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力挽狂澜 第247章 迟到的觉醒

作者:醺浅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11 08:17:31
最新网址:www.biquw.cc

黄澍默然,他知道这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现在的左良玉,只求能安安稳稳当个湖北王混到寿终正寝。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潼关城外的高坡上,李自成远眺着连绵不绝的军营。凉风吹过,带来一丝清爽,却驱散不了他心中的烦闷。

“皇爷,夜深了,该回去了。”身后传来亲卫的声音。

李自成点点头,却没有立即转身。他的心思还在两件让他寝食难安的事情上。

吴三桂在西北的势力越来越大,已经占据了凉州、西陲等地,而且收拢了当地的豪强势力,有了东进的资本。这个曾经的对手如今成了心腹大患,让他不得不时刻提防。

更让他头疼的是八万大军的消耗。光是粮草辎重就让朝廷焦头烂额,三年免粮的政策虽然让中域百姓叫好,但也让国库见底。

回到行宫,牛金星早已等候多时。这位丞相最近愁得头发都白了不少,整个人都显得憔悴了许多。

“皇爷,”牛金星愁眉不展,“实在筹不到粮草了,再这样下去,大军撑不到秋天啊!”

李自成在椅子上坐下,揉了揉太阳穴。二十多万人马的吃喝,再加上十余万牲口的草料,这笔账确实让人头大。

“要不……征粮吧,”牛金星小心翼翼地建议,“就征个一百万石……”

“唉!”李自成重重地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痛苦,“襄京那边给将士分了地,这边又要征粮,我们和朱家、鞑子还有什么区别?”

牛金星不敢接话,只是低着头站在一旁。行宫内一片寂静,只有烛火偶尔发出轻微的噼啪声。

“当初在北京时就该这么做了。”李自成自嘲地笑了笑,眼神中带着几分落寞,“我本想建一个为穷苦百姓谋福祉的朝廷,没想到到头来,还是走上了老路子。”

“皇爷说得是,”牛金星松了口气,“现在开始也不迟。”

李自成站起身,走到窗前。夜色中的潼关城寂静无声,远处的军营里火光闪烁。他知道,自己即将做出一个违背初衷的决定,但为了大业,他别无选择。

李自成的觉醒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松原镇,这个延绥边墙的重镇,此刻正笼罩在暮色中。天边最后一抹红霞渐渐消散,凛冽的北风裹挟着草原的气息,吹得城墙上的旗帜猎猎作响。

镇北堡内,哨总陈伯良从碉楼上走下来,脸上带着倦意。他的目光扫过城墙下稀疏的人影,这些都是他的部下,也是镇北堡最后的守卫力量。

“又是平静的一天。”陈伯良望着远处渐暗的天际,喃喃自语。

正在啃馍的部总高炜抬头看了他一眼,咽下嘴里干硬的馍片:“平静?呵,这种日子有什么好的?”

“总比打仗强。”陈伯良在他身边坐下,从怀中掏出一个酒囊,“来一口?”

高炜摆摆手:“还是算了,晚上还要值夜。”他叹了口气,“你说咱们这些人,到底是为谁卖命?”

陈伯良沉默片刻:“为了活着。”

“活着?”高炜冷笑一声,“你看看这些兄弟,连饭都吃不饱,哪里像是活着的样子?”

确实如此。自从李自成占据中域后,松原镇的日子就一天不如一天。军饷断绝,互市停止,连最基本的粮草补给都成了奢望。

“大顺朝廷不信任咱们这些边军。”陈伯良低声说道,“他们觉得咱们是明朝的余孽。”

高炜正要说话,突然一声铳响划破了边塞的宁静。

两人同时一震,对视一眼。草原上的蒙古人从不用火铳,这意味着有外敌来犯!

远处的草原上,渐渐传来密集的马蹄声。声音由远及近,越来越响,仿佛雷鸣般震撼。

“集合!”高炜一声令下,号角声随即响彻整个镇北堡。

居住在堡内的军户们纷纷拿起武器,向北门集结。这些人世代生活在这里,保卫镇北堡就是保卫自己的家园。

站在城楼上,陈伯良和高炜看到了令人心惊的一幕。远处的草原上,无数火把连成一片,宛如流动的火龙。一条、两条、三条……火龙不断出现在视野中。

“这是……”陈伯良的声音有些发颤,“难道是吴三桂?”

高炜摇头,神色凝重:“不可能。吴三桂没必要调这么多人来。”他深吸一口气,“这是东虏的大军!”

“东虏?”陈伯良倒吸一口凉气,“他们怎么会……”

话未说完,远处又响起一阵号角声,那是玄军特有的号角声。高炜的判断没错,来的确实是东虏大军。

“擂鼓!点烽火!全城备战!”高炜的声音沙哑而急促。

镇北堡内的战鼓声响起,烽火台上的火光冲天而起。但高炜知道,这次恐怕难逃一劫。

东虏大军调动如此之多的兵力,显然是要一举拿下松原镇。而松原镇现在的情况,根本无力抵抗。

这都是李自成的错误决策造成的。他对松原镇的边军不信任,军饷补给极少。原本靠互市过活的边军,因为李自成在中域得罪了陕商,连这点收入也没了。

三十六个营堡,除了松原城内的三千大顺嫡系,其他地方加起来也不过三四千人。这些人分散在绵延千里的边墙上,形同虚设。

“陈兄。”高炜突然开口,“你带着家眷先走吧。”

陈伯良一愣:“什么?”

“趁着天还没完全黑,从南门离开还来得及。”高炜的目光依旧盯着远处的火龙,“带上能带的人,往南逃。”

“那你呢?”

“我留下。”高炜转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总得有人断后。”

陈伯良沉默片刻,摇了摇头:“我不走。”

“你……”

“我祖上三代都是镇北堡的军户。”陈伯良打断了高炜的话,“死,也得死在这里。”

高炜还想说什么,却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一个士兵跑上城楼,气喘吁吁地报告:“报告大人,东面……东面也有敌军!”

“什么?”高炜和陈伯良同时变色。

他们快步走到东面城墙,果然看到远处也有火光闪动。这下,镇北堡彻底被三面合围了。

“玄军这是要一网打尽啊。”陈伯良苦笑道。

高炜环视四周,镇北堡内的军户们已经全部集结完毕。这些人的眼中都带着恐惧,但更多的是决然。他们知道,一旦城破,就是死路一条。

“兄弟们!”高炜拔出腰间的佩刀,“今夜,我们与镇北堡共存亡!”

“与镇北堡共存亡!”数百人齐声呐喊,声音在夜空中回荡。

远处的火龙越来越近,马蹄声如雷,震动着每个人的心脏。这将是一场恶战,一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血战。

而这一切,都源于李自成的觉醒太晚。当他终于明白“得民心”的真谛时,大厦已倾,为时已晚。

玄军的进攻开始了。

第一波是火铳齐射。数百支火铳同时开火,火光照亮了夜空。铳弹如雨点般落在城墙上,打得石屑纷飞。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