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贪治明 第38章 外城百姓入内城的可行性

作者:狗大狗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25 20:01:03
最新网址:www.biquw.cc

“晚生就知瞒不过左堂,晚生的确是琢磨着将这些宅邸卖于那些商贾做群租房。”

“晚生简单核算过其成本与预期收入:以江彬宅为例,其有房舍四百一十八间,如市价一万,则每房年租金需2400文上下。参考其所在的东安门左近租赁房市价,此租金并不算高。”

“此外,江彬宅内,面积更大的正房有六十余间,每间可加隔断,分出东西厢房。这样,每房均价还能下探至2100文左右,这个租金便很有吸引力了。”

“如还需进一步压低租金,好让那商贾们的购房钱钞尽快回笼。这三宅内的各院堂屋,亦可增添隔断,使其一屋变四屋,这样,每房年租金将不会超过2000文。”

轻轻拍了一句秦侍郎的马屁后,李斌开始解释起其中的操作逻辑。

首先是市场因素,也就是价格因素。

单纯从价格上看,这三宅若是改成群租廉租房,就已然有了极高的可行性。而李斌的分析,还远远没有结束。

“除此以外,对那外城百姓而言,若是租了这屋舍,搬进城内,其生活、劳作上的边际开支亦会减少。”

“如路引和门丁杂费,而今外城百姓想进内城务工,过城门便是一道难题。若与衙门役吏相熟,花上一笔打点,批得一份路引,便可早进晚出,于内城劳作;若无衙门熟人,想过城门,少不得被那各门守卒盘剥。”

“若是住进内城,这方面的开支,就能被百姓省下,留作他用。无论是多买些柴火、米面备用,还是逢年过节多割上那么几两荤腥,让家人都能沾沾油水,无不是件美事。”

“汉阳所言,倒是有理有据。然,老夫有个疑惑,既然将这刘、江、钱三宅,改为群租房的生意,如此利民利商,那为何这事,不由我户部来做?”

在听完李斌的描述后,秦侍郎也看出了这方案中的可行性。

排除李斌所说的那几点,内城群租房对外城百姓的吸引外,秦金还想到了一点,这一点很重要:安全!

成祖朱棣定都北平,被后人传说为“天子守国门”。若以后世版图来看,常人只会觉得,北平在北方,距离边境线近,所以叫天子守国门。但却很少有人清晰地知道,此时的大明京师,距离边境到底有多近。

以蓟州防线上的居庸关为例,其距离京师仅有100里,便是实际路程可能会有些绕行,最多也不过120里。而这一位置,在后世只是北京昌平区下辖的一个镇。

除了居庸关外,如古北口,这个关口位于密云,这在后世同样是北京附近的一个郊县。一旦这些关口破关,快马疾驰下,至多一两日的功夫,贼兵便可兵临城下。

内城的百姓,有高墙庇护,尚且还算安全。可外城的百姓呢?

几乎每次关口被破,这京师外城的百姓就免不了遭遇一次家破人亡的劫掠。

这贼兵破关的事,虽不是月月都有的常事,但其出现的次数,在嘉靖二年以前的大明历史上可着实算不得稀少。

所以,这股对自身、家人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的担忧,也会让外城的百姓,但凡有一丝搬进内城的可能,都会抢破了脑袋般地往内城钻。

将自己的思路,与李斌所述一结合,秦金已经在心里认可了李斌的想法。反而,可能因为可行性过高,秦金这管账侍郎,又难免犯了所有管着钱财的官儿,都容易犯的毛病:既然方案可行、利润可观,那为什么不留着自己做?把钱留着自己赚?

“晚生考虑过这一点,但有几个难关不好迈过。其一,我湖广司眼下缺现银,其收益即便可观,短期内也无法凑够足量的现银发往南京。同时,为了理顺这租赁一事,短时间内非但没有现银入库,反而我湖广司还得筹备银两,去雇佣那管事、帮闲之人。”

“若只是如此,本堂可设法与你司协调。若真无法成行,本堂还可请拨帑银。”

琢磨了一下李斌提出的困难后,秦金还是不想放弃。哪怕是将这利益,让给皇帝的内帑,都不希望这白花花的银子就这么从自己手边溜走,溜进那些商贾的钱包。

不愧是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天下啊...

但凡有利,必先紧着士大夫、皇帝先挑。只有他们挑完,才会让其他人参与...

默默地在心底吐槽了一句“秦老抠”后,李斌再次开口说道:

“其二,刘、江、钱三宅,毕竟是阴宅。由我户部出面,操持此事,难免落人口舌,被传我户部只顾金钱之利,不顾百姓民生。”

虽然说,让那些困顿的百姓住进死过人的宅子这事,在李斌看来完全没毛病。

便是有那些许的“不道德”,但在活命、便利改命之恩的面前,这些许的不道德,完全可以接受。

但在当前的时代环境里,在这就爱整些“神神鬼鬼”、什么事都得和德行扯上点关系的明代,这一点明面上的“不道德”,的确很容易成为被人攻讦的把柄。

果然,一听李斌说起这个,基本算是政治影响上的隐患,秦侍郎顿时没话说了。

可秦侍郎不说话,不代表李斌不说,李斌的想法还没说完:

“其三,便是晚生的一点私心了,晚生不知当讲不当讲。”

正所谓,一般说“当讲不当讲”时,代表的潜台词,都是这人想讲,但又想要凸显一下自己,或是,甩一甩说出此话的责任。

要是一般人,敢在如今名为户部侍郎,实为户部尚书的秦金秦大人面前拽这个文,秦侍郎绝对令人乱棍打出。

这不瞎耽误功夫吗?!

装杯装老子头上了是吧?!

可偏偏,说这话的是李斌。一个秦侍郎看好,且刚刚提出过切实意见,并让他看到了解决问题之希望的人。

“你我同衙共事,虽职有高低,但同僚之情亦在。在我这,不必顾虑,畅所欲言。”

“是!禀左堂大人,晚生顾虑之三,便是...敢问,左堂大人,想过这三宅,若是被那外城百姓租满后,又会如何吗?”

“嗯?!”

听到李斌这阴恻恻的话,秦金陡然一惊。

户部,除掌金银钱钞外,还是管户籍的啊!

早前秦侍郎还没意识到,此时,被李斌这么一提,秦侍郎顿时明白了:

“汉阳可是说,他们会引发内城骚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