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工业系统开始 第103章 皇亲国戚

作者:藏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8 15:42:27
最新网址:www.biquw.cc

连日的阴霾终于被阳光刺破,金辉洒落在满目疮痍的大地上,蒸腾起带着泥土腥气的水雾。

行辕内,简陋的木桌上铺着淳安县及周边州府的舆图,上面用炭笔和朱砂圈点勾画,标记着受灾区域、赈济粮点、规划中的重建区域以及一些更为宏大的线条。

朱厚熜与海瑞相对而坐。几日来不眠不休的救灾指挥,在两人脸上都刻下了深深的疲惫,但他们的眼神却异常明亮,如同被这灾难淬炼过的精钢。

桌上没有珍馐美馔,只有粗瓷碗盛的清粥、几碟咸菜,以及堆叠如山的灾情奏报和户籍田册。

“陛下请看,”海瑞指着舆图上用朱砂圈出的大片区域,声音带着沙哑却无比坚定,“此次洪灾,固然是奸人毁堤所致,然究其根源,税赋不均、田亩隐匿、兼并日炽,实为祸乱之始!豪强巨室,勾结胥吏,隐匿田产,将税赋转嫁于无地或少地贫民头上!一人有田百顷,不纳一粟;贫者无立锥之地,反需承担数丁之税!此等倒悬之弊,焉能不民怨沸腾,如履薄冰?”

他拿起一份被泥水浸染、边缘卷曲的诉状副本,正是当初王老栓等人按满手印的血泪控诉。

“‘改稻为桑’之祸,不过是借此积弊,行其巧取豪夺之实!若不从根子上剜除毒瘤,纵使今日赈灾得力,明日亦有张秉乾、李秉乾,借他策之名,再行盘剥!”

朱厚熜端起粗瓷碗,喝了一口寡淡的粥,目光深邃地扫过舆图和海瑞手中的诉状。这些日子,他亲眼目睹了灾民的苦难,亲耳听到了无数类似王老栓的遭遇。

海瑞所言,句句切中要害,与他来自未来的认知完全吻合。大明积弊已深,土地问题就是那根随时会引爆火药桶的引信。

“爱卿所言,深得朕心。”朱厚熜放下碗,声音沉稳有力,“灾后重建,非仅复其屋舍,更要正其根本,这‘摊丁入亩’之策,正其时也。”

“摊丁入亩?”海瑞眼中精光爆射,这个词他思索已久,但由皇帝口中如此清晰、如此坚定地说出,仍让他心潮澎湃,“陛下圣明!正是此意!废除按人头征收的丁银,将丁税均摊入田亩地税之中!田多者多纳,田少者少纳,无田者不纳!此乃均平赋役、苏解民困之良策!”

“然此策推行,首重清丈田亩。”朱厚熜的手指重重地点在舆图上,“田亩不清,隐匿不除,‘摊丁入亩’便是无本之木,空中楼阁!反可能为豪强所乘,变本加厉盘剥小民!”

他看向海瑞,目光灼灼,“海瑞!朕命你,以淳安为始,主持清丈田亩!重造鱼鳞图册!无论官田、民田、勋贵田庄、寺庙田产……一律丈量!隐匿者,严惩不贷!阻挠者,以抗旨论处!”

“臣领旨!”海瑞霍然起身,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清丈田亩,这是触动天下既得利益者命根子的硬骨头,皇帝将此重任交给他,这是何等的信任,“臣必效仿先贤,持正守公,不避斧钺,定将淳安一县田亩,丈量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摊丁入亩’奠基!”

“好!”朱厚熜也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阳光下依旧残破、却已开始显现生机的废墟。

“然,清丈田亩,触动的不过是地方豪强。还有一股力量,盘踞更深,危害更烈,其田产之广,隐匿之深,远超寻常富户!其倚仗身份,藐视法度,正是此次淳安惨祸的根源之一!”

海瑞的心猛地一跳,他瞬间明白了皇帝所指——皇亲国戚,宗藩勋贵!

朱厚熜转过身,目光如炬,直视海瑞,一字一句,如同金铁交鸣,在简陋的行辕内掷地有声:“海瑞!朕再授你尚方宝剑,赋予你专断之权。”

“彻查!”

“彻查所有在淳安及南直隶拥有田产、庄园、店铺的皇亲国戚、勋贵外戚!”

“凡有借‘改稻为桑’、灾后‘赈济’之名,行兼并土地、巧取豪夺、鱼肉百姓之实者!”

“凡有隐匿田产、逃避税赋、僭越法度、横行乡里者!”

“无论其爵位多高,与朕血缘多近!”

“一经查实,严惩不贷!该退田的退田!该罚银的罚银!该削爵的削爵!绝不姑息!”

“朕要你,用这柄尚方宝剑!替朕!替这天下黎民!斩断这些附着在国本之上的毒瘤!”

海瑞只觉得一股滚烫的热血直冲头顶,彻查皇亲国戚,这是何等石破天惊的旨意。

历朝历代,哪位君王敢如此自断臂膀?他仿佛看到了一条荆棘遍布、杀机四伏,却直指光明的道路。

他再次深深躬身,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臣——万死不辞!必持此剑,涤荡污浊!还民以公道!还社稷以清明!”

