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监宏宝手里拿着一道折子,心情有些沉重,但还是不得不快步走进立政殿,打断皇帝夫妇的谈话。
“圣上,太史局急奏。”
长孙皇后敏锐察觉宏宝脸上的沉重,福了福身子,就退出正殿。
李世民接过折子,打开一看,心情也不由的沉了下去。
“召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及吏部、户部、工部尚书两仪殿议事!”
此时,李世民迅速切换到皇帝身份,准确下达各项命令。
“另外,召太子,”李世民犹豫片刻,还是继续下令:“......及越王听政。”
宏宝心中咯噔一下,也不敢耽搁,急忙就去安排太监传话。
-----------------
李泰收到消息的时候还有些懵,父皇怎么会无缘无故叫他去听政?
一旁的属官赶紧撺掇:“殿下!这定然是陛下看重您的办事能力,想要听取您的意见呐!”
其他属官都没忍住白了阿谀小人一眼,就连李泰也是无语住,干脆利落的让侍卫把他驱逐出去。
然后转头对何乐安问道:“先生怎么看?”
何乐安沉思片刻,才推测道:“虽然刚才那人说的太过夸大,但是有句话没错,陛下肯定是认可您,许是上次剿灭妖僧案中,陛下看到您的办事能力不错,想要......”
后面的话还没说出口,就被李泰打断:“好了!有些话不该说的别乱说,本王该过去了,到时候见机行事吧!”
“是!不过王爷,属下还是想提醒您一句,这是您第一次听政,定要谨慎为上!”
“这是自然,若非不得已,本王不会开口的。”
......
李泰赶到两仪殿的时候,朝臣们差不多都到了。
看到李泰竟然也进到殿内,众人立刻变了神色,长孙无忌更是在李承乾和李泰的脸上来回扫视,神色阴晴变换。
太子的东宫之位如今非常稳固,陛下怎么会突然让四皇子参朝听政?
毕竟,四皇子才十一岁,而且又同样是中宫嫡子,按理说就算让他听政,也不该是这个时候。
这里面,难保陛下没有别的心思。
李承乾倒是没什么反应,虽然也有些诧异,但还是安安静静的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等候李世民到来。
李泰恭恭敬敬地朝各位长辈和重臣问好后,就站到李承乾旁边,低眉垂目,一言不发。
等宏宝出来后,众人也就知道李世民来了,赶紧站好,朝上首弯腰施礼:“拜见皇上!”
李世民在龙椅上坐定,大手一挥:“平身吧!”
然后就往底下扫视一圈,在李泰身上顿了顿,直到把所有人的表情收在眼底。
“太史局奏报,言称今年关中一带风雪强劲,恐怕胜于往年。”
此消息一出,殿内众人都不由的心下一沉。
如果只是一起普通的大雪,放在这群经历过无数大风大浪的人面前,自然算不得什么。
但是,偏偏是在这个时候。
当今圣上的皇位本就是通过夺嫡而来,因此遭受了不少非议。
刚刚登上皇座,元年大旱,次年饥荒,三年蝗灾,如今不过才贞观四年。
原本李靖带兵打了胜仗,解决困扰中原已久的突厥袭扰,大家都认为今年一定是个好年,盛世即将到来,所有人都充满信心。
眼瞅着这都快到年底了,又突然说可能会有雪灾,实在是......
众人的目光不由的看向皇帝,却发现李世民面无表情。
雪灾?
倒是李承乾觉得有些奇怪,记忆里贞观四年好像没有这回事啊?
是自己记错了?
还是说这场雪灾并不严重,所以自己不知道?
按理来说,就算因为自己穿越导致出现蝴蝶效应,也不会引起气候的变化。
所以这场雪灾多半不会造成太严重的影响了。
想明白这点,李承乾心里也就放松了许多,安静看着一众治世能臣的表演。
身为当朝宰相,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当仁不让率先走出来:“启禀陛下!如今太史局已做预警,当务之急便是通知各州、各县府衙预先做好准备,臣请陛下下旨,即刻着令户部调配银钱、粮草,分发到县治,以备所需!”
长孙无忌出列:“臣再请陛下下旨,令工部核查京中及附近州县宫殿、设施、城防等,及时排除隐患加固设施,同时确保陆路、水路通行顺畅!”
魏征也谏言道:“不止宫中,还有百姓屋舍也需要及时加固,吏部必须通知地方州县即刻审查百姓房屋,并应派遣官员监督......”
作为经历过无数大场面的贞观朝臣来说,缓过神来之后,就是迅速想出应对之策,然后部署好一切准备。
皇帝李世民也不再板着脸,而是跟群臣一起商讨起来,时不时还让中书舍人记录商讨出来的对策。
一向抠门的户部尚书戴胄也不再计较银钱,难得“大方”的出手,简直是要多少给多少。
就连李世民也很诧异,毕竟这几年国库空虚,还能拿的出这么多银钱吗?
没想到戴胄脖子一梗:“臣答应了多少数目,届时自然会拿出多少,若是不能,请斩臣头颅!”
李世民摇摇头:“朕只是担心......”
戴胄咧嘴一笑:“陛下任命臣为户部尚书,不就是为了让臣在这个时候,能够为朝廷分忧的吗!”
“哈哈哈哈哈,好!那朕就相信你!”
被戴胄的豪情感染,李世民也不再顾虑其它,指着底下的群臣说道:“朕同样相信诸位!咱们君臣一心,绝不叫区区雪灾,毁了大唐大好的局势!”
“偌!!!”
有着君臣一心下,不多时,就草拟出一份的赈灾章程。
“既然如此,中书省即刻拟旨,诸位爱卿依照计划行事!”
“偌!”
“都散了吧!”
随后,李世民就径直离开两仪殿。
殿内,李泰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李承乾拽着行礼,恭送皇帝。
等再抬起头的时候,早已经不见李世民的身影了。
其他朝臣见此,也没了探究的心思,圣心难测,还是不要轻易卷进皇子争斗,没看就连两位皇子的舅舅,长孙无忌大人都直接走了吗?
想到这,一众朝臣也赶紧退出大殿,各自忙活去了。
这让李泰更懵了,父皇叫自己过来一趟,真就是纯“听”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