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桥放下手中的验尸刀具,用粗布擦了擦沾满暗红血迹的手指。衙门停尸房里弥漫着腐臭与草药混合的气味,三具无名尸首横陈在青石台上。最右边那具男尸最为古怪——全身无伤,却面带诡异微笑,仿佛死前见到了极乐景象。
“又是这样...“卞桥喃喃自语,这是他本月遇到的第三具相同死状的尸体。他俯身检查尸体僵直的手指,忽然注意到死者右手腕上系着一条褪色的红绳,绳上挂着一枚铜铃。
铜铃只有拇指大小,表面布满暗绿色铜锈。卞桥小心翼翼地解下它,铜铃在他掌心发出沉闷的“叮“声。他眯起眼睛,借着油灯的微光,发现铃铛内壁刻着八个蝇头小字:
“以指叩铃,恩怨分明。“
窗外传来打更声,已是三更天。卞桥犹豫片刻,将铜铃收入袖中。作为县衙唯一的仵作,他见过太多离奇死法,但这铜铃却让他后颈汗毛直竖。
回到城西破旧的小院,卞桥点亮油灯,将铜铃放在桌上研究。铜铃在灯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内壁的文字仿佛有生命般微微扭曲。他想起白日里县令不耐烦的训斥:“管他怎死的!既无苦主,明日拉去乱葬岗便是。“
卞桥倒了杯冷酒,辛辣的液体灼烧着他的喉咙。他无妻无子,因常年与尸体打交道,连街坊邻居都避他如蛇蝎。唯一与他说话的,是巷口那几个流浪孤儿,偶尔他会省下口粮接济他们。
“以指叩铃...“卞桥鬼使神差地伸出食指,轻轻点按铜铃表面。
刹那间,铜铃发出刺耳的嗡鸣,不似金属撞击,倒像是千万人同时发出的凄厉惨叫。卞桥眼前一黑,油灯骤然熄灭。他感到天旋地转,四肢如灌了铅般沉重,意识却异常清醒。
不知过了多久,卞桥发现自己站在一座豪华宅院门前。朱漆大门上贴着褪色的喜字,院内传来唢呐声与笑声。他低头看自己的手,竟是半透明的。
“这是...梦境?“卞桥试着推门,手掌直接穿过了门板。他索性穿门而入,院内张灯结彩,宾客推杯换盏。正堂里,身着喜服的新郎正粗暴地拽着新娘的红盖头。
“马六爷今日纳第七房小妾,真是羡煞旁人啊!“一个醉醺醺的宾客高声道。
新郎转过身,卞桥倒吸一口冷气——正是今日验的那具尸体!只是此刻的马六面色红润,眼中闪烁着贪婪与残忍。新娘瑟瑟发抖,盖头下传来压抑的啜泣。
“哭什么哭!你爹欠我五十两银子,拿你抵债是他的福分!“马六掐住新娘下巴,强迫她抬头。卞桥这才看清,新娘不过十五六岁,左眼淤青,嘴角带血。
场景突然变换。卞桥站在一间阴暗的仓房里,马六正指挥几个打手将麻袋扔进运河。“老东西敢去县衙告状,这就是下场!“麻袋沉入水中,冒出几个气泡后便再无声息。
卞桥想冲上前,身体却动弹不得。他眼睁睁看着马六大笑着抛给打手几串铜钱,其中一个打手谄媚道:“六爷,听说西街卖豆腐的老李头闺女长得水灵...“
画面又转。这次是在一间破败的茅屋前,马六揪着一个老者的衣领:“地契拿来!你儿子在我赌坊欠的债,今日必须还清!“老者跪地哀求,马六却一脚踹开他,指挥手下搬走屋里仅剩的粮食。
卞桥感到一阵眩晕,再睁眼时已身处荒野。月光下,十几个衣衫褴褛的村民围成一圈,中间跪着的正是满脸是血的马六。一个白发老者颤抖着举起一枚铜铃:“马六,你强占民田、逼死人命,今日我们要你血债血偿!“
老者将铜铃系在马六手腕,众人齐声念咒。马六突然狂笑起来,笑声越来越尖锐,最后变成了非人的嚎叫。他的皮肤开始龟裂,却没有血流出来,反而从裂缝中渗出缕缕黑烟。在极度的痛苦与诡异的欢愉中,马六的面容凝固成了那个可怖的微笑...
