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三日过去,时间来到公元451年,初一。
北魏国主拓跋焘在瓜步山上召集全体官员,按照功劳大小,分别封爵升官,进行奖赏,并且沿长江北岸燃起烽火。
刘义隆听闻对岸的消息,登上城楼远远眺望。
一旁的太子左卫率尹弘道:“陛下,索虏如此行动,恐怕是要撤退。”
刘义隆没有回答。
次日。
北魏军队劫掠驻地的居民,焚烧了百姓的房屋,向北而去。
刘义隆见大军退去,松了一口气,旋即想起刘诞先前的话,连忙派人前去召刘诞入城。
……
建康宫,紫极殿。
刘义隆让人给刘诞煮了热汤,等刘诞喝了两口,刘义隆道:“先前你说佛狸不出一月便会撤兵,果然如此。接下来,你以为佛狸会如何行动?”
刘诞闻言,心中盘算起来。
此次战败,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刘义隆是个微操大师,他喜欢把作战计划拟好,交给各路将领,让各路将领照他的计划行事,甚至交战的日子,将领们也要等待他的命令。
就这样一个权力欲大到变态的人,居然第一时间来问他意见。
刘诞意识到,应该是他之前在朝会上“事后诸葛亮”的分析起了作用。
刘诞端坐起来,认真分析道:“北魏此番南下,并没有做攻城略地、永久占据淮南的打算,他们本就是为劫掠而来,此番北还,必然一路抢掠百姓和财货。”
北魏的劫掠的习惯,并不只是军纪的问题,还有制度的问题。
在冯太后实行班禄制之前,北魏的官员并没有俸禄,官员收入,除了赏赐之外,武官就靠抢,文官就靠贪。
“你是说,他们不会继续攻打未陷落的城池?”刘义隆又问。
刘诞摇头,道:“未陷落的城池里,百姓和财货皆有,他们自然会顺路攻打。”
刘义隆默然无语,过了半晌,又问:“那我们应当如何应对?”
刘诞道:“现在的情形,和魏军野外作战不是我们所长,儿以为,可传令让各未陷落的城池坚守,另外再挑选精锐人马追击魏军,只随时支援,至于之后的事,还需观其变而行。”
刘义隆点头,思索良久,也没同意,也没否定,只道:“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是。”刘诞行礼退下。
等刘诞离开,刘义隆召集城中文武大臣,商议接下来的行动。
刘宋这次以举国之力北伐,却让拓跋焘饮马长江,经历如此大败,大家都有些怂了,担心拓跋焘这是佯装退走,因此都建议据城坚守,不发一兵追击。
刘义隆也心有余悸,没什么主意,最后只能采纳刘诞的建议。
但是,派谁去追击魏军又是一个问题。
刘义隆思前想后,觉得现在没几个人有胆量追击魏军,建议是刘诞提的,而且刘诞的雍州军先前有胜,还有些士气,不如便派刘诞去。
次日,刘义隆下令,让刘诞带他手下的一万五千雍州军,前去追击北魏大军。
这里说的雍州,不是北雍州,而是南雍州。
西晋倾覆,司马睿践祚于江左,晋元帝为收拢南下流民,以魏该为雍州刺史,镇酂城,遥领雍州,彰显东晋为正朔所在。
此时,雍州严格意义上讲还是指遥领的北雍州。
公元330年,襄阳被后赵所占。
两年后,陶侃收复襄阳地区。
到公元389年,晋孝武帝于襄阳立侨治县,正式确立侨治雍州。
之后战乱频繁,北方的百姓不断南迁,襄阳地区的北方百姓也越来越多。
直到公元449年,也就是前年,刘义隆割荆州之五郡为雍州,侨郡县犹寄寓在诸郡界。
这五郡,分别是襄阳郡、南阳郡、新野郡、顺阳郡,随郡。
所谓南雍州,也就是这五郡。
刘诞得了命令,次日带兵渡江北上。
过了江,来到瓜步。
如今的瓜步,经过北魏的霍霍,十室九空,男子的尸首在城中堆积,偶有婴儿残躯挂在树梢之上。
天空中成群的老鸦呱呱的叫,北魏留下的旗帜在风雪中猎猎作响。
丁壮者即加斩截,婴儿贯于槊上,盘舞以为戏。
史书上冷冰冰的几个字真实的出现在眼前,刘诞即使有心理准备,也觉得胸口堵得慌。
“大王,城中尸首堆积,恐有瘟疫,不宜进城,我们当另寻他处扎营。”薛安都很快给出了建议。
“嗯。”刘诞同意薛安都的建议,在野外找了一地,安营扎寨。
营中,刘诞召集将领们商议行动。
“弟兄们士气如何?”刘诞问。
薛安都道:“索虏前日才离开此地,我们今日便到,弟兄们都担心索虏去而复返。”
“那你怎么想?”刘诞又问。
薛安都道:“索虏将男子和婴儿尽数杀死,掳走了女子财物,当不会返回。”
“可主上是叫我等追击。”宗越插话,“以我们这点人马,追上索虏,恐怕是自寻死路。”
不能白来一趟,也不能硬碰硬。
“得出奇招。”刘诞思索着,“魏军骑兵强悍,前面的地形,游击是打不了的,最好能打埋伏。”
众将闻言,不由都皱起眉头,都想刘诞脑子是不是有问题。
虽然大家不知道什么是打游击,但是埋伏是知道的。
现在他们在魏军的后面,魏军又不回头,怎么打埋伏?
众将默不作声。
刘诞看了众将一眼,注意到大家的表情,解释道:“前方魏军十几万之众,又掳了女子和财货,行军速度快不了,要是他们再在路上耽搁一阵,我们有时间绕到他们前面去做足埋伏的准备。”
众将听明白了刘诞的意思,但还是觉得这是异想天开。
薛安都性子直,质疑道:“可是我们并不知道他们的行军路线,更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在路上耽误,埋伏了个空还好,万一弄巧成拙,恐怕难以全身而退。”
“正是。”庞法起附和,“先前主上令臧质率军一万救援彭城,行至盱眙迎面撞上魏军,被魏军围攻,臧质大败,只带了七百残兵逃入盱眙城中。”
藏质此败,刘诞知道,追其原因,并不是藏质太无能,而是北魏的骑兵确实太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