朱厚熜扶起海瑞,眼神中充满了期许和一种共担大业的凝重。他拉着海瑞回到舆图前,手指缓缓划过那些代表着亲王、郡王封地的标记,声音低沉而蕴含着改天换地的决心:

“然,清查田产,惩处不法,尚属治标。宗藩之弊,根在制度!亲王郡王,世袭罔替,坐食厚禄,不事生产,不纳赋税,犹如国之硕鼠!更兼子嗣繁衍,宗禄日巨,已成朝廷不堪承受之重负!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海瑞屏住呼吸,他知道,皇帝将要触及的,是比清丈田亩、清查宗亲更为根本、也更为凶险的领域——宗藩制度本身。

朱厚熜深吸一口气,目光如寒星般锐利,说出了那个足以震动整个大明宗庙社稷的决定:

“朕意已决!”

“自朕躬始,自淳安所涉诸王始,推行亲王、郡王爵位世袭立长,递降袭爵!”

“亲王之位,仅嫡长子可承袭,且降等承袭!亲王嫡长子袭爵,即为郡王!郡王嫡长子袭爵,即为镇国将军!以此类推,直至奉国中尉,不再降等!”

“其余诸子,无论嫡庶,皆降为庶人!”

“然,朕亦开其生路!降为庶人之宗室子弟,可参与科举!可入仕为官!可经商务农!凭其才学能力,自谋生路,自食其力!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

“其原有宗禄,随爵位递降而递减!待降为庶人,则停发宗禄!朝廷省下之巨额禄米,用于养兵、赈灾、兴修水利、推行新政!此乃化腐朽为神奇,变负担为栋梁之策!”

“轰!”

海瑞只觉得脑海中仿佛有惊雷炸响,世袭罔替改为嫡长子递降袭爵,其余诸子皆降为庶人!可科举入仕!

这……这是釜底抽薪!这是从根本上瓦解宗藩尾大不掉之势。这是将无数被制度圈养的“蠹虫”,逼向自食其力、甚至可能成为国家栋梁的道路。

其魄力之大,思虑之深,远超海瑞所能想象。

他仿佛看到了无数被禁锢在王府高墙之内、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宗室子弟,突然被打开了通往广阔天地的大门,看到了朝廷沉重的禄米负担被卸下,化为兴国利民的资本,更看到了……这条新政一旦推行,将遭遇何等恐怖的反扑。

那些世袭罔替、安享富贵的亲王郡王们,岂能甘心?这简直是要掀翻他们的金饭碗!

“陛下!”海瑞的声音带着激动到极致的颤抖和一丝深沉的忧虑,“此策……此策乃固本培元、利在千秋之圣政!然……牵一发而动全身,必将激起滔天巨浪!宗室、勋贵、乃至朝中依附其势者,必群起而攻之!臣……恐其凶险万分!”

朱厚熜负手而立,望向窗外废墟之上那轮冉冉升起的朝阳,金色的光芒勾勒出他挺拔而孤绝的身影。他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足以定鼎乾坤的决绝:

“朕知道。”

“朕推行‘摊丁入亩’,清丈田亩,清查宗亲不法,已动天下豪强之利。”

“再行此‘递降袭爵,科举入仕’之策,更是掘了宗藩勋贵的根基!”

“此乃与整个旧制度、旧利益为敌!其凶险,何止滔天巨浪?说是万丈深渊,亦不为过!”

“然!”

朱厚熜猛地转身,目光如熊熊火炬,灼灼逼视着海瑞:

“海瑞!”

“这废墟之下,埋葬的是数十万淳安百姓的血泪!”

“这大明的江山社稷,已到了非刮骨疗毒、壮士断腕不可救的地步!”

“朕既坐此位,承此天命,便无惧这万丈深渊!”

“朕要破的,是这积重难返的旧局!”

“朕要立的,是一个田亩得清、赋役得均、贤才得用、宗藩得制的新局!”

“一个能让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寒士得展其才,百姓得享太平的新大明!”

“这条路,注定荆棘密布,血雨腥风!”

“海瑞!你可敢与朕同行?做这破局开路的先锋?做这新大明基业的第一块……铺路石?!”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朱厚熜身上,仿佛为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战甲。海瑞看着眼前这位年轻而充满魄力的皇帝,看着他眼中那足以焚尽一切腐朽、照亮未来的熊熊火焰,胸中那股沉寂了许久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浩然之气,如同被彻底点燃的火山,轰然爆发!

他不再有丝毫犹豫,不再有半分畏惧!他撩起官袍,再次郑重跪倒,这一次,是心甘情愿、以命相托的臣服与追随!

“臣——海瑞!”

“愿为陛下手中利剑!愿为开路之先锋!愿为奠基之顽石!”

“纵使前方刀山火海,万丈深渊!”

“臣——九死无悔!”

“愿以此残躯,助陛下……”

“开此万世太平之新局——!!!”

“好!”朱厚熜朗声长笑,笑声中充满了披荆斩棘的豪情与一往无前的决绝!他亲手扶起这位注定将与他一同在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的臣子。

君臣二人的手紧紧相握,目光交汇于案头舆图之上。那上面,血泪浸染的废墟,正被一道道象征着新政与希望的线条所覆盖。一场席卷整个大明的改革风暴,已在这片饱受创伤的土地上,悄然酝酿成型,即将以不可阻挡之势,涤荡旧世,开启新篇。

阳光刺破最后的阴霾,将行辕内外映照得一片通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