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醴长歌:圣墟之外五千年》
第二卷·溯古寻源·酒魂初诞
第235章·蝗祸词锋
开场诗·苏轼吟
“赤螭衔灾蔽日来,青锋未斩稻先衰。
残词半阙补天裂,且向人间借酒裁。“
一、蝗云压城
贞元三年的关中平原,烈日炙烤下的麦浪早已枯黄如锈。李清照立于长安西市酒肆的飞檐上,素白衣袂被热风卷起,宛如振翅欲飞的白鹤。她腰间的青铜酒樽突然发出蜂鸣,震颤频率越来越快,竟在瓦当上投下扭曲的光影。
俯瞰长街,黑压压的蝗群正铺天盖地而来。它们啃噬着酒旗锦幡,虫翅摩擦声如同万千碎瓷刮擦铁锅,刺耳至极。空气里弥漫着草木腐败的酸气,混合着某种金属灼烧的焦糊味。更诡异的是,被蝗虫掠过的酒肆招牌,字迹竟在快速褪色,仿佛被无形的力量吞噬。
“这不是天灾。“苏轼的声音从檐下传来。他蹲在酒瓮旁,指尖捻起一只蝗虫。这只蝗虫通体泛着青铜光泽,复眼闪烁着诡异的红光,口器滴落的黏液接触青石板后,立刻蚀出深坑,腾起缕缕紫烟。“看这虫甲纹路——“他用力掰断虫足,断面渗出暗红酒浆,散发出赤水酒特有的醇香,“分明是赤水河底那些被酒魄污染的浊物!有人故意将污染的酒魄注入蝗虫体内!“
檐角铜铃骤响。李白踏着蝗云跃上屋顶,青莲剑鞘缠满虫尸。剑穗系着的半卷《贞观酒政》残稿,已被啃得只剩“禁酿“二字。残稿上的墨迹正在融化,化作细小的虫形钻入他的袖口。“杜康推演得没错,“他甩落剑上污血,剑锋闪过一道寒光,“蝗灾起时,正是《醉花阴》词谱失传之年!这些蝗虫在吞噬词魄!“
李清照闻言,猛然抚向心口。那里空了一块,仿佛有本无形的词集被生生撕去页码。她闭上眼睛,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敦煌壁画上飞天手中的酒坛、黄州雪夜的血酒、莫高窟倒悬的星图...这些记忆碎片突然被蝗虫啃食,化作齑粉。
“子瞻,太白,“她睁开眼,眼神坚定如铁,“我们必须立刻阻止这场灾难。这些蝗虫不仅要毁掉庄稼,更要斩断华夏酒魄的传承!“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凄厉的哭喊。一支送葬队伍被蝗群包围,棺材上的“奠“字瞬间被啃成空白。更可怕的是,从棺材缝隙钻出的不是尸虫,而是密密麻麻的酒虫,它们啃食着抬棺人的皮肉,却在伤口处留下《醉花阴》的残句。
二、词魄裂空
曲江池畔的皇家酒窖深处,阴冷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陈年酒香。陶渊明展开《桃花源记》,泛黄的书页无风自动,飘落的桃花虚影裹住窖中三千酒坛。突然,酒坛表面“咔咔“裂开蛛网纹,每道裂痕里都蜷缩着酒虫,它们的虫腹鼓胀如怀孕的妇人,表皮下隐约可见流动的词句。
“词牌是酒魄的容器。“刘伶醉醺醺地踢翻一个虫巢。虫群惊飞时,他腰间夜郎巫铃炸响,音波震碎虫卵。诡异的是,卵液竟凝成金色词句浮空: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李清照瞳孔骤缩:“我的《醉花阴》!“她并指为笔刺向虚空,试图补全缺失的下半阙。然而,那些词句却如流沙般溃散,被蜂拥而至的酒虫啃噬。啃食声如饿鬼嚼骨,令人毛骨悚然。
“词魄要散了!“苏轼疾喝。他抓起酒窖角落的醋坛泼向虫群——这是贞观年间酿坏的酸醋,此刻却成了克制酒虫的利器。酸醋接触酒虫的瞬间,发出滋滋声响,虫群痛苦地扭曲着,在空中划出《醉花阴》的残句。
陶渊明见状,立即吟诵《桃花源记》。文中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化作桃枝,缠住逃窜的酒虫。但这些酒虫异常狡猾,它们钻进陶瓮缝隙,将瓮中封存的美酒尽数污染。被污染的酒液顺着地砖缝隙流淌,在地面形成巨大的《醉花阴》词牌形状,却布满残缺。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李白握紧青莲剑,剑身上浮现出《将进酒》的字迹,“我们需要完整的词魄,才能彻底消灭这些孽虫!“
三、诗剑裁天
李白长啸破空。青莲剑脱鞘飞出,剑锋蘸取曲江池水,在半空挥毫狂书: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剑气裹挟着词句撞向虫云!缺失的词魄被剑意强行补全,金光暴涨如旭日初升。蝗虫触光即焚,焦尸如黑雨倾盆而落,在地面堆积成厚厚的一层。然而,诡异的是,酒虫尸骸却化作黏稠黑液渗入地底——那是被污染的赤水酒魄,正借地脉逃向江南!
