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奋笔疾书 第68章 囚徒困境

作者:一语不语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5 14:48:31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夜深人静,张懋亲自带人去敲开了谢迁府宅的大门。

谢迁本已打算歇下,听说张懋来,心中也是带着一股怒气,却还是耐着性子出来,可当他见到张懋后便忍不住道:“张老公爷,如今陛下抱恙,你又深夜来访,容易被人非议。”

“啊?”张懋作为大明武勋第一人,听到这话,先是惊讶了一下。

随即他露出苦笑之色道:“于乔你言笑了。”

心里在想,咋的,还会有人觉得我想跟你谢某人一起联络造反?

拥立别的皇帝?

要说你们文臣在弘治混的是风生水起,而我们武勋则日暮西山如履薄冰,我们除了能顾一下自己的荷包,过点衣食无忧的生活,还能奢求什么?

真当这是土木堡之变前呢?

二人坐下来后,张懋随即把太子威胁自己交银子的事,遮遮掩掩讲了。

谢迁道:“太子因何让四家公侯凑军饷?有何说法?”

“这个……”张懋显得很踟躇。

谢迁不由翻个白眼。

心想,不就是因为腾骧四卫吃空饷的事?既来找我探问情况,还不肯直说,还真是厚颜无耻。

张懋问道:“于乔,其实我就是来问问,可是陛下有何吩咐,非得给太子凑这军饷不可?你说这第一家交五千,第二家交一万,从无此先例啊。”

谢迁道:“那可以不交。”

“这不交的话,就怕别家交了,被人议论,说是别家相助太子成军政之事,而我家……”张懋显得很为难。

谢迁随口道:“那就交?”

“……”张懋登时无语。

耍我玩呢?

不给我建议,就把两个答案翻来覆去讲?

交,或者不交,我用来问你?

谢迁故意打个哈欠,显得不耐烦道:“英国公,你要实在不想交,就暗中去跟各家说,共进共退。反正遇事一起扛着,陛下也不会为难你们。法不责众。”

“对,是这理儿。”张懋问道,“那就是说,陛下没下什么旨意,朝廷这边,也没做廷议,规定一定得交是吧?”

“嗯。”谢迁点头道,“太子说宣府或有兵祸,要调各路人马驰援,不过是靠所谓的天机玄学,如此大费周章之事,朝廷这边是不会推崇的。但陛下有言在先,若太子能凑足军饷,便会调遣兵马。总之,你自己看着办!”

张懋听到这里,脸上露出喜色。

心想,要这么说我就放心了。

原来你们都不支持出兵,那我更不会交那五千两银子。

“多谢于乔你提点。”张懋识趣起身道,“如此,也不多做叨扰,这就回了。”

谢迁问道:“没旁的事?”

“没了,没了。”张懋笑呵呵道,“回头请于乔你到府饮宴。说起来,也是好些年未曾坐下来共饮。最近我府上添丁,重孙马上要办满月。”

谢迁拱拱手道:“四世同堂,恭喜了。”

……

……

张懋见过谢迁,心中大定,回到家,马上把之前派出去跟另外三家的人叫过来。

英国公府总管名叫徐遂,四十多年岁,一脸精明干练。

“各家都去了,武定侯、怀宁侯两家好说,两位侯爷亲自接见,说是共进退,不受太子裹挟。”徐遂道,“但保国公府遇到点麻烦,未曾见到保国公本人,只是差遣人出来知会,说是有事等明日再谈。”

“啪!”

张懋一拍桌子,面带愠色道,“这大侄子办事不牢靠啊。”

如今的保国公朱晖,论辈分比张懋小一辈。

因为保国公朱家是抚宁伯出身,地位原本不及英国公府。

朱家后来是靠成化犁庭、威宁海之战等功勋在朝中站稳脚跟,并晋封保国公,而在成化、弘治两朝,保国公府在各家勋臣中是唯一能跟英国公府叫板的,势力和威望隐约有盖过张家的苗头。

张懋看不上没太大功劳的朱晖,人前总是加以贬低,在下属面前也总提到连朱晖老父亲朱永都不如他云云。

徐遂道:“那公爷,是否先准备些银两,以备不时之需?”

