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大明万岁万万岁!”

在一片恭贺之声中,朱雄英离开了奉天殿。

奉天殿的文武百官们也都纷纷走了出来。

这一刻,他们的心情很复杂。

高兴?

他们似乎并不怎么高兴,因为一直沿用的科举制度,已经不复存在了。

以后想要在朝中为官,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他们原本控制着朝廷官员的升迁,但这一次,却是要拱手相让了。

这一点从朱雄英安排的人员就可以看得出来。

只有和朱雄英意见一致的人,才有资格担任要职。

但是要说不高兴?

也没有!

因为六部的扩编,必然会有一批官员升官。

比如说,你原来在刑部做待郎,而你的直属上司调去了别的部里。

到时候,你很有可能升任尚书。

这是何等荣耀的一件事。

多少人终其一生,也未必能得到一次。

侍郎和尚书之间的差距,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跨过这一步,一切都不同了。

今天,朱雄英带了一个好消息给他们。

“宋大人、孔大人,这次请两位大人来我工部茶一叙,顺便商讨一下新科举制的具体事宜。”

“铁大人,开大人,请到户部喝杯茶,谈一谈六部扩充到多少部的事情。”

解缙,还有杨士奇,那都是工作狂。

一出奉天殿,就将众人召集起来,开始商议工作地点。

周围的大臣们,也是羡慕不已。

解缙和杨士奇就这样飞黄腾达了?

早知如此,当年我们就应该投靠朱雄英的!

朝廷扩编的事情,以及新科举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整个朝堂。

无论是儒士,还是应天城中的百姓,都对这个消息非常感兴趣。

解缙是故意等消息传出去的,然后在大明报上公布了这件事。

这一刻,所有人都在庆祝。

普通人家的孩子都能当官,你有没有兴趣?

百姓们心动了,儒生们就惨了。

“若无科举,这扩充官职,岂不是手到擒来?”

“王兄,我觉得至少要将六部扩大到十到十二部才行!”

百姓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儒生却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这就是现实。

“王兄,依你之见,这可如何是好?”

其中一人,向刚才那名姓王的书生问道。

“唉,这就是命啊,只能听天由命了。”

王姓儒生露出了悲哀之色。

不过,他的目光中,却带着一丝不屑。

“国子监没了,你我再也不是一家人了,告辞!”

王姓儒生转身就走,一刻也不想在这里多呆了。

结果刚一转身,就撞上了一个屠夫。

屠夫身材魁梧,却纹丝不动。

反倒是那王姓儒生,被这一撞,脑袋都有些发晕,直接朝后栽倒。

这种程度的对碰,怎么可能会受伤?

但尴尬的一幕发生了,王儒生摔倒在地时,袖子里掉出了一本书。

这本书的纸非常白。

洁白如玉,胜于国子监的藏书。

看得出来,这是大明希望小学的课本。

其中一名儒生好奇的拿起书册看了起来。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本…由大明出版社出版。”

这东西,在场的儒生如何不知?

按照小学、初中、高中的分级标准来看,这显然是大明希望小学用的课本。

好小子!

狗日的王姓儒生,骗所有人等着消息,自己却在偷看大明希望小学的课本!

还真是够黑的!

“王兄,您不是让我们等着有大人物前来阻止吗?”

“是啊,王兄,你怎么能这么快就开始自学了?”

“王兄,我希望王兄,能给我们一个交代!”

这几名儒生围住了那位王姓儒生,不给个说法是不行的。

“停!”

王姓儒生一把将小学数学课本夺了过来,大叫道:“一群冥顽不灵的东西。”

“怎么就看不清形势呢?”

“与其死抱着儒家思想不放,还不如去大明希望小学读书。”

“儒家没有前途,未来只有科学!”

王姓儒生,曾经就是这支队伍的首领。

可是现在,领头的人背叛了他们,他们除了用言语攻击之外,还能做什么?

“王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你怎么可以欺瞒我们呢!”

“是啊,我们应该一起学习,你可不能骗我们。”

“哼!”

王姓儒生冷笑一声。

“我让你们干嘛你们就干嘛?我让你吃屎,你就跟我一起去?”

此言一出,其他儒生顿时哑口无言了。

俗不可耐!

用儒生的话来说,那就是粗鄙。

“要打就打,再不打我可要走了!”

王姓儒生撂下狠话后,就分开人群,匆匆离去了。

一直到他离开,都没有人出手。

果然除了张嘴,他们什么都做不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他们甚至连出手的勇气都没有。

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莫过于此。

前有朝廷的重击,后有自己人当弃子。

只能说,人生一片灰暗。

不过,这些人虽然古板,却也不是傻子。

他们看到王师兄拿着的是大明希望小学的课本。

他们也打算加入大明的希望小学。

国子监?

圣贤书?

国子监都没了。

而且从孔克表的话中可以看出,他并没有重修国子监的意思,就算朝廷肯花钱,国子监也已经荒废了。

像他们这样的儒生,已经无处可去了。

除了去大明希望小学之外,别无他法。

同样的一幕,发生在大明各地。

尤其是那些经济发达的州府,更是聚集了不少儒生闹事。

不过,对于这些儒生闹事,朝廷早有预料。

于是,大明的报所及之处,都是朝廷的旨意。

各地衙门的捕头们,都在密切地关注着书院里的学生们。

只要稍有异动,立刻就会被抓起来。

抓了几个儒生之后,顿时令他们连反抗之力都没有了。

这场看似激烈的变化,很快就被化解了。

从那以后,大明的科举考试就开始改革了。

将会以以大明希望小学为基础。

大明希望小学,将会成为大明历史上,不可撼动的一部分。

而朱雄英这个名字,也将被载入史册。

历史将证明这一点,并将受到赞扬。

最起码,大明的百姓们,会对他赞不绝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