陶渊明面色凝重,突然将《桃花源记》按入泥土。桃根疯长成网,截住流淌的黑液。根系触及污秽时,书页上的“武陵“二字瞬间焦黑,仿佛被烈火灼烧。“它们在找新宿主。“他咳嗽着说道,嘴角溢出黑血,“江南那些酿梅子酒的姑娘,怕是要遭殃...“
刘伶踢了踢桃根网中挣扎的酒虫残骸,腰间巫铃发出不祥的嗡鸣:“这些孽畜聪明得很,知道江南梅酒至纯,正好用来净化它们身上的污染。但它们忘了,梅酒虽纯,却也最酸...“
李清照若有所思:“酸能克腐,或许我们可以用酸酒来对付它们!“她转头看向苏轼,“子瞻,你可还记得贞观年间酿坏的那些酸醋?“
苏轼会意一笑:“当然记得。当时酿酒师以为酿坏了,却不知那些酸醋,正是此刻的救命良方!“
众人不再迟疑,立即启程前往江南。临行前,李白在曲江池畔留下半阙未写完的诗:
“剑裁蝗云词补天,且向江南觅清欢...“
诗句化作护符,暂时压制住残留的酒虫。但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四、酸醴伏魔
三日后,绍兴鉴湖。
梅雨绵绵,整个湖面笼罩在薄雾之中。杜康玄袍浸透雨水,立于百丈酒甑之巅。甑下是三千口陶缸,缸中梅子青碧如翡,却不断有酒虫破果而出,钻入采梅女的七窍。被附身的女子眼瞳泛绿,指尖滴落酸液蚀穿船板,口中喃喃念着《醉花阴》的残句。
“梅酒至酸,酒魄至纯。“杜康咬破食指,血珠坠入甑中。整座酒甑轰然蒸腾白汽,汽中浮现《齐民要术》的酿酒古方——“渍梅法“三字如烙铁灼烧,将酒虫逼出女子口鼻。但这些酒虫极为顽强,落地后立刻钻入泥地,朝着附近的酒坊爬去。
李清照凌波踏浪而来。她袖中飞出青铜酒樽,樽口倒悬如钟,将逃窜的酒虫尽数吸入。樽壁刻的云纹游动起来,化作新补全的《醉花阴》词句镇压邪祟:
“赤水重斟星月漏,且酹山河寿!“
苏轼在岸边架起巨大的醋坛。贞观酸醋混入绍兴梅露,泼向酒樽时激起冲天白焰。焰心一朵金菊缓缓绽放——正是词牌本源酒魄!然而,就在众人以为大功告成时,酒樽突然剧烈震动,那些被镇压的酒虫发出刺耳的尖叫,化作黑烟冲破词阵!
“不好!它们要自爆!“李白挥剑斩向黑烟,但黑烟却分裂成无数细小的虫形,朝着四面八方逃窜。更可怕的是,这些虫形竟在空中拼成黄巢的诗句: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杜康掌心酒符骤亮:“是未来!酒魄污染已侵入唐末乱世!我们阻止的只是表象,真正的危机还在后面!“
五、残蝉惊夜
当夜,鉴湖画舫。
新酿的梅酒澄澈如琥珀,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李清照却摩挲着词谱蹙眉:“‘人比黄花瘦’这句...不该有血腥气。“她忽然划破指尖,血珠滴入酒盏。诡异的事情发生了——酒液竟翻涌出蝗虫复眼的影像,瞳孔深处映着黄巢持剑的身影!
“酒虫未绝!“李白劈手打翻酒盏。碎片中爬出半只蝉蜕,蝉翼纹路拼成两句谶言: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杜康掌心酒符骤亮:“是未来!酒魄污染已侵入唐末乱世!这些酒虫不仅在破坏当下,更在篡改历史!“
陶渊明猛地咳血,手中桃枝寸寸枯萎。刘伶醉眼暴睁——他腰间巫铃不知何时缠了一根白发,发梢系着半片残词,墨迹犹湿:
“生当作人杰...“
李清照倏然按住胸口。那里空荡处,正传来项羽垓下悲歌的共鸣。她突然明白,这场蝗祸只是开端,酒魄的污染早已跨越时空,在历史长河中埋下无数隐患。
“我们必须找到根源,“她握紧拳头,“从源头斩断这场危机。否则,华夏酒魂将永无宁日。“
夜色渐深,鉴湖上传来残蝉的鸣叫。李清照望着湖面,轻声吟出收尾词:
“墨渍未干蝉已嘶,白发缠铃咒酒厄。
且留残谱祭惊夜,待斩黄巢再补词!“
湖面上泛起涟漪,倒映的月影碎成万千片。谁也没有注意到,一片残月正悄然染上血色,预示着更大的危机即将来临...
收尾词·李清照吟
“墨渍未干蝉已嘶,白发缠铃咒酒厄。
且留残谱祭惊夜,待斩黄巢再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