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二年四月壬申朔(四月初一)的朝会,举办地点并不在传统的朔望朝举办地:奉天殿,反而改到了太庙。
这一下,可苦了不少年迈的老官。
小冰河期的来临、地处北方,外加时辰过早...
三重冰冷debuff叠加之下,窝在新科进士群体里,敬职敬业充当着背景板的李斌都冻得直哆嗦。而在他的前方,那由无数个脑袋组成的“密林”,也宛如被肆虐的狂风卷过,俱是显得摇摇晃晃。
不必多说,都特么是冻的...
就在这一片天寒地冻之间,忽然有一道声音,由远及近地传来:
“朕嗣大历服,抚临亿兆,仰惟上天付托之重,俯念小民属望之切,蚤夜孜孜,图新治理,未尝敢懈。”
锦衣卫、旗手卫等各京卫士兵们一声又一声地传递着太庙前,嘉靖皇帝的讲话。
李斌见不到皇帝,甚至从他的视角向前看去,除了一个又一个人头外,便是自己前面那些进士们身穿儒士服的背影。唯一的不一样,也只是在新科进士前方,行人司行人的八品青袍。
难得有点不同的动静,李斌颇为认真地听了起来。只是不一会,李斌的脸色就变得有些诡异了...
嘉靖皇帝的讲话很长,但总结起来,无外乎就是那天人感应的论调:
皇帝说,自俺登基以来,早晚勤勉、不敢懈怠。不久前的风雷洪水,俺也下令要求朝廷内外大臣们一同修身反省,为何你贼老天还没撤回降下的灾祸?
这种神神鬼鬼的论调,很自然地就让李斌这个唯物主义者有些发自内心的膈应。
但如果只是想想皇帝的前半段发言,李斌得承认,今年开年的兆头的确不太好。
先是顺天府出现大旱迹象,明明已是阳春三月,却不下雨;然后是云南府地龙翻身,奏报说“其有声如雷”,八成震级不低;没过几日,云南曲靖府地震;又几日,陕西宁夏地震,同时京师顺天府,开始出现狂风雾霾天气...
这还没完!
就在京师大风扬尘之际,山东郯城县又奏报,出现陨霜,伤到了麦子。
这个陨霜,如果李斌理解不错,应该就是冰雹!
一直到三月三十日,也就是李斌刚进户部的那一天:顺天府下辖京郊县亦报称有陨霜杀禾,同时木星金星凌日...
除了最后那个“金星合木星”的天文景象,不太能撬动李斌的情绪外,其余的种种,都给李斌带来了一股仿佛山雨欲来风满楼般的压迫感。连李斌这个,能够明白这些天灾异象出现原因的人,都颇感压抑,何况如今只有16,虚17岁的小皇帝呢?
在太庙祭祀的最后,嘉靖皇帝倒是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朕深居九重,于民情政体,岂能周知?惟赖尔等输忠竭诚,同心匡辅,凡利所当兴,弊所当革者,务臻实效,毋事虚文,庶几可以尽敬天勤民之道,以保治于无穷。”
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俺皇帝久居深宫,对民情政务哪能完全了解?只能依靠你们这些大臣竭尽诚心,齐力辅助,凡是应当兴办的有利之事、应当革除的弊病之处,执行时都要达到实际效果,不要做表面文章。
结合嘉靖小皇帝登基后颁布的一系列宽仁政策,还有眼下正在举办的太庙祭祀...
李斌倒是能看到嘉靖小皇帝想要吏治清明、国泰民安的心,就是这做法嘛...
李斌并不认为自己眼前的这些大臣们,能够共情小皇帝...
...
...
太庙祭祀,随着艳阳高悬而结束。
大队的官员们,浩浩荡荡地开回各部班房,唯有户部众人,此时或是乘轿、或是坐上驴车、牛车,一路向东,直奔朝阳门而出。
今日是四月初一,各衙门发放俸禄的日子。
在大明朝,发工资可是一件麻烦事。
从粮食、银子、宝钞,到苏木、胡椒、罗绢等香料布匹,都有可能出现在大明官员的工资实收中。主打一个朝廷有啥就发啥...
而这大量的实物工资,显然不是哪个衙门里的小库房能够掏出来的。所以,这大明的工资发放地点也就很清晰了:通仓!
通仓是京杭大运河北端枢纽通州的仓库集群中,隶属于国家管理的三座大仓的统称。分别是大运中仓、西仓和南仓,其中,大运中仓仓储量相对较低,仅有库房136廒;最大的大运西仓,则有库房330廒。
明代一廒五间,每间宽约4米、进深6米、高5米,合起来每廒的占地面积就达到了120平左右,可存粮1000石。仅大运西仓一仓,便可存粮33万石。
今天,李斌的工作地点,便是在这大运西仓。
不止是李斌,户部来人中,超过半数,今天都在这大运西仓。
在开仓放粮前,先有一名来自云南清吏司的带队郎中代表户部出面与西仓大使核对账目,其余主事们,包括李斌这个观政进士以及从户部带来的书吏们,则分散进入西仓各廒,开始检数。
推开面前写有231标号的五联排小屋库门,映入李斌眼帘的是一袋又一袋满满当当的漕粮。
漕粮起运时,通常一石一袋,点数倒是好点。但除了点数外,还得查验这些粮袋内,装的到底是不是粮食...
“这袋!这袋,还有这袋!打开看看!”
随机从这间仓库里堆放的200袋粮食中,抽选三个,李斌对着身边的库吏开口吩咐道。
“大人...您挑的这几袋漕粮,不是在最下面,就是在最里面,这让小的们怎么搬啊?”
而另一边,一看李斌点选的那几袋粮食所处的位置,配合李斌的西仓吏顿时戴上了“痛苦面具”。
“慢慢搬就是了,把上面压着的先搬下来,然后再开袋查验。你们这边先搬着,我再去其他几间看看,哦,对了,别想着玩花样哈,一会若是我回来后,没有看到那些被搬开的粮袋,我可要重新点选的哦。”
笑着拍了拍仓库吏的肩膀,李斌转身走向下一间。
照例,点数完毕后,撸起袖子,李斌亲自上阵搬起粮袋。
发薪日到来,就连户部的吏员都作为“检查员”出动了,可没那么多人手来给李斌这个小年轻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