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将动物章节系列进行一次翻转,想到的第一个就是动物凶猛,进而想到王朔的《动物凶猛》。没想好怎么写,底是有个底的,还得看看相关讯息。
点开《阳光灿烂的日子》剧情介绍,初印象:工厂,城市。这电影以前是看过的,那时候的印象是怎样的?
现在似乎只觉得可笑!
打算构思:动物阴险。
这电影的女主角我都能设定成我妈,男主角年龄再小点。女主角(母)一心想融入城市,男主角(子)一心想回归乡土。
我再看看还能从网络中信息里提取些什么!
认知了一下创作背景。
唉,不好说。
反正当我从城市回到乡村还是有点快乐的童年时光的,当我再次进入城市后,呼吸的是城市的腌臜气,吃的是城市的排泄物。再回到乡村发现,这些腌臜气与排泄物居然异化了整个乡村,我在乡村也待不安逸了。
几番沉沦,几番挣扎。
如今我这个中年该用什么来表达,表达自己的现状……现在通往远方的途径好像只有徒步,顺着道路带着这个被折腾的稀里糊涂的脑袋看看人间,看看被道路链接的城市与乡村。
继续换个相关视频看,这次侧重点是评论。看到这样一句评论:“当我们在讨论青春时,我们在讨论什么!”
别人我说不好,但我可以说讨论青春时,我讨论的是自由与文学。虽然自由在网吧与游戏,文学在剧情与评论。
讨论完青春!
小学时的我在做什么?
好像……确实……不太好意思说。
唉,在自由、文学的组合中还得加入一个词,然后三者再进行正确的排序。可是却找不到那个合适的词,这是一种复合的状态。吃奶奶的饭菜,跟母亲劳作,在村里撒欢。不是孩子王,不是学习好,不是勤劳作。
村里孩童玩伴性别划分也有问题,这导致的问题很容易被用作性心理的建构。除了性心理,还有可以思考的,还是保留一点思想性在脑子里吧。
还是那句话仅以心存!
本来就心累,思绪还在尝试触碰现实。
我到底在写什么……想到了如何更确切表述自由与文学相关的那个词的内涵,童年的我在各种行为中感受到了我可以却都将失去的意。
所以当我讨论青春时我该怎么说?
得失,文学,自由。
先有得失,后有不朽的文字,然后就是不朽的自由,与自由的不朽。
活着,留下看似在网络中可以不朽的文字。
死去,带着对这个世界的所有记忆与思想。
可我已经知道没有什么是不朽的,自己的脑袋也装不下所有……颓了,但多少写出了文字与我的意义。在我将文字附加了梦想之前,我一直有零零散散的做着文字记录的。
所以词组结构还得加上梦想。
这次不是讨论青春了,而是讨论人生。
得失,文字,自由,梦想。
这四个词组按顺序正读反读构成了我的人生。
得失让我无所适从,梦想让我不知进退。
这“进退”就加不进去了,因为……生——得失,文字,自由,梦想——死。
能不能让小白说说……
将一大段长文一字不落的复制粘贴了过来,结果触发了审核,小白文本加入了许多符号,自然是为了防止这样的行为。我倒是不在乎这个,隐隐担心给整部文本给搞没了。
尝试改了一次,结果新的审核拉长了复审的时间。决定进行大改,删减中感觉也就这么回事,有些文段其实留不留在这里也没有意义,删着删着似乎也慢慢将愤怒的情绪给删了。
算了。
平静一会,整个脸都是燥热的,这是因为什么呢?
羞耻吗?
因为潜意识里感觉“梦想”被我工具化了?
突然觉得心中带着邪性?
恶心啊!
有点混乱了,都出虚汗了。
这个“动物”系列的翻转第一章就写成这样,后面会写成什么样?
还带着一点恐怖,对自己的过去。
现在内心特别焦灼,情绪一直无法稳定,那些曾许多次能让我安静下来的思维作用已经不大……有点守不住了,内心世界有那么一点崩塌的感觉。
又想逃了,舍弃一切的逃。
什么得失心中的这也可以,那也可以,明明是这也不可以,那也不可以。
感觉自己拿着一个小小的乌漆麻黑外壳的玻璃瓶子,沿途向众人叫嚷,我手里握着的瓶子里有着亮闪闪的东西。
(心有余悸!)
(第二天回来增加文本,消解城乡问题的认知。)
(其实回乡在乡土田野的童年是一回事,在乡土学堂的少年是一回事。)
(就感觉当城市出现问题时,我回到乡村,当乡村也出现问题时我又回到城市,当城市又出现问题时,我又又回到乡村。)
(我不能拿着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动物凶猛的印象来批判城市,因为短暂的乡村小学生活过后,初中的乡村校外也有过小混混。)
(所以说我这种转圈逃离确实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文学路线,也再次印证我抗争的特殊性,过的不好完全是我父母能力的问题,我写的不好完全是我自己的问题。)
(动物奔逃而已,人类狩猎。不知道还能经得起几次遁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