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召见吴六斤和曾兴的名义,是检查各营训练,自然不能厚此薄彼只看一营和六营,其余各营也都检查到了,并俱告知各营指挥使薛显即将来援之事。
对此,众将反应不一。
二营指挥使常铁头表现最为积极,认为大战将起,薛总管亲率大军来援,有利于稳定军心,震慑城中宵小,建议石山备酒置宴,出城亲迎。
三营指挥使韩成认准石山后,眼中再无其他人,投军路上就和灵璧红巾军做过一场,态度和吴六斤差不多——“俺不认识甚总管,只听千户调遣”。
五营指挥使周十二的家人在徐州城中,虽被石山的能力和气魄所折服,却仍希望维持红心营与徐州红巾军之间的和谐,认为“两军合力定能横扫淮安路”。
七营指挥使邵荣是灵璧人,家小还留在灵璧城中,七营骨干也以灵璧乡党为主,既不希望薛显来虹县阻断自己的前程,也不想石、薛交恶而祸及还在后方的家人。
石山找邵荣,除了试探其在薛显来援之事上的站队,另有要事。
当初,邵荣兄弟献城,石山得知其兄弟常年行走淮西各地,就曾好奇邵氏兄弟是否与郭子兴有交集,只是彼时邵荣才投靠,不方便问这个问题。
经过这些时日的侧面了解,石山基本可以确定自己的猜测,便主动提起此事。
“淮西多盗匪,邵兄常年贩卖羊马于各地,仅靠兄弟几人怕是不够吧?”
邵荣心里也一直装着这事,被石山问起,知道藏不住了,只能道出实情。
“俺们这碗饭不好吃,贩运羊马途中得有地方歇脚喂草料,若是遭遇剪径盗匪,没有当地豪杰出面打点,轻则丢了羊马折本,重则搭上身家性命。
不瞒千户,俺这些年也结交了不少好汉,关系最好的莫过于定远郭兄郭子兴。上个月,郭兄才派人送信到灵璧,邀请末将弟兄几人去定远共举大事。
说来也巧,千户和薛总管若晚几天进军,末将或许就已经离开灵璧投奔郭兄了。”
石山心下大喜,邵、郭二人果然认识,还亲密到能谋以造反大事,那就更好。
“这位郭兄势力如何,若没有邵兄襄助,能不能成事?”
聊起郭子兴,邵荣就一脸自豪。
“郭兄本是定远大户,又生性豪迈,喜交江湖好汉,散尽家财聚个七八百人当不是难事,没有俺们弟兄,也能拿下定远,最多晚些时日。”
石山独立掌军后,就在谋划利用郭子兴举事做些文章,既然知道邵荣和郭子兴关系极近,那还不加以运作就是傻子了。
“邵兄如今可还愿前往定远,协助郭子兴举事?”
“这?”
石山麾下众部将,就数邵荣年龄最大,私下对其一直以“兄”称。
邵荣此刻却觉得这声“邵兄”有些不同,拿不准石山真有此意,还是在试探自己。
其实,他也很矛盾,不知该如何选择。
一方面,经过虹县一战,步七营指挥使的位置已经稳固,让他抛弃一切到定远重新开始,确实有些不甘心。
另一方面,薛显这个时候带着大军来虹县,既是为了攻城拔寨,也是为了打压“红心营”快速扩张的势头,少不得要让石山攻坚克难消耗其实力。
为了今日富贵,邵荣已经搭上了两个兄长,他还有几条命能送?
萧县这帮人格局太小,做事没头没脑,跟着他们造反非长久之计,离了“红心营”,摆脱萧县佬节制,未必不能再创新局面。
只是,这等中途转投他人之事,自己说出来终究不美。
“郭兄相邀,俺原本是极想去的。但俺既已投了千户,怎可再助他人?”
石山确实有心试探邵荣,但也真想送他去助郭子兴。
“邵兄,你小看石某心胸了。两个月前,李元帅坐困徐州,曾问计于我,我就建议广发檄文,诚邀天下豪杰共反大元。
如今,既知郭兄欲举大事,定远相距虹县又不到三百里,我也有这分力,岂会因门户之见而拦着邵兄奔更好的前程!”
邵荣听出了石山言外之意,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千户的意思是?”
“步七营的人马装备任你挑选,我再给你一些羊马,让你‘重操旧业’,路上小心些,应该能走到定远。
郭子兴想要举大事,几百人还是少了些,更缺见过血会练兵的人才,邵兄此去,定能助他成事。”
邵荣确实有些心动了,带一些老兵相助郭兄,只要举事成功,他就极可能会是郭兄之下第一人,可比留在“红心营”受萧县佬算计打压强得多。
即便石山日后摆脱萧县佬掣肘,跳出徐州成了大事,有今日这份香火情,自己也能随时再回来,两头下注,总好过在一棵树上吊死。
邵荣越想越觉石山的提议可行,但他还有一个疑问:石山与郭子兴非亲非故,自己又正值用人之际,为何舍得下如此血本帮郭兄?
“千户胸怀天下,末将佩服至极,只是郭兄不知千户心胸,末将又该如何解释?”
石山犯不着骗邵荣,直接道明自己的想法。
“不瞒邵兄,红巾军这段时日接连攻城拔寨,好不红火,但缺乏纵深和险要的致命劣势并未改变,朝廷一旦腾出手来,徐州旦夕可破。
正如当日我劝李元帅所说,大元虽大,朝廷能签发的兵马却有定数,各地好汉每拉走一个青壮造反,朝廷就要少签一个兵。
咱们大闹淮安路,就能牵制濠州兵马,利于郭子兴起事(定远为濠州辖县)。郭子兴若成功举事,也能牵制淮安路兵马,分担咱们的压力。
助郭子兴就是救徐州,救徐州就是救我自己啊。”
邵荣年过三旬,又常年行商,早习惯了权衡利益,并不信石山真会在意徐州死活,但郭兄若能举事,确实可以与石山互相牵制官军行动。
“千户如此重托,定远,末将去了!”
石山虽然允许随意挑选人马和装备,但七营才组建,人都没招满,即便把新兵全带上也帮不上啥忙,还容易添乱,邵荣当然不会如此无智。
“这一路税卡不少,人多了反而不美,末将就带二十四人。若能成事,定竭力促成郭兄与千户携手。若遭不幸,还请千户照拂俺三哥和俺家小。”
有卜辞源全力施救,邵荣三哥邵照已经脱离危险,但之前战斗中伤到了脾肺,已经不能再重返军中了,石山当即应下此事。
“邵兄放心,我欲成立荣军社,正缺你三兄这等过见过世面善经营的人才。只待他伤愈,定会重用。”
邵荣不清楚还在筹建中的荣军社是啥玩意,也没心思知道。
他这一去,留在这边的三哥就成了人质,石山给事做,双方面子都好看,不给事做,他也只能认了。
“谢千户赏识!”
送走了邵荣,石山又召见了辎重营指挥使谭有鱼。
谭有鱼自知不是带兵打仗的料,也猜到石千户不会保留两个辎重营,这两天正彷徨,得知两营合一,指挥使还是自己,大喜过望。
同邵荣一样,谭有鱼的心思也全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根本没意识到以分流人员为基础组建荣军社,日后会是怎样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