备和张既召集兵马赶赴齐国后,苏淮看着刘备顺手丢过来的郡守印绶,有些头痛究竟要不要接下。
其实刘备留着这玩意没什么用,对方不用处理政务,而且还和军方的基层将校混熟悉了,哪怕没有官方印信的出示,也可以随意调动兵马,反而留下这东西在郡府会更好。
苏淮升任郡守,这也算是刘备能给予的最大文官职位了,没办法,他这个镇东将军麾下也只剩下武官编制可以分配,刘备现在还不是青州牧,名下空置的职位真不算多。
“也罢,就先放着吧,哪天要用再来拿……”苏淮也懒得大张旗鼓去宣布一下,能拿来代行职务就可以,升不升迁对他来说意义不大了。
“你们的书院计划弄得如何了?”思考了一会儿后苏淮朝郭嘉问道。
“正在弄,其实准备工作都做的差不多了,书院那块地的附近我让仲康带人先封锁了,我们的宣传告示已经贴出去了,而且子仲也在动用手头的力量帮我们造势,关键还没有多少反响传来,你定个时间吧。”
郭嘉叹了口气,贤士哪有那么好求。
而且他们这又不是属于直接朝天下发布招贤令给寒门士子出仕的机遇,那样打破世家的举荐制度有些风险,这样夹个中间阶层好扯皮啊,可以美其名曰我们这是为了让大汉学子进行相互交流,共促文化交流进步。
就跟稷下学宫的性质一般,表面是百家争鸣,利在千秋,但暗地里齐国上位者也获得了不少的治国方针,还使得天下贤士尽入齐地。
说来也是因为被逼急了,燕昭王才直接颁布招贤令,你要面子是吧,那我不要了,燕国大舞台,有才你就来,毕竟那些贤士中也不是所有人都像孔孟那样醉心于学术和治国,于是会打仗的乐毅跑过去了,齐国差点被玩死……
而现在高唐书院差不多就是在套用稷下学宫的模版。
什么,你说你们世家对此有意见?那你们也可以派人来入书院深造啊。
大儒亲授的机会可不多,先到先得哦。
而借着这个幌子,他们就能顺理成章从中考察挖掘更多的人才来填补官吏的缺口,反正寒门士子也不少,假以时日,有更多像来敏一样的授课讲师加入,就能很快注入新鲜血液,到时候都不用他们挑选,那些出身微末、天赋能力还不错的自己就会跳出来。
并且相较于稷下学宫是属于学者交流的场所,苏淮可是直接面向大众的,无论是真的怀才不遇,还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庶民,来了都有教。
“九月中旬吧。”
苏淮随便定了个时间,错开节日的那个点就行,反正汉代的节日过得也不多,除了春节、元宵、端午也就寒食了,不过这些节日还是有很多繁琐的礼节习俗,除了祭祀、拜年之外,还要扮作兽舞向鬼神祈福,搞巫祝驱邪什么,倒是挺麻烦的,也不知道能不能多放几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