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宰执的自我修养 第132章 磨刀

作者:旋步舞人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26 00:44:00
最新网址:www.biquw.cc

“何胜,你还看得下去?”

一只手掌猛地按在何胜的卷宗上,发出一声闷响。

被称为何胜的中年主事缓缓抬起头,他的动作一丝不苟。

看到同僚孟观正双目赤红地瞪着自己,那张年轻的脸因愤怒而扭曲。

“孟兄,此乃枢密重地,何事喧哗?”

何胜不动声色地将他的手从卷宗上移开,重新抚平了纸页上的褶皱。

他看的,是刚刚从江淮制置使司送来的军资调度文书。

上面密密麻麻地罗列着粮草、器械、被服的数目。

在他看来,这些冰冷的数字,远比朝堂上那些慷慨激昂的陈词滥调,更能决定这风雨飘摇的国祚。

这才是眼下真正的救命稻草。

“何事?!”孟观的声音像一头暴怒的狮子,但他又死死压着,生怕惊动了外面的人,“我问你,政事堂那份议和的文书,是不是你经的手?”

此言一出,签押房内原本压抑的气氛瞬间凝固,几道目光齐刷刷地刺向何胜。

角落里,年过五旬、头发花白的刘书吏连忙起身,搓着手打圆场。

“小孟,小孟你莫要胡说!这等通敌……不,这等议和的大事,乃是相公们在政事堂议定,官家首肯,岂会经何主事的手。”

“我没胡说!”孟观一把甩开刘书吏劝慰的手,通红的眼珠子死死锁住何胜。

“我亲眼看到那份任命文书的草稿是从我们这边递上去的!王伦、朱弁……这两个软骨头要去金贼大营摇尾乞怜!何胜,你整日埋首这些故纸堆,难道连一丝血性都没了吗?

你忘了靖康之耻了吗?忘了被掳去北地的二帝了吗?宗帅还在开封枕戈待旦,日夜盼着王师北伐,可我们呢?我们却在后方,为他准备投降的文书!”

何胜的心,早已沉到了谷底。

但他面上依旧平静,甚至连抚平纸张的动作都没有停下。

直到那最后一丝褶皱也消失不见,他才抬起眼,淡淡地回了一句。

“孟兄,我的笔,能改变政事堂相公们的决议吗?枢密院只管军务,政事堂的相公们要议和,你与我,拦得住吗?”

一句话,如同一盆冰水,浇灭了孟观所有的怒火。

是啊,拦不住。

他们只是这庞大帝国机器上微不足道的齿轮,被一双看不见的大手驱动着,身不由己地碾过忠臣的尸骨,碾过万民的血泪。

那股愤懑的怒火无处发泄,最终只能化为一记重拳,狠狠捶在面前的梨花木桌案上。

“咚!”

孟观涨红了脸,粗重地喘息着,眼眶却也跟着红了。

一个七尺男儿,竟被这无力的现实逼出了泪意。

就在这死寂的绝望中,签押房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了,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闷。

进来的并非寻常小吏,而是当朝首相黄潜善府上的长随,张胜。

他脸上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倨傲,目光在屋内扫过,最后落在孟观涨红的脸上,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查的讥诮。

“哟,各位大人都在呢?”张胜懒洋洋地拱了拱手,“奉黄相公之命,特来给各位报个喜。”

喜?如今这国势,何喜之有?

众人心中暗骂,脸上却不敢露出分毫。

张胜很享受这种掌控全场的感觉,他清了清嗓子,故意拉长了声音,一字一顿地念道。

“傅雱傅大人,擢为朝请郎。马识远马大人,任了尚书考功员外郎。”

这两个任命波澜不惊,孟观冷哼一声,别过头去。

张胜似乎被孟观的态度激怒了,他脸上的笑容变得更加尖刻,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宣告最终胜利的意味,几乎是喊出来。

“另,官家特旨,以颜岐颜大人,为同知枢密院事!”

“什么?!”孟观霍然起身,椅子被他带得向后翻倒,发出刺耳的声响。

他满脸的不可置信,失声叫道,“颜岐?那个只会写酸诗拍马屁,给黄相公提鞋的弄臣?他……他要做同知枢密院事?执掌军机?”

“完了!枢密院又要成一言堂!”

