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植修仙:从稻农肝成神农仙君 第4章 农祈庙会

作者:仙人在不在 分类:修真 更新时间:2025-06-18 03:27:21
最新网址:www.biquw.cc

见了灵种发芽,陈牧心中石头算了落了地。

铁骨藤最为关键的一步,便是能否发芽。

发了芽,田中金力影响的便无非是成熟后的品阶而已。

这灵植,皮实的很。

抽空将自家田尽种上灵稻,陈牧手中本就不多的灵石更是只剩下两块。

若是当时柳老卖了他八枚种子,此刻他已是身无分文。

“柳老脾气还是那般。”

少年笑笑,想到幼时听闻的柳老趣事。

传闻柳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听闻当年还是状元,却被人买了名次,只落得一个探花郎。

那时柳老不过二十有余,正是气盛之时,一怒之下便不再考取功名,只留在这大荒城当中开了百草堂。

背上竹筐,陈牧往田间去。

早先育的灵稻稻苗,此刻大抵好了。

重新种了灵稻,陈牧刚回到家中,便听得有人敲门。

“原是张哥。”

张哥本名张守田,颇有农家气息。

陈家与张家几代交好,平日也多有往来。

“牧哥儿,明日便是农祈庙会,供奉使的香烛可曾备齐了?”

闻言陈牧一愣,看了眼天色一拍额头。

忙着照看灵植,竟忘了这一茬。

见了陈牧动作,张守田脸上憨厚笑意更甚。

“禾生,把担子挑来。”

朝身后招呼一声,年纪不过十二三的孩子便挑担飞奔而来。

“我见你半月不出,怕误了此事,早便与你备好了。”

“陈大哥!我爹说你以后定是仙人,能上天入地的那种!”

禾生抹一把额上汗水,漆黑眸子正好奇看着陈牧。

“莫乱说,让旁人听去多生口舌。”

在孩子脑后轻拍,张守田拎起担子放在陈牧身前。

“牧哥儿,明日卯时我来唤你,你初入庙会,莫犯了规矩。”

“多谢老哥,只是这香烛五果,花费不少罢。”陈牧不看担子,也知晓担中尽是上好的香烛瓜果。

他这张哥,为人憨厚老实,常做的是亏本买卖。

为此,陈牧没少借禾生之手接济张家。

“不碍事,不碍事。”张守田笑着摆手,“明日唤你,同去庙会便是。”

“陈大哥,明日见!”

孩子笑的开心,引得陈牧嘴角也勾了些弧度。

邻里乡亲,不外如是。

......

秋,

揫也。

物于此而揫敛也。

立秋庙会,大荒城千年来的习俗。

每至立秋收稻,大荒城农家皆会备好香烛瓜果,拜谢神农教种之恩。

尚只是寅时,街巷上便已然热闹起来。

十六岁以下虽不能行祭拜之仪,但也可奉上三柱檀香,聊表些许心意。

吱呀——

房门被推开。

不过一夜之隔,陈牧却觉得初晨的风都冷了些许。

自腰上挂了口袋收好香烛,陈牧刚推开院门,便见得门口候着的张守田。

男人倚在院墙旁,身上蓑衣已有点点露水,显然已经有些时候。

听得院门打开,张守田转头,正迎上陈牧的目光。

“张大哥,你这是?”陈牧一愣,眼中已多了几分了然,“立秋渐凉,随我暖暖身子去。”

说罢也不管男人推托之言,径直拉着往醉仙楼去。

“小二,烦上两份早膳。”

陈牧招呼一声,拉着张守田寻了空位坐下。

今日农祈庙会,往时晨间不显热闹的醉仙楼人流都络绎不绝。

“禾生未跟来?”小二与两人奉上热茶,陈牧透着氤氲水汽笑道。

“昨晚吵闹着要头先入庙会,不想玩闹太晚,寅时尚还酣睡。”

“我见他睡的香甜,便未叫他。”

提及禾生,张守田神色尽是宠溺。

农家成婚皆早,如陈牧这个年纪已有儿女者不在少数。

张守田看着已至中年,论起年岁也不过廿八。

小小年纪便扛起家里重担,自想儿女能多歇个几分。

“禾生知晓,怕又是一阵埋怨。”

陈牧轻笑,眼中略有些憾色。

他才记事时,也没少跟在张守田身后玩闹。

“二位,您的早膳!”

小二极富节奏的呼喊打断聊天,两份热气腾腾的早膳已上了桌。

一屉包子,一碗热粥,搭上豆腐芽菜汤祛湿,便价值三钱银子。

“牧哥儿,莫不是过奢了?”

张守田咽了咽口水,却未动筷子。

这醉仙楼已听了二十八年,却连个门槛都未曾踏入过。

若非陈牧今日硬拉着,怕是再过廿八也不曾来一次。

“今日庙会,老哥莫要扫了兴致。”

陈牧笑笑,已掀了甑盖。

浓郁肉香登时引得两人食欲,陈牧先行取了包子放于张守田面前。

“庙会事项繁多,还有麻烦老哥之处,权当弟弟一番心意。”

被陈牧这么一说,张守田才轻轻捻起筷子。

布满老茧的手指与那雕纹玉筷显得颇不般称。

只慢吞吞食了一个包子,张守田便只端着汤粥。

陈牧尚未吃完,汤粥已尽数落了肚子。

见状陈牧也端起汤碗大口囫囵,片刻后桌上又多了空碗两只。

放下碗时目光与男人对视,两人忽地大笑起来,一如儿时那般。

“禾生未见过,还望牧哥儿莫怪。”

陈牧只笑着点头,唤来小二耳语几句。

小二一声“得嘞”,肩上毛巾一甩入了后堂。

“走罢,已是卯时了。”招呼一句,二人先后离了醉仙楼。

不过半刻钟至庙中,三足铜炉内已升起笔直的青烟。

天师们正查验诸般事宜,免得人多出了什么岔子。

这未司晨的时候,庙中便是熙熙攘攘。

庙宇正中,一高耸石像手持一柄玉琮正被人祭拜着。

石像无面,据传是神农不喜凡人祈神,铸这石像时便不曾画面。

若有后来人祭拜,也只道是“天有四时,百谷常青”,聊以慰藉。

五牲五果,玉琮缠烟。

五色土垒起的土台上,八仙桌已供好五谷。

三柱檀香,红烛二根。

取了米酒拜祭天地,陈牧依样向那石像祭拜。

再起身时,竟见得香烛青烟袅袅而上,缠在神农石像袖间,隐隐显化龙形。

“香火信仰...”

看着那石像,陈牧只觉有些熟悉。

但身旁张守田告诫他农会不可乱看,怕被人误会对神农不敬,便收了目光。

也因此,未看到那在角落当中双手合十的白衣女子。

看身形,竟与石像神似!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