“不必。”张懋摆摆手道,“太子初出茅庐,张口就要白银五千两,真以为拿腾骧四卫冒食粮饷的事,就能唬得住老夫?这事发生又不是一天两天,老夫不给,他还能硬抢?”

徐遂面带几分忧色道:“东宫传话,明日太子会亲自登门。在也怕背后有中官为其出谋划策……试想,若非有人在背后检举,怎会在太子初为监国,就把事给捅出来?有可能是与咱有积怨的人干的。”

“嗯。”张懋点头道,“不得不防。之前空饷的事,是少分了谁?”

徐遂道:“一碗水很难完全端得平。”

张懋显得很恼火,不耐烦道:“不想了,连谢于乔都表示不支持太子出兵,此事陛下也得听下面的意见不是?太晚了,老夫得去歇息。明天若太子来,你先应酬,给那小子下下威风!”

徐遂倒吸口凉气。

人家现在不但是太子,还是监国,亲自登你门,你还想来个下马威?

果然弘治朝的文臣武勋一个个都牛逼坏了。

这是不把东宫当人看。

……

……

初八一早。

刘瑾捧着蒲地蓝和鱼腥草抗生素,连同之前治疟病的药,一起去给朱祐樘进服。

而朱厚照也借机跟着一起过来给他老父亲请安。

朱祐樘想到儿子这两天办事勤快,特地一早就起来,在乾清宫内召见太子。

“父皇,您的气色看上去好多了。”朱厚照道,“儿臣问过刘先生,他说您的风寒之疾也该治一下,这不新药也带来。还让人试过药,父皇不放心的话,再让人试试也好。”

“不用。”朱祐樘靠在软枕上,望着儿子的目光带着柔和。

好像从来没觉得儿子像今天这么让他省心。

“陛下,服药了。”刘瑾亲自捧着药递过去。

朱祐樘先把药饮下,这才问道:“太子,听说你今日要去在京几家武勋的府上?想好怎么跟英国公讲了?”

“英国公?父皇,我不去他家里。”朱厚照道,“我打算先去保国公府。”

“嗯?”朱祐樘脸上有些讶异之色。

旁边戴义提醒道:“太子殿下,这在京武勋中,论爵位最高的,还得是左柱国、太师,张老公爷。”

“嗯。”朱祐樘点头,好似在说,你看吾儿,你就算会办事,但在人情世故上,还是不太懂。

朱厚照则道:“可是他不会给银子啊。”

“咳!”朱祐樘一口气不顺,直接被呛了一口。

“陛下……”戴义赶紧过去,想给轻抚后背平顺一下。

朱祐樘抬手阻止戴义,问道:“太子,你说什么?”

朱厚照道:“以儿臣所知,英国公对待军士过于苛刻,且出了名的吝啬,儿臣认为,去到他府上,他定会以各种理由搪塞,倚老卖老哭穷叫屈,一两银子都不纳捐。他这边开了头,剩下几家就照葫芦画瓢。”

朱祐樘微微皱眉。

虽然他不想承认儿子所说的话是对的,但心中却又暗自认同。

这番对张廷勉的人物总结,算是非常到位。

他还不由看了一旁的刘瑾一眼,好似在问,这些是你对太子分析的?

“那你准备如何做?”朱祐樘问道。

“儿臣准备先去保国公府。”朱厚照道。

戴义笑着提醒道:“太子殿下,就算是保国公,多半也会找理由开脱,不肯纳捐。”

朱厚照道:“我知道他多半也不会给,但是别家不知道啊!等他们看到我前脚进保国公府,后脚有人往他家里抬银子时,会不会着急?”

戴义脸上的笑容僵在那。

朱祐樘问道:“往他府上抬银子?”

“是啊,这不是刚募集一批军饷?两位舅舅给的盐引也要折现,拿到银子后,不得先过个数?”

朱厚照一副理所当然的神色道,“儿臣听了刘先生的意见,过数时选在保国公府上,也让保国公感受到两位舅舅对儿臣的支持。别家以为银子是保国公凑的,必定争先恐后带银子前来,毕竟,晚交银子的,至少得多缴一倍之数。谁想吃这亏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