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现代后回去的崇祯爆发了 第65章 兵仗局和军器局

作者:叫天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17 02:14:10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又想起了梦中的交通。区区千里路,五百公里而已,几个小时就到了,但是眼下,能在十天后赶到,都是非常了不起了。

这个差距,真的是大啊!

想着这个,他就羡慕梦中所谓的科技。不过眼下格致局才刚设立,人手没到齐不说,他们的学问,根本就不堪用,还需要自己把梦中的学问写出来,教给他们才行。

更不用说,如今的方以智,还在忙着修建玻璃厂的事情,也腾不出时间来做其他事情。

至于自己,也要先忙着赚钱,抓军权,回头的赈灾也迫在眉睫,还有辽东的一大堆事情……

崇祯皇帝想着,恨不得一人变成三个人来用。

他在想着,就听曹化淳又向他禀告道:“皇爷,举荐格致局人才的奏章,一下变少了;官员辞官的奏章倒是多了五六份。”

在崇祯皇帝之前宣布了可以举荐格致局人才之后,很快就收到了一些奏章。不过崇祯皇帝对于眼下有名的人才已经下旨去召了,其他人推荐的,他也没有心思一个个去看,就让司礼监先留着,等多了之后他找时间统一考核一次。

此时,崇祯皇帝听到曹化淳的话,便转头看向他,眼神中带着一些询问的意思。

曹化淳见了,带着担忧之色解释道:“皇爷,奴婢以为,如果惩治贪腐的事情继续,后续辞官的奏章会更多!”

之前的时候,他已经提醒过皇帝,如果大规模反贪,人人自危之下,各大衙门都可能会瘫痪。

也是如此,他自己是一直有注意的,发现苗头,就赶紧给皇帝提醒了。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想着,如今都还不算大规模反贪吧,也就查抄了宫里的一些太监,抓了半个吏科,抄了锦衣卫的一部分人,秘密抓捕了陈新甲,最多再加上派厂卫去帮那些巡城御史核查财物而已。

就这样收手,那就太亏了吧!

心中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开口说道:“不急,既然他们不想朕好好地募捐,就先用此策积累点钱财以为国用先吧!”

曹化淳听了,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再说。

见他不说话了,方正化这边向崇祯皇帝奏道:“皇爷,勇卫营既然已经在回京师的路上,那是否也该考虑勇卫营的军饷和奖赏抚恤?”

他还在忙御马监的接任事情,如今大致理顺了京师这边的,就不得不考虑已经在回京路上的勇卫营了。

对于勇卫营,崇祯皇帝肯定是非常重视的,立刻点头说道:“不错,你整理下之前勇卫营的报捷奏章,梳理下相关用度,而后报给朕。”

这一块,肯定是要花不少钱的。崇祯皇帝心中如此想着,便又转头对王承恩交代道:“查抄的速度要加快,要抢在他们全都反对前多查抄几个。”

王承恩这边,如今已开始查抄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的这伙人,还是需要时间的。

此时,他一听这话,便连忙说道:“奴婢明白,不知道下一个查抄谁,奴婢也好提前做个准备。”

崇祯皇帝听了,稍微一想,然后便对他说道:“还是得和军权有关,查兵仗局和军器局。”

兵仗局是宦官官署名,为明八局之一。设有掌印太监及提督军库太监,下设管理、佥书、堂司、写字、监工等员。主要职责是制造军器,包括刀、枪、剑、戟、鞭、斧、盔、甲、弓、矢等军用器械,以及宫中零用的铁锁、针剪及法事所用钟鼓等,所属还有火药司。

而军器局是工部虞衡清吏司下设机构,与兵仗局共同承担武器制造。

明末这个时候,这两个衙门制造的火器、军备等等,全都以质量差闻名,甚至到了火铳多有炸膛,军卒不敢用的地步。

因此,崇祯皇帝想要执掌军权,重整京营这些,那这两个有关联的衙门就必须要整顿。

此时,王承恩听到皇帝的话,便立刻回奏道:“那奴婢明日就抽调一些人手先查兵仗局,等之后人手够了之后再查军器局?”

相对来说,查兵仗局是最容易的,属于内廷,说查就查,没二话。

但是,军器局却是工部下属衙门,很可能会牵扯到整个工部衙门,影响就会大很多。

崇祯皇帝听了,点点头说道:“如此稳妥,查抄的财物,直接押送去皇后那边入库便成。”

方正化等了一会,见皇帝没有再交代事情,就给崇祯皇帝奏报道:“皇爷,奴婢已经派人查了京师丝和绸,棉和布之类的价格,同时也打听了一些京师以外的价格。”

说完之后,他便呈上了一份奏章。

这是崇祯皇帝家访回来的路上,交代方正化去做的事情。

他都有点忘记了,此时听到方正化的话,便立刻想起自己要干什么,连忙拿过之后看了起来。

不一会之后,他便欣喜地说道:“不错,很有赚头。”

方正化等人听了,不由得有点纳闷,这有什么赚头?

这不,曹化淳立刻就凑趣问道:“皇爷,不知是什么赚头?”

崇祯皇帝听了,欣喜地说道:“太祖皇帝指点了朕,可以改进工具,大大降低丝到绸,棉到布的成本,就算毛估估,成本至少能降低一半或以上。”

说到这里,他不等曹化淳接着问,就立刻说道:“朕让皇后和贵妃那边牵头设立一个纺织厂,就召禁卫、五城兵马司和京营的军眷女子做工,如此能给他们补贴家用。宫里又得一笔收入!”

按理来说,这个事情应该是让宫里衙门来做,但是,目前的崇祯皇帝明显信不过那些掌印太监,还准备一个个收拾他们,抄家。

因此,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他能信任的两个女人。

曹化淳明白皇帝的意思,不好反对,只是他有些疑惑地问道:“皇爷,就纺织来说,江南那边最是厉害。不知太祖皇帝所指点之法,能胜过江南多少?要不,召江南那边的织造局工匠回来?”

从来没听说过太祖皇帝懂这个,崇祯皇帝也从未接触过,因此,他对崇祯皇帝的话,是在心中打了个折扣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