“啊!“卞桥猛地坐起,冷汗浸透了里衣。天已微亮,桌上的铜铃静静躺着,内壁的文字在晨光中泛着血色的光泽。
他颤抖着抓起铜铃冲出门外,直奔县衙。停尸房里,马六的尸体仍然保持着那个笑容。卞桥将铜铃重新系回尸体手腕,后退三步,深深作揖。
离开时,他听到身后传来轻微的“叮“声,回头一看,铜铃与红绳已消失无踪,只余一具逐渐腐烂的尸体,嘴角的微笑似乎更深了些。
当晚,卞桥梦见自己站在长街尽头,无数透明的人影从他身边飘过,每个人手腕上都系着一枚铜铃。白发老者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见恶不报,如纵恶行...“
从此,卞桥开始暗中收集那些受害者的证词。三个月后,新任县令到职,马六的累累罪行终于大白于天下。而那些莫名死亡的恶人,手腕上总会留下一圈红绳勒痕,仿佛被什么无形之物紧紧束缚过。
卞桥将最后一具无名尸首的验尸格目收入木匣,指尖残留着淡淡的尸臭。自马六事件后,衙门里莫名死亡的恶徒已有五人,每具尸体手腕上都有那圈诡异的红痕。县令终于起了疑心,今早将他唤去后堂,拍案怒斥他验尸不周。
“哪有死人会笑的?定是你这仵作偷懒!“县令的唾沫星子溅在卞桥脸上,“再查不出死因,你这差事就别干了!“
走出衙门时,暮色已沉。卞桥在巷口买了两个炊饼,照例分给蜷缩在墙角的流浪儿阿毛。孩子接过饼时,冰凉的指尖触到卞桥的手腕,让他想起梦中那些透明人影。
“卞叔,你听说了吗?“阿毛啃着饼含糊道,“西市绸缎庄的胡掌柜昨夜暴毙啦,据说死时笑得可瘆人了...“
卞桥手指一颤。胡掌柜克扣工钱逼死绣娘的事,他上月刚听茶摊的跛脚张说过。回到家中,他点亮油灯,发现桌上多了一物——那枚消失的铜铃,正静静躺在原先的位置,铃身泛着幽绿的光。
铜铃旁还多了一页泛黄的纸,上面用朱砂写着:“子时三刻,西市牌楼。“
更漏滴到子时,卞桥鬼使神差地来到西市。浓雾中,牌楼下跪着个披头散发的女子,怀中抱着个襁褓。她抬头时,卞桥认出是三个月前投井的绣娘春桃,惨白的脸上挂着两道血泪。
“大人请看。“春桃掀开襁褓,里面蜷缩着个浑身青紫的婴孩,“胡掌柜逼我日夜赶工,孩儿早产落地就没了气息...“她突然抓住卞桥的手,力道大得惊人,“还有十二个姐妹等着申冤呢!“
卞桥惊醒般抽回手,发现掌心多了枚铜铃。远处传来打更声,牌楼下空无一人,只有地上一滩水渍散发着井水的腥气。
次日清晨,胡宅传出哭嚎。卞桥随衙役赶到时,胡掌柜仰卧在锦绣被褥中,嘴角咧到耳根,露出满口黄牙。掀开锦被,他肥胖的手腕上赫然缠着三圈红绳,绳结处缀着十二枚细小的铜铃。
“作孽啊...“围观的老妇人突然喃喃道,“听说他家庄子里吊死过十二个绣娘...“
县令这次没再训斥卞桥。他盯着那些铜铃,脸色比死人还白:“封、封案!就说突发恶疾!“
秋雨连绵的夜里,卞桥梦见自己站在血红的河流中,无数系着铜铃的手从水下伸出,拽着他的衣角。白发老者的声音在雷声中轰鸣:“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你还要看多久?“
惊醒时,铜铃正在他枕边震动,内壁的铭文变成了血红色。窗外雨幕中,隐约可见十几个女子身影飘向县衙方向。
三天后,县令暴毙于书房。据说死时正在写调任文书,毛笔还握在手中,脸上却凝固着极度惊恐的表情。仵作验尸时,发现他后颈有个铜铃形状的淤青。
卞桥辞去了衙门差事。他在城郊义庄旁搭了间草庐,专门收殓无人认领的尸首。每具尸体入土前,他都会在坟前摇三下铜铃。有人说曾看见深夜的义庄里,卞桥对着空气说话,身边环绕着模糊的人影。
阿毛成了卞桥的帮手。某个雪夜,孩子替他暖酒时突然问:“卞叔,那些坏人死了,冤魂就能安息吗?“
铜铃在桌上轻轻一颤。卞桥望向窗外纷飞的雪片,仿佛看见春桃抱着婴孩在雪中微笑。他摸摸阿毛的头:“铜铃响时,你听见什么?“
“像是...很多人在叹气。“
“那是债还清的声音。“卞桥将铜铃收入怀中。草庐外,雪地上浮现出一串小小的脚印,延伸向远方,仿佛有无形的过客刚刚离去。
从此城中流传,若有人含冤莫白,可在月圆之夜去义庄后的老槐树下系一根红绳。次日清晨,绳上必会多一枚铜铃。而得到铜铃的人,总会先听到一声叹息般的铃响,接着梦见自己站在血色河流前,河底沉浮着无数张熟悉的面孔...
梅雨时节,义庄的土墙渗出腥湿的水珠。卞桥正给一具溺死的女尸缝合伤口,铜铃突然在腰间震动起来。铃音未落,阿毛慌慌张张冲进门槛,蓑衣上还滴着水:“卞叔,河滩上...河滩上有东西!“
乱石滩涂上,十几个系着红绳的铜铃正随浪花起伏,像一群等待认领的亡灵。卞桥弯腰拾起一枚,铃铛内壁刻着“漕帮朱三“四字,笔划如刀刻斧凿。阿毛突然指着河心:“卞叔,那里有人!“
浑浊的河水中,隐约可见一艘沉船的轮廓,桅杆上缠满水草般的红绳。卞桥胸口发闷,想起上月茶客们议论的漕船倾覆事件——三十个纤夫落水,而漕帮把头朱三却因提前下船逃过一劫。
当夜暴雨如注。卞桥在油灯下擦拭铜铃,铃身突然渗出暗红液体。阿毛惊叫着后退,却见血珠在桌面蜿蜒成字:“明日午时,漕运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