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取这个世界并不难,但难的是在夺取过程中总有反对者会出现。
那些既得利益者,那些身居高位的蛆虫绝对不会轻易放开自己手中的权势。
所以,科尔就需要一支绝对忠诚、高度强化的武装力量,用来解决那些顽固的蛆虫。
暴力并非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但不可否认,暴力往往是最直接高效的那一种。
问题是,科尔虽然成为了数字生命,但并不代表就能够无所不能。
科技的发展建造都需要遵循最基础的物理规则和生产流程,绝非一蹴而就。
建立一支成建制的军团,所需的技术和原材料都是极为庞大的。
幸亏科尔这次穿越准备的很充足。
先前带入这个世界的十台高级仿生人,成为了执行该计划的关键。
依托自身对互联网的完美掌控,科尔精心构造了数十家背景深厚、历史完整、财务报表光鲜的跨国资源贸易公司。
然后通过篡改填充银行流水、商业合同、税务记录等信息,使得这些“巨兽”在互联网上变得真实可查。
接下来,科尔亲自遥控着这些高度逼真的仿生人以各种身份,例如采购经理,业务拓展副总裁,分别飞往全球各地的资源原产地或大型器械制造商总部,下达采购订单。
通过伪造的身份以及互联网上真实可查的公司背景,加上庞大的预付款,没有任何一个商人能够拒绝这种诱惑。
一笔笔涉及矿石、稀有金属、特种合金、精密化工原料的巨额采购订单被疯狂签订。
可以预见,不久之后,这一笔笔庞大的资源就将通过远洋货轮和重型运输机,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汇聚而来。
与此同时,一个专属于科尔的地下基地也在争分夺秒的建设中。
佛罗里达大沼泽地下深处,四台原本属于重装机器人已经被科尔重新编程改造,卸除了战术组件,恢复原先采矿、挖掘功能。
强劲的动力输出,坚硬的钻头和多功能施工臂正疯狂地切削着岩层。
按照科尔设定好的三维蓝图,机器人先是垂直向下挖掘了300米,然后改变方向开始朝四面八方高速拓宽。
在这过程中科尔还有一个意外收获。
虽然佛罗里达并不是矿产丰富区,但并不代表就没有矿产,在钛、锆、钍、锑方面能有不少的存量。
科尔就在挖掘的过程中,意外开采到了一个小型钛矿。
如此一来,地下城的建设更为高效了
五台被留下来的仿生人操控着相对简陋的设备,将挖掘出来的泥土和提前采购来的高强度水泥混合,用于建设地下城的穹顶支撑结构和墙壁。
至于钛矿石则是进行简单的精炼后,储存起来,等待后续设备到达,再进一步加工。
在工程机器人和仿生人不知疲倦的作业下,一个规模宏大的地下空间已然成型。
其高度超过20米,内部空间直径超过300米,形似一个完美的倒扣巨碗。
接下来该科尔亲自出手,为这个巨大的地下城装上“心脏”了。
意识流转,一台正在待命的仿生人瞳孔中蓝光一闪,手指的皮肤悄然裂开,露出内部一系列超精密多功能机械工具。
微型激光焊枪、电子探针、高频振动切割器、扭矩可调的螺丝刀组……
由于在三体世界有了一定基本盘,再加上资金上且充足,科尔当初采购的这些仿生人并不仅仅只能用于娱乐,同时还具有一定工程能力。
除了能够以假乱真的仿真皮肤以外,动力系统更是采用高效稳定的RTG-12微型核电池。
同时,身上还安装了大量模块化多功能集成工具箱。
拥有一定的战斗力的同时,还能应对各种复杂情况。
起初这款仿生人设计的初衷就是用来替代人类,在极端环境下,例如太空、深海、熔岩地带进行高强度精密作业。
只可惜,每一台仿生人的造价高达20万信用点,普通的开发商根本承担不起,甚至还不如聘请一名工人来的很划算。
毕竟在水星城根本就不缺人,实在不行买个专用的工业机器人也比这强。
而且也不是人人都有原主父母那么好运,任职的公司不仅规模大,条款清晰,同时还提前买了巨额保险。
控制着全新的身躯,科尔来到一台暂时关闭的工程机器人前。
眼中数据流转,手指上的机械开始飞快操作,对面前的工程机器人进行拆解。
其动作之行云流水,精密度甚至达到了微米级。
几分钟后,科尔成功取出机器人的动力核心,一颗小型冷聚变反应堆。
捧着这颗散发着蓝色光芒的“微型太阳”,科尔将其安装进已经铺设好的能源网络的中央接口处。
嗡!!!
伴随着一阵低沉的启动声,一道纯净的、近乎白色的强光瞬间以能源网络中心向四周辐射开来。
原本略显昏暗的巨大地下空间顿时被照得亮如晴日。
获得了充足的能源,原先囤积在洞窟角落中的高精度数控铣床、精密冲压线、激光蚀刻机组……在能源接入便嗡鸣地启动了!
两台早已等候在一旁的仿生人立刻上前操作。
而科尔也退出了这具身躯。
在仿生人的控制下,这些设备被组装起来,随后开始对于先前运达的特种钢锭、精密电子元器件以及复合绝缘材料等物资进行加工。
刺耳的金属切割声、耀眼的焊接火花、在灯光下交相辉映。
时间流逝,无分日夜。
第一个月:通过全球采购网和基础设备的订单,三条由科尔设计的全自动化生产线顺利完成调试并投入运行。
这三条由科尔设计并组合的生产线,分别负责生产三种不同型号的工业机器人。
分别是负责高空维修的多功能贼鸥无人机;负责载重运输各种货物的多足机器人;以及用于精密操作的类人机器人。
第二个月:更多先进设备抵达,科尔成功建立起一条属于自己的纳米级半导体芯片,其制作精度高达7纳米。
同时,通过逆向分析和优化先前拆解的采矿机器人核心部件,科尔成功开发并开始小批量生产专用于机器人的神经形态计算机芯片。
第三个月:借助生产出来的纳米芯片,第1只微米级机械虫成功下线。
很多人都以为机械虫是无所不能的,比如电影【特种部队:眼镜蛇崛起】中,只要数以亿万机械虫一出,立马就能横扫一切。
但这完全是缺乏科学常识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