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脑子急转,在心里猜测着嬴政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他实在是没有能够理解。
是不是有什么别的暗示?不然难道只是问面前的这两样宝物有什么作用?
不,陛下绝对不是会问这么简单问题的人!
这里面一定是有暗示的。
他心里想了想,脑子里又转了转,最后灵光一闪。
这些时日诸子百家的人都已经入京了,这个时候皇帝拿出来此物,莫非是想要收服百家的人,所以想要他去试探一下?
眼珠子一转,李斯便即刻献媚道:“陛下,臣一定将百家之人收入陛下囊中!”
嬴政一挑眉脸上带着惊奇之色,他看着李斯,心里有些无语。
他知道李斯想到哪里去了。
按了按额头之后,嬴政才说道:“百家的事情不必你操心,有这两样东西,加上学宫的事情,他们会乖乖的给朕当狗的。”
“至于朕问询你的意思.....”
“此两者是樊先生拿出来的,但此事朕并不想要暴露出来,所以让你想一想,京都附近可是有荫蔽一些的地方,可以用来制作书籍。”
嬴政颇为无语。
虽然李斯这样的献媚之犬很好用,也很管用,但问题是.....现在这种情况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李斯这才是恍然,当即思索了片刻后,便说道:“臣的妻族中便有行商之人,若是陛下放心,便将此事交给臣来做就是了。”
他笑着说道:“待到此事可以拿出来了的时候,臣再令妻族将这事情交出来。”
“届时基本上也就形成了规模。”
李斯的话说的十分贴心,几乎是想要告诉嬴政,他可以用自己的钱贴补这两者的工厂,等到发展起来之后再送给嬴政。
类似于向自己的上级“送钱”。
当然了,只是这个上级有点太上面了而已。
嬴政斜了一眼李斯,心中倒是十分满意,只不过他依旧说道:“既然如此,那便交给你妻族那边去做吧,等到成了之后,朕也不会亏待他们。”
“纸张、书籍等物一定是要收归官营、或者说官营占据大部分的,但民间不能够没有经营此事的行商,届时给他们一个皇商的名头便是了。”
李斯当即心中松了口气。
他并不是为了那些许的钱财而放松,而是因为嬴政话里面的意思,已经将之前的芥蒂揭过去,不准备杀了他了,否则不会说日后给他的妻族一个皇商的名头。
这显然是“安抚”。
当即便跪下叩谢皇恩。
说完了这纸张以及印刷术的事情,李斯又是犹豫着开口道:“陛下,臣近些时日对编修秦律有了些许问题,但如今樊先生在别院之中,臣无诏没有办法进入。”
他长叹一口气:“还请陛下开恩。”
嬴政微微颔首,看了身旁的内侍一眼。
先前因为赵高的缘故,嬴政身旁的内侍早已经更换过了,此时的内侍是一个叫做“韩谈”的人,十分老实,为人也很谨慎。
至少嬴政没有再听蒙毅这个倔脾气告过状了。
那内侍便从一旁的架子上拿出来一枚令牌,而后走到了李斯的面前,将之递给他。
李斯这才是又松了口气。
陛下还没有对自己厌倦,这就是一件更好的事情了。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樊牧”的地位在这里,除却皇帝、蒙毅、王翦、以及扶苏公子之外,其他的人都没有资格接触,甚至没有资格知道这位的存在。
能够去见樊牧的人,都是皇帝最为信任的人。
如今,将这能够出入别院的令牌给了他,就象征着皇帝对他李斯还是信任和重用的。
当即便再次叩谢天恩。
.......
待到李斯走了之后,嬴政才看着他的背影,忽而摇头笑了笑:“这人啊,若是不试探出来一个结果,总是会心中不安的。”
事实上嬴政也十分理解李斯的行为,毕竟.....换成谁,谁不害怕呢?
他低着头,继续看着自己手中的奏疏。
然而看着看着,便皱起来了眉头。
王绾这个家伙....还在揪着分封制以及郡县制的问题不放手。
这也是一个大麻烦啊.....
实际上,王绾的势力并不算强大,但嬴政并不愿意对王绾用强,强行下诏令天下全都改为郡县制,这对于天下人来说并不算是一件好事。
而王绾也不过是担忧天下罢了。
所以才是上书请奏。
这些奏疏之中,甚至还混进来了一个令嬴政感觉更无语的人——王贲。
王贲乃是王翦的长子,这会插进来这件事情做什么?
嬴政还是比较了解王翦的,这个老家伙绝对不会站队,也绝对不会贸然的反驳他的命令。
这是一个再谨慎不过的人。
“怎么就没有跟王老将军学一学?”
“罢了,还是让王翦自己约束去吧。”
说着,便直接将手中的奏疏递给了身旁的人。
韩谈心下了然,这是让他将这奏疏送给王老将军,然后这件事情也就当做没有发生过了。
陛下对王老将军的宠爱.....依旧长盛不衰啊。
........
京都之中,某处宅院。
荀儒一脉的领袖“袁艺”神色凝重,他看着身旁的诸多弟子交代道:“这一次陛下给了我们机会入京,我们绝对不能够再像从前一样了!”
他轻声道:“从前种种,如果去尘埃。”
“荀子逝世之后,天下一统,六国归秦,而因为荀子的缘故,所以我们没有赶上秦立国之时的博士宫,让鲁儒一脉占据了先声。”
“也正是如此,博士宫中甚至没有我们荀儒的位置了!”
“天下人只知儒家有鲁儒、甚至觉着鲁儒就是儒家!可却忘记了,当初荀子再世的时候,荀儒才是儒家的代表!荀子才是儒家的领袖!”
一旁的弟子中,有一个脸上闪过些许的无奈。
“可是老师,咱们现在入京还有什么用处呢?难道就能够占据博士宫的位置了?”
袁艺微微一笑,他看着那人笑着说道:“当然。”
那弟子迷茫:“为什么?”
袁艺哈哈大笑起来,他指着自己的这个弟子说道:“陛下为何会厌恶鲁儒?是因为鲁儒不听话!”
“这不就是我们的机会吗?”
“只要我们乖乖的服从陛下的命令,陛下让做什么就去做,我们顶替鲁儒的机会不就来了?”
唯有失去过的人,才知道珍惜。
此时的荀儒一脉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