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当太子,你让我继承文坛? 第62章 煮茶

作者:听水落叶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1 00:39:56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呼~”

又是一阵狂风吹过,席卷起地上积雪,砸在门框上,哐哐作响。

青荷赶紧过去把门重新关好,转身又给炉子里添上一把炭。

劈里啪啦燃烧的声音,伴随着一股暖和的气流从炉子里冒出来。

李纲放下手上的毛笔,指着刚看完的记录感慨道:“殿下果然是聪慧过人,短短时日便已经把《刘子论》理解透彻,甚至还有自身的想法,这很好啊!”

李承乾略带腼腆的笑道:“是老师教的用心。”

心中却在腹诽,能不学的快吗?

自从上次参朝听政后,李世民不知道发了什么疯,下旨要求李纲魏征等人务必盯紧自己的学业,搞得这段时间魏征等人轮流看着自己读书。

在多名文坛大儒的轮流监督下,根本就不敢有丝毫懈怠,也正是因此,自己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习这么多本经义文章。

似乎是没有察觉出李承乾内心的小九九,李纲坐到火炉旁,伸出两只手烘烤起来。

见状,李承乾赶紧上前,从炉子上取下已经沸腾的水壶,倒入旁边的茶杯里。

拨弄了一下炉子里的炭火,李纲随口闲聊起来:“你这东宫的银炭就是好,烧起来火力更足啊!”

“老师既然喜欢,等会回去的时候,我让青荷给您准备一些带回去,也好让师母少受些寒苦。”

李纲哈哈大笑:“老夫正是此意啊!你可得多准备一些,你家师娘身子弱,每到天寒的时候膝盖都酸痛,正需要这上好的银炭!”

自从上次经历过生死劫难,李纲已经把很多事都看开了,人也愈发的豁然。

此时向弟子“索贿”起来,也丝毫没有不好意思。

李承乾也笑了,连忙应声道:“好!老师放心,青荷,将剩下的银炭都给老师装上,等会你让人再去邓老伯买些回来。”

“是!奴婢这就去办!”

这时,杯中的水温也差不多凉下来了,李承乾端起杯子递过去。

李纲浅喝了一口,忍不住皱眉:“你这茶汤,怎么总是如此寡淡?”

李承乾也很无奈,这个时候喝茶的方式跟后世完全不一样,大唐人喝的是一种叫“蒸青团饼茶”,还要在茶汤里加上盐、姜末,甚至讲究的还会加入各种香料,那个味道简直了。

李承乾只闻过一次,就再也没法接受。

可惜穿越过来的时间有点晚,没来的及自己制茶,只能先用饼茶将就着喝,明年再考虑杀青鞣制些绿茶出来。

不过李承乾也强烈要求青荷在煮茶的时候,禁止放乱七八糟的东西,尤其不许放盐,这才导致东宫的茶水都很寡淡。

好在李纲经常来东宫,这种茶水也喝过不少次,也算是勉强适应了,放下茶杯问道:“今年这场雪似乎比往年要大上一些啊?”

“是要大一些,不过太史局的人说应该不会太大,只是比往年要厚个两三层。”

“诶,也不知会有多少百姓......”

李承乾摇了摇头:“老师您放心,早在第一场雪落下的时候,太史局就提前警示过,父皇和百官也已经事先做好布置,想必百姓的日子也不至于太过艰难。”

李纲这才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老师可还记得上次佛门的事?”

听到佛门,李纲的眉头皱起:“自然记得,听说审理出来的涉案妖僧高达两千余众,光是被判凌迟的就有三百一十五人?”

李承乾撇嘴:“那是他们活该!您是没瞧见那些被采生折割之人的惨状,我都觉得凌迟是便宜他们了!”

李纲轻哼了一声,接着问道:“好好的,怎么突然提起他们了?”

李承乾摇了摇头:“学生说的并不是那些畜生,而是剩下的佛门中人。”

“剩下的人?为师记得你提过灭佛?”

“父皇没答应。”

“陛下也是失了以前一往无前的雄心,做起事来畏手畏脚的,依老夫看,就该像你提议的那般,直接灭佛,省的放出那群糟心玩意祸害百姓!”

李纲年纪大了,可以随意批判皇帝,但是身为皇帝儿子的李承乾,自然不能瞎跟着附和,只是宽慰道:“父皇也是为了稳定佛道势力。”

“他们又闹什么幺蛾子了不成?”

“老师有所不知,佛门的人在度化那些被采生折割的可怜人后,所剩之人已经不多,这次关中突降大雪,余下的佛教弟子率先搭建施粥棚,每日给穷苦百姓分发白粥。”

“哦?果真有此事?”

“我派人偷偷去查看过,每日施的粥食都非常浓稠,没有半分作假,施粥的大和尚也都非常谦逊有礼。”

听到这,李纲挺意外的:“没想到佛教剩下的这些人里,倒是有聪明的。”

这是自然。

佛门知道自己在采生折割一案曝光后,必然会遭遇天下百姓和权贵的厌恶,这段时间一直紧闭山门,直到大唐遇到天灾,才敢出来施粥救灾。

李承乾知道,这里头估计是那个守静大师做的决定,从一开始交出佛门命脉的时候,就足以看出这人是非常识时务的。

大雪刚下的第二天,佛门的施粥棚就搭建起来了,每日也算是救助了不少穷苦百姓。

包括后来有些人家的屋舍被大雪压塌,立马就有和尚把他们接进寺庙的僧房,自己睡到屋檐下。

一连串的举措下来,佛门的形象终于勉强扭转过来一些,附近的百姓也偶尔会去上柱香。

“有佛门作为表率,长安城里也有不少权贵和商户也都纷纷效仿,有能力的就搭建施粥棚,没能力的也会搭把手帮忙。”

李纲松了口气:“这样的话,我也就放心了,回头让侍卫去我府上取银子,为师这些年积攒下来的虽然不多,但还是能给百姓们加两勺白粥的。”

拍了拍手,李纲站起身来:“好了,老夫也该回去了,记得要温读《郑志》,过几天再来考你!”

李承乾缩了缩脖子,只好应声:“是,弟子记下了!”

眼见外面雪还没停,李承乾赶忙又指挥青荷取来雨伞给李纲撑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