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些角度上说,一个毫无背景的人想要在大明朝做点生意,一个字形容是:难!两个字形容那就是:很难!
想做大生意吧,得小心封建主义的铁拳砸脸;想做小生意呢,又得面对数不清的苛税杂费。
比如贾指挥口中的门摊税,这是正税,税率大致为日营业额的3%,与洪武爷八八哥规定的商税税率:三十税一,基本一致。但千万别觉得这就完了。
从净街到巡街,各种名目的钱款,就好比“打老虎”前的卫生费、综合管理费、技术指导费等等。各个衙门下属的杂役们,有的是办法打你的秋风。
至于说不给?若是普通人,你不给试试!
“晚生理解,就是不知,这净街、巡街,通常每日需要多少?”
李斌有些无奈地微微拱手,向着贾指挥请教道。
虽然贾指挥说可免东城兵马司的巡街费,但李斌却不打算省下这笔钱。毕竟,无论是县衙的衙役,还是兵马司的火甲,这帮人的政治身份是“役”。
“役”在明代可谓是一个比“吏”还要低的存在。如果照比后世的公家单位来看,“官”是领导、“吏”是科员、办事员,那么“役”就是传说中的临时工。
嗯,还是没有工资的那种...
“这可没个定数,若你生意红火,丁甲们自然想多要些;若是惨淡,那便少些。正常来说,只是打发我兵马司或大兴县,十文左右即可。即便生意红火,至多涨到个十五、二十文的也就差不多了。”
贾指挥眼见李斌如此认真的询问,态度一时间也好了不少。显然,这新科进士,并不是什么“不食五谷”之辈,多少知道尊重当地的“规矩”。
于是乎,贾指挥也认真地劝告道:“最怕的是,锦衣卫那群人。这帮人平时不太会出来巡街,但若是被他们盯上了,那要花费多少,就得看他们给你罗织的罪名如何了...”
“要是‘商铺占道’,百文可解,但很少见,他们一般是瞧不上这么点钱的;要是‘货物违禁’,则数两白银打底;要是‘囤积居奇’,则百两起步;若是‘私通外敌’...”
“晚生只打算卖个干炸油角,何来那些说法。”
听着贾指挥的介绍,李斌哭笑不得地连连摆手。
该说不说,这部分的成本,似乎比李斌想象中要低不少:首先,锦衣卫那边就不用担心了。
贾指挥的意思倒也明白,这锦衣卫通常喜欢“抓大放小”。不是实在穷得没办法了,他们也不至于盯上自己这样的小摊小贩。
反倒是没那本事去敲豪商巨富的杂役们,才是李斌需要“孝敬”的对象。
可同样的道理,这帮人就是因为没啥硬实力,所以才专敲小商小贩,自然,他们敲也敲不了太多。
有了大致的“公关费”标准后,李斌便快速在心里盘起了账。
李斌打算售卖的小食也很简单,就是油煎猪肉白菜馅饺子。
食材成本:每个饺子,大约需要消耗面粉12克、猪肉10克、白菜10克,外加0.3~0.4克左右的盐。参考如今京师的物价:小麦面粉10文一斤、猪肉14文一斤、白菜5文一斤、盐14文一斤。
李斌不难算出在食材这块,每个白菜猪肉馅饺子,成本为小麦0.2文 猪肉0.23文 白菜0.08文 盐0.007文,合计0.517文。
再加上煎炸饺子时,会被饺子吸附上去的那一克到两克食用油,按照如今市面上较贵的芝麻油26文每斤的标准附加到每个饺子上。
则每个饺子的成本就会来到0.56文。
燃料成本:假设自己摆摊从酉时摆到戌时,以铁质带灶眼的烹饪炉燃烧效率,这两个时辰莫约需要消耗松柴10斤左右,折价10-12文。
根据食材配比,李斌计算出每一个单位的标准进货量,即在进购盐1斤的同时,进购面粉30斤、猪肉25斤以此类推,这样可以确保食材没有浪费。
而一个标准进货量,可出饺1490个。若以十个饺子为一份,则可售149份。
若是一天只能卖出这149份炸饺,总成本就是834.4文的食材 12文的燃料 40文的“公关”,以及营业额3%的门摊税。
为了快速洗钱,那定价,李斌自然得是能高则高。但,这个高,也不能高到给兵马司“上眼药”的地步。
一份并不顶饱的炸饺子,撑死定个20文一份。就这,还是看在黄华坊乃大明娱乐中心的份上,尚且还能说的通顺。
可即便是这样,李斌也悲催的发现:单靠这么卖饺子,想洗白自己那批脏银,他得足足卖出三万五千七百六十份饺子,才能彻底平安。
哦不,如此之多的饺子数量,李斌非常确定,自己肯定是没有时间准备的。
雇人倒是不难,但那无疑又会摊薄利润。
导致自己最少得卖出四万份以上的饺子,才能洗白自己的脏银...
甚至再算算煎锅的大小,就按一锅可煎5份,每10分钟便能清空一锅的速度来算。一天两个时辰、四个小时的摆摊时间,他至多能售出120份炸饺。
想要卖完这四万份饺子,需要足足一年的时间。
罢了罢了,一年就一年吧...
如果什么都不做,一年后都未必能洗白这么大一笔钱;而如果开始做起来了,说不定事情还会有转机呢?
心算完了结果后,李斌暗自在心里给自己打着气。
如此漫长的见效周期,许多人只是想想都可能产生放弃的念头。李斌虽然没有想过放弃,却难免有些心烦。心烦之下,李斌也没了继续和贾指挥交谈的心思,真挚地谢过对方后,李斌出东城兵马司,回户部复命。
复命的过程不需赘述,倒是散衙前的小会,比昨日开得久了些:
鲜少在除了自己班房内活动的秦金秦侍郎,在退思堂前,召集了所有户部官署,着重强调了一下明日,在发放各部俸禄时,户部人员的职责。比如什么按贴放粮啊、什么实发实记啊等等。
李斌总结下来无外乎就是:合规!合规!还是特么的合规!
俸粮发放,必须按俸贴所载的数额发放,不能少发,更不能多发;每一笔俸粮发放过后,都必须要详细记录发了多少粮、仓库内还剩多少粮、发给了谁等等...
最后,秦侍郎甚至还没忘了提醒一下李斌,明日朔朝时:进士观政者,朝班序于行人司之后。
这一提醒,倒是让李斌受宠若惊。
同时,也对这宛如工作狂一般的秦侍郎,好感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