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条和简北双双酩酊大醉倒在床上沉睡不醒,与此同时鸿宾楼的宴席也进入了尾声。
凌大少爷在酒桌上极尽谦恭,对这些今科府试上榜的学子好一顿拉拢,可以说恩威并施吧,这些学子现在惟他马首是瞻。
送走这些人后,雅间里只剩下凌云、林谦和李氏兄弟。
只见刚才还酒意阑珊的凌大少爷瞬间清醒了过来,哪里还有半点酒醉的样子?
好吧,这就是逢场作戏,看来他的真实酒量还要大的多啊。
不愧是世家子弟,这酒桌文化玩的真叫一个通透。
“那个叫简北的家伙还真不能小觑,知府大人的小舅子跟我说了,当时同考官童林推荐他的试卷为案首。
如果不是知府大人俞广力挽狂澜本少爷这个案首还真就有点悬。”凌云一边喝着醒酒汤一边对三人道。
李景轩皱了皱眉头:“可惜他是县试案首,按照惯例府、院两试都会通过。否则的话,直接找人黜落他的考卷,想考取秀才功名做他的春秋大梦去吧。”
李鸿轩点点头:“凌兄,我二弟所言在理,也就是他头上顶着县试案首的光环,否则他肯定完蛋。”
林谦这个时候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聆听着。
自从踏入凌大少爷的门槛,被凌大少爷接纳为自己人后,他所知道的事情是他这辈子都没见闻过的。
科举考试,国家的抡才大典都能徇私舞弊,这之前他连想都不敢想。可是凌大少爷就这么轻描淡写的搞定了。
这就是豪门世家金字招牌带来的威力啊!
凌大少爷此刻微微一笑:“二位贤弟且不要过早下断言,不就是一个小小下等县出来的县试案首吗?
我若是真想拿捏他的话那是小菜一碟,可以说根本不费吹灰之力。”
说到这里的时候凌大少爷神秘兮兮的压低声音道:“实不相瞒,你们或许不知此次主持院试的学政大人乃我远房姑父郑经纶。
只要我递过去一句话,黜落一个下等县案首的考卷还是不成问题的。”
话音未落,林谦心中猛然一颤,“天呐,江南凌家不愧是五百年世家,在江南道的关系网编织真可谓密不透风啊!
就连主持院试的学政大人都是他们家的亲戚。
也幸亏自己抱上了江南凌家的大腿,否则自己恐怕就要跟大多数寒门学子一样屡试不第的结局了。”
李景轩闻言一拍大腿惊喜异常道:“凌兄此言当真?”
凌云微微颔首一副云淡风轻之相:“在下口中从不虚言,这等事情岂能是吹牛就能成的?”
“哈哈,真乃天助我也!一想到简北那小子即将落榜卷铺盖灰溜溜回家,我就抑制不住的开心。
凌兄,今晚红袖书院眠宿如何?所有的花销我来会账。”李景轩欣喜若狂的发出邀请。
不过凌大少爷却摇了摇头继而笑道:“贤弟的心意我领了,不过还是改日再聚吧。
郑学政此刻就在我家里下榻,我还要赶回去面见他老人家说这件事儿,晚了可就没机会了。”
李鸿轩此刻看了看外面漆黑一片的天色:“凌兄,这个点儿怕是学政大人都要休息了吧?”
“无妨,反正都是自家亲戚,叨扰一下也无可厚非。我只是怕错过今晚就没机会说这件事儿了?”
此时的林谦很是好奇,他疑惑不已的问道:“凌兄,这是为何?”
凌大少爷索性便交代实底:“你们或许不知道,学政大人提前来庆州并没有通知当地官府,而是以私人身份来拜会我爹。
明日他老人家便要前往知府衙门驻点了,一旦以官方身份现身便不能私下会客了,这是朝廷的法度,为的就是防止徇私舞弊。”
说到这里的时候,凌大少爷脸上露出一股傲娇之情:“殊不知真想徇私舞弊早在前一夜就完成了。哈哈,这就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几个人会意的点头相视一笑,然后便散去,各自归安!~
......
院试在科举体系中属于是初级考试的最后一关,但却是士子获得功名的关键一步。
院试在整个科举考试中的位置介于府试和乡试之间。
可以说有没有资格参加乡试,全看院试考的怎么样了。
如果把乡试比作后世大学的话,那么院试就是高中阶段。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比喻罢了,要知道后世的学制和科举考试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主持院试的官员一般都是学政主持。
学政是朝廷派往各省掌管一省教育、科举事务的最高官员,通常是由进士出身的翰林院官员或者六部官员担任,任期三年,期间会巡历所辖各府、直隶州主持院试。
也就是说院试一般都是在各州府当地举行,学政到任后,会按计划轮流到各地主持考试。
学子考过之后便会获得‘秀才’功名,至此科举考试的低阶段便算是完成了。
顺便说一下院试的考试过程:
院试一般分为正场和招复两场考核。
第一场正场,跟县试和府试一样都是最重要的一场,通常在学政抵达考棚后二至三日内开考。因为要给学政大人一个休息和命题的过程。
考试的内容是两篇出自四书的八股文和一首试帖诗。
试帖诗的话一般来说是五言六韵或者五言八韵。
学政阅卷后,根据正场成绩初步确定录取名单,感觉成绩还可以的学政会在试卷上画圈,而那些成绩介于录取和不录两可之间的画三角符号。
所以,大部分录取名额在正场就基本确定了。
至于第二场招复考试,画圈和画三角的都要参加。
而考试内容相对灵活简单,可能是一篇八股文、一首试贴诗,有时候会加试五经文或者策论、律赋等。
具体考核什么,这就要看学政的心意了。
值得一提的是院试跟府试又大不相同,府试一般是考三天两夜,期间不允许外出,说白了这就是对乡试的预热。
也就是说学子经过府试之后,那么后续的乡试、会试、殿试的流程就全了然于胸了。
而院试则是连续考两天,当天清晨入场,傍晚交卷出场,不在考场过夜。
一般走到这个地步的学子都是具备后续科考能力的。说白了,院试只不过是优中选优给后续科举考试提供人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