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我不是贾琮 第6章 雄心壮志

作者:不会飞的虎皮鹦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18 04:25:25
最新网址:www.biquw.cc

连绵的春雨终于停了,檐角残雨叮咚垂落。

不知不觉间残冬已逝,初春悄然降临。

街头上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泛着水光的青石板路上,一辆不起眼的马车缓缓驶过。

马车很快钻进一条狭窄的巷子,惊得巷子里卖栀子花的妇人忙将竹筐往檐下挪了挪。

没多久,又从一处小门驶进了荣国府东院。

马车里,贾琮端坐着,脚旁堆着几口装着书的大箱子。

他终于挑了个合适的日子买了很多书。

上到天文、下知地理,乃至诸子百家,应有尽有。

还有琴棋书画等各类杂书名谱。

没来到红楼世界前,前世还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曾写了一些剧本赚点零花钱。

他的父亲是位非常热爱传统文化的老干部,对他影响很深。

故他自小在父亲身旁耳濡目染,琴棋书画算得上是样样精通。

围棋早已业余九段,真实实力若按职业定段的话,应也有个五六段之多。

绘画一道更是天资聪颖。

他将其作为业余爱好,自小师承一位不显山不露水的大师,学了数十年。

来到红楼后。

贾琮早已想好,要出人头地,科举是最佳明路。

只是,眼下他还是一介白身,毫无功名。

即便能连中三元,摘得三甲,那也得好几年时光,更不用说踏上仕途后的后续谋划。

只能两手抓。

一边读书备考,另一边依靠琴棋书画做点什么。

特别是画,出出名,赚赚钱,结交他人为己所用,先壮大自身也是极好的。

如今这大靖王朝还算太平,开国已九十多载,新皇登基不过一年多,正是励精图治之时。

从朝堂到民间,文风蔚然,书法、棋艺、绘画、诗词等皆蓬勃向上。

如北静王水溶,素有雅王之称。

其儒雅俊秀,广纳门客、结交文人,府中常聚高人雅士,一时传为美谈。

贾琮将买回来的书整理好后,翻开了一本厚厚的史书。

前身对国家大事和历史不感兴趣,记忆里一片空白。

翻开史书后,贾琮神色渐变。

原来竟是这般情形,他心里嘀咕道。

元末,陈友谅建立陈汉,于鄱阳湖一战大败朱元璋,后挥师北伐,将蒙古人赶回了草原,一统天下,定都燕京。

陈汉享国二百四十载,于内忧外患中灭亡。

紧接着,天下大乱。

出自长安世家大族的周景明聚拢人马,历经十五载,最终平定天下,立国号为靖,依然定都燕京,也称京兆府。

自靖太祖往后,大靖历经太宗、英宗二帝,接着丰德帝继位。

丰德帝在位四十余年后,大概是皇帝做腻了,便退位做了太上皇,将皇位传于四子周启元,也就是如今的乾昭帝。

现在的大靖看似太平,实则外敌环伺。

开国近乎百年,尚武之风所剩不多。

观宁国府和荣国府这开国武勋后代之德性,就知大靖已有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东北方向有女真和高句丽。

正北方,蒙古人正在逐渐恢复元气。

西北方,西辽汗国与吐蕃同气连枝,时常搞些小动作。

东边沿海,倭寇时常骚扰。

唯独南边能好点,藩属国南诏年年上贡。

另还有西洋两国派了使者入朝觐见乾昭帝,请求开阜通商和允许传教。

朝廷或者说皇帝如何考虑的,目前还是机密,尚不可知。

放下书,贾琮心潮澎湃。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来都来了,不能只是救红颜,泡个妞吧?

且看我跃马扬鞭!

正抒发着豪气时,门外忽传来幽怨一声:

“琮表哥说话不算数,既出去买书,为何不叫妹妹同去?”

“莫不是见妹妹年幼,欺负妹妹?”

一听这声,贾琮便知是黛玉。

醋坛子要翻了。

他忙将在门口露出半个脑袋,腮帮子鼓鼓的黛玉迎进屋内。

“妹妹有所不知,非是我不愿,是不可啊。”

“此话怎讲?”黛玉不悦问道。

贾琮笑着解释道:“你要明着出府,必一堆人跟随,对我而言不便。所以我带你出去只能偷偷摸摸。”

“你是天上神仙下凡,万一被拐子看上了,抢去咋办?咱俩这细胳膊细腿的,可跑不掉。”

“再说了,即使不出事,老祖宗知道了,也难免生气,不得扒了我的皮。”

贾琮想的很周到,自己要是拐了黛玉去外面闲逛,少不得被贾母痛骂。

虽然带几个丫鬟小厮倒也没多大事儿,但人多总归不方便。

宝玉知道了肯定也要跟上,就更麻烦了。

哪里有自己去外面,随意逛逛看看来的自在。

“琮表哥倒是想的周到,妹妹那日只当嘴上痛快,没想到这回事。”

“原来是妹妹错怪表哥了,倒是妹妹的不是了。”

黛玉缓缓躬身,行了个赔礼。

既然如此,为何不提前说,害的自己盼望了许久。

贾琮见此,心中一紧。

他慌扶起黛玉,从码好的书堆里掏出好几本厚厚的、包装十分精美的书,“瞧,这是什么?”

黛玉看了眼,美目忽然一闪,“《易安词记》?”

接着又欣喜喊道:“《温李全诗》?”

“还有柳七的词。”

“琮表哥,这难道是?”

黛玉心思敏透,看到贾琮笑吟吟地看着自己,便知这几本书是他买来送给自己的。

贾琮笑意不减,“你既喜欢李商隐、李清照,想必也对柳七、温庭筠的诗词感兴趣。”

“我就都买了,抽空让人给你送过去。”

“你看还缺什么,或者还想要什么,下次我出去了再买便是。”

“知道了,我会好好收着。”

黛玉心中那点不快,消失的干干净净。

那弯刚才高高皱起的烟眉顿时舒展开来。

这段时日里,宝玉倒是费尽心思搜集了许多书送给黛玉看。

但都是些什么狐精山怪的志异小说,黛玉只撇了几眼就扔那吃灰了。

后宝玉又听雪雁说黛玉以前在林家的时候,偶尔会抄写佛经和道经,便又弄了一箱道经、佛经赠给黛玉。

黛玉却说她早已不抄这些东西了。

她在家抄写佛经和道经的时候,从来不许旁人在场。

哪怕是父亲林如海、贴身丫雪雁和奶娘王嬷嬷,也不会去打扰她。

可在贾府就不一样了,到处都是人,宝玉更是说来就来,哪能静下心抄写经文?

“喜欢就好。”贾琮笑着点点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