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diquge.com

“先天之境!?”

饶是房间里的人,各个都是皇宫里的政治怪物,听到雨督公说出先天二字,仍有人惊疑出声。

李明渊感受到数道视线落在已身,或嫉妒,或艳羡。

“回干爹的话,咱家也是突破不久,还未巩固温养根基,没来得及给您报喜。”

皇宫中先天境者,不过一手之数。

李明渊突破先天,理论上,武道实力在皇宫内前五之列,更是在东厂雨公公手下第一人。

刚才一众干儿心腹,还在嘴上表忠心,李明渊稍微泄露先天气机,便被雨督公发觉。

如此一来,无需再争,此次南下,必有他一席位。

“孙公公,宫里太监境界突破,却不上报的,算哪条罪名?”雨公公非但不接着刚才话头称赞夸奖,反而阴阳怪气地开口询问。

身侧老太监心领神会,道:“依《大周律法》,宫中太监隐瞒境界不上报,杖一百,流放三千里。”

“嗯,那还等什么呢?”

再看李明渊,一脸惊惶,跪地叩首,青石板砖陷入一个大坑。

人群中走出两个太监,一人一边,拉着李明渊出门。

众目睽睽之下,大板打在李明渊身上,皮开肉绽,血肉迸溅,外人看得眼皮直跳。

有不知前因后果的小太监躲得远远,看戏看得津津有味。

也有些伶俐些的太监看在眼里,啧啧叹道:“先天之境,莫说普通的木头大板,就算铁板都打不坏肉身,李公公特意卸去真气内力!”

李明渊被打得不成人样,却灵台清明,头脑清醒。

稍一抬头,将那些幸灾乐祸的小太监记在心里,日后必然好好清算。

李崖看得沉默,他固然看明白雨公公的手段,无非打个巴掌,给个甜枣。

非常老套,但好用得很!

李明渊被打得越惨,之后,雨公公更会给出好处。

“停吧。”雨化恬抬手制止,冷声道。

打板的太监知晓没有打够一百板子,可绝对不敢提,默默收起板子,还要搀扶李明渊起身。

“好好修养,三天后去江南,咱家还用得到你。”

“干爹……”

李明渊气息奄奄,似乎神智混乱,哪怕左右有人搀扶。

雨化恬又指派太监去请太医来,为李明渊诊治。

“带他回去吧。”

雨公公伸手指点,又挑出几位得力手下,下令:“你们回去好好准备,最晚三天后出京!”

“是!”

……

李明渊回到辖下监署,只在床上修养一天,第二天便能活蹦乱跳,走路如同巡视领地,似乎连走路都带上一阵风。

不过一个人独处时,能这般放肆,在旁人面前,仍一副病恹恹的模样。

“李公公,这是雨公公托我给您送的【金匮益气丸】,有大补之效用,还能温养先天根基。”

送药太监走后,病床上的李明渊瞪圆双目,扯掉头上冰巾,恢复生龙活虎之态。

“啊……”

李明渊囫囵吞下那【金匮益气丸】,砸吧砸吧嘴儿,挑眉道:“有点噎人?”

拿起桌上紫砂茶壶,对着茶嘴儿吸溜一口,动作略显妖娆。

【心情不错?】

李明渊得意洋洋:“那是自然,跟随雨公公出走一圈,回来时金子都装不下!”

“更别提这次去的还是江南!那是什么地方,世家云集,民熙物埠!”

【难道寻仙道踪迹仅是由头,实则搜刮民脂民膏?】

李明渊道:“非也,本意的确是寻仙踪,不过仙道难寻,到最后一无所获,空手而归太难看,拿些钱财来用。”

【这么多年寻找,总不会一直无所收获吧?】

一直空手而归,皇帝还会放任东厂招摇?当然,如果是皇帝借此由头搞钱,那没事了。

李明渊却摇头道:“以前的确有所发现,且不提太祖时期流行的仙道传说,单说五年前,雨公公曾领兵直往极西之地,当时据传西漠荒地,凭空生出一座山水。

有山有水,云雾缭绕,似是江南景观,雨公公亲眼得见,还亲自率兵进山。”

李明渊睁眼观察四下,屏退身边心腹,又在心中传音:

“三千兵马进山之后,竟然迷了路,在山中打转七天七夜,找到出路时,发现不过幻象。”

“三千兵马,先天战力,钦天监老怪,在沙漠里转悠了七天不自知!”

李崖听到这番话,非但不觉恐惧,反而更加兴奋:

香火愿力并非大道!

钦天监中老怪必然是玩弄香火的高手,但在真正的仙路大道前,却和普通武者别无二致!

“现在朝局中的普遍认知,所谓仙踪在大周难寻,恐怕要去往海外一寻!”李明渊道。

【大周派人去过海外吗】

李明渊犹疑道:“嗯……派过一些人,不过是派了些死囚去的,承诺他们若有重大发现,且印证证实后,免除他们的罪责。”

李崖:“……”

李明渊补充道:“据说太祖时期,就曾派兵出海外寻仙访道,但都不曾建功。

后来,太祖临死前下令,后代血脉,不可动用大周兵马求仙问道,倘若动摇国本,人人可诛之!这话被列入国法。”

李崖听完,对大周太祖多少有了些印象:虽然不是个好人,但临死前也算干了件好事。

一国皇帝痴迷长生求仙,必然掠之于民,导致民变在即。

“不过,这话也太不严谨了,叫后代钻了空子!”

你太祖说不允许动用兵马,好,但没说不让动用太监吧?

毕竟,太监可是皇帝一家家奴!

【不许动用兵马,所以你们太监出现,为皇帝求仙问道,对吧?】

李明渊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太祖在时,唯外戚功臣当道,阉党压根儿就是吉祥物。”

“放在平时,太祖可能会斟酌考虑,但人之将死,哪还能顾虑到这些?才让今天的隆昌帝钻了空子!”

【我看不然,若不是太祖明白死期已到,他怎么会放弃求仙!】

……

李崖理了理思绪,原本把求仙的希望寄托于大周皇朝,不过,眼下皇朝也对仙踪知之甚少。

皇帝本人求仙尚且不得,何谈下面的百姓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