看着众人或震惊或绝望的神情,张胜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他仿佛已经完成了任务,转身便要离去。

“张长随,请留步。”

一个清冷而沉稳的声音忽然响起,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投入死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屋子。

“旨意……就只有这些吗?”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门口不知何时站了一个身形挺拔的青年。

他穿着一身崭新的枢密院承旨官服,面容清俊,眼神沉静如古井,正是的陈南。

张胜一愣,回头瞧见是陈南,脸上的倨傲稍稍收敛了几分。

他知道这位陈承旨虽然年轻,却是官家近来颇为看重的人物,连黄相公都嘱咐过,暂时不要去招惹。

他连忙从袖中又抽出一份抄录的旨意,态度和善了许多,却依旧带着一丝轻慢。

“哦……哦……原来是陈承旨,失敬失敬。这里还有一份,是关于张悫张学士的,不归咱们枢密院管,是政事堂那边的任命,下官一时给忘了。您自己看吧!”

说罢,他竟将那份黄绢抄录的旨意往最近的桌上一抛,然后头也不回地,飞速离去,留下满屋的惊愕与死寂。

陈南没有理会众人的议论,他第一个走上前,拿起了那份被张胜抛下的旨意。

他缓缓展开。

白纸黑字,笔锋凌厉,赫然写着:

以朝散大夫、直龙图阁张悫,守尚书左丞,兼御营副使、提举户部财用!

他瞬间明白了!

这不是昏聩,这恰恰是帝王心术!

是赵构在绝望和恐惧中,开始学着如何去做一个真正的皇帝了!

他的脑中,无数个历史的碎片和政治的逻辑飞速碰撞、重组,形成了一幅清晰无比的权力图景。

送走使者去议和,是“名”,是安抚,是麻痹黄潜善与汪伯彦的烟幕弹。

它告诉这群主和派,朕还在你们的掌控之中,朕依旧怕死,依旧渴望苟安。

提拔颜岐这个谄媚小人入枢密院,更是“名”中之“名”!

是给黄潜善一个天大的面子,让他和他的走狗颜岐站在朝堂最显眼的位置,享受所有人的唾骂和鄙夷,也让他彻底放松警惕,以为自己依旧大权在握。

然而,张悫的任命,才是真正的杀招!

尚书左丞,副相之位,总揽政务!

御营副使,直接插手京畿兵权!

提举户部财用,更是将帝国的钱袋子牢牢抓在手里!

行政、军权、财权!这才是支撑一个政权运转的真正核心!赵构用一个虚名,换来了三项实权!他用一个所有人都唾弃的小人,换来了一个能干且不属于任何派系的孤臣!

这等于是在黄、汪二人那盘根错节的权力体系之外,硬生生另起炉灶,搭建起一个完完全全、只听命于他自己的权力山头!一个掌握着实权的山头!

赵构这是在用黄、汪的“名”,换取自己对“实”的绝对掌控!

好狠!好一招釜底抽薪!

想通了这一层,陈南心中那份因议和使者带来的阴霾与恶心,悄然散去了大半。他知道,赵构还在摇摆,还在恐惧,但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可以任由黄、汪随意摆布的傀儡了。他在用自己的方式,用一种近乎冷酷的理智,夺回属于帝王的权力!

而他,陈南,这个来自后世,唯一能洞悉这盘棋局走向的人,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机会。

陈南的目光从那份惊心动魄的旨意上移开,缓缓扫过屋内众人。孟观依旧在为颜岐的上位而悲愤欲绝,刘书吏在唉声叹气,何胜则重新拿起了笔,麻木地处理着眼前的文书。他们都只看到了那泼天的“名”,那足以让忠臣义士心寒的任命,却无人看透那背后隐藏的“实”,那足以扭转乾坤的杀机。

他的目光最终落回了何胜桌上,那份关于【淮南军资调度】的卷宗上。

议和是虚,是安抚黄汪的烟幕。

重用张悫是实,是官家暗中磨亮的刀。

而这柄刀,最需要的是什么?

是钱,是兵,是粮草,是能让这支孤军运作起来的实际方略!

这些东西,黄汪的党羽不会给,满朝的清流文武不敢给。

只有他,这个穿越而来、洞悉历史走向和利害关键的人,能给!

陈南的心脏狂跳起来,那份因议和带来的阴霾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灼热与兴奋。

他将那份关于张悫任命的旨意抄录工工整整地折好,贴身收入怀中,如同收藏一件绝世神兵。

然后,他走到何胜的桌前。

何胜茫然地抬起头,只见这位年轻的上官,用一种他从未见过的、灼灼发亮的眼神看着他桌上的卷宗。

“何主事,这份淮南的卷宗,借我一用。”

不等何胜回答,陈南已经拿起了那份卷宗,转身走回自己的座位。

这一次,他的眼神彻底变了。

不再是旁观历史的游客,不再是忧心忡忡的谋士。

从这一刻起,他要成为那位孤臣张悫的执刀人,成为天子赵构棋盘上,最出其不意、也最致命的那颗棋子。

他的笔,蘸饱了墨。

在卷宗的空白处,他笔走龙蛇,写下了三个字——

《淮南策》。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