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装置制作完成,朱文奎准备进行测试。
他招来锦衣卫情报局指挥使邢靖宇,以及在城中待命的钱泽安。
两人见到多日没有露面的朱文奎,恭敬行礼。
“陛下,臣邢靖宇觐见。”
“小的钱泽安拜见陛下。”
朱文奎坐于御书房上位,“叫你们俩过来,是要你们陪我做一个实验。”
实验,这个词,这年代原本是没有的,但经过朱文奎之口,便成了新词,为臣下所接受,逐渐传播开。
两人不语,垂手等待着。
朱文奎起身,示意二人跟他来。
他们前往皇宫中一处守卫森严的场所,在那里看到了两个带有轮子的大木箱。
“就是这个,可千里传音的东西,但寡人不知是否有效,得由你们2人来一同观摩实验确定。”
千里传音,神乎其神的名词,光听就觉得神秘而强大。
邢靖宇和钱泽安露出惊讶目光,看着两个大木箱。
从外表上看,根本看不出这玩意有多厉害。
接下来,朱文奎示意鹤九山来组织工匠操作。
他们打开了两个大木箱,取出里面的物件,在高处架设天线,连接各部件之间的导线。
原来,两个木箱是两套设备,朱文奎是要用两套设备来演示发报和电报接收的过程。
朱文奎道:“你们俩要看仔细了,这东西要是能成,我会配给你们,以后你们做事离不开它的。”
两人虽然不明白,还是认真看完整个设备的安装过程。
邢靖宇躬身问道:“陛下,这千里传音,有何用?”
朱文奎微笑道:“它可以让你的探子在异国他乡发现于我有用的情报后,通过这个装置跨越数百里甚至上千里的距离,当天就能传到我这边。你说用处大吗?”
邢靖宇愣住,真的是千里传音啊,不是夸张的形容,而是真正的用途。
他现在管理的锦衣卫情报局,致力于做好皇帝的鹰犬,并大力训练本地人和奴隶儿童作为探子,因此,他是很清楚这种设备对于锦衣卫情报局来说有多么重要的。
不等邢靖宇回话,朱文奎看向钱泽安。
“你这次回国,相隔万里之遥,来回至少半年以上,期间出现任何问题,都有可能前功尽弃。现在如果带了这套设备回国,将可以定期将情况报告于我,这样我也可以及时了解招贤榜的情况,并知晓伪帝是否派兵来攻打我。”
钱泽安没有父亲的庇护,混迹江湖多年,见过驿站传信,还有飞鸽传书的江湖秘技,但和这个比起来,就差远了。
而且,他也很愿意能定期向皇帝汇报情况,这可是难得的与皇帝直接联系的方式了。
是以,钱泽安跪地大声道:“陛下,小的一定按你的吩咐做好每一件事,绝不让你失望。”
“起来吧。我们继续看。”
朱文奎说完,示意鹤九山演示了一遍。
装置安装好了后,实际使用需要两人配合。
左边的那套,
一人用力摇动手摇式发动机的摇杆,给火花发报机设备发电。
一人按压发报电键。
电流转化成电波释放到空中。
右边设备,带着耳机的鹤九山,认真倾听着。
两套设备的频率都是固定的,只需要微调来提高固定频率精确度就行了。
片刻后,鹤九山起身汇报:“陛下,收到信号,确定两机之间可以进行通讯。”
朱文奎点头,看向邢靖宇和钱泽安两人。
“你们先跟着学,先学如何安装和使用,学完后,我有东西要给你们。”
“是陛下。”两人应声。
.............
朱文奎让邢靖宇和钱泽安学习的同时,自己也在准备无线电发报的另一件事。
通过发报机传递的是电波,记录下来的电流声,会有特定规律。
这就是电码。
朱文奎穿越前玩无线电的时候接触过摩尔斯电码,博多编码,敲击码。
但这些电码格式,他觉得都不合适。
毕竟这些电码都和西方的字母有关,直接照搬来用,怎么给臣子们解释电码用了字母呢?
他决定用中文电码。
中文电报码是于电报之中传送中文信息的方法,需要把汉字化作电子讯号的编码表。
它用 4位(0 - 9)为一组的数字表示汉字,每个字都有特定的数字组对应。
比如(2612,2429,1145)就是朱文奎的电码。
而单个数字,就直接用摩尔电码中的数字电码。
数字 1:.----数字 2:..---数字 3:...--数字 4:....-数字 5:.....数字 6:-....数字 7:--...数字 8:---..数字 9:----.
“.”代表点(短信号),“-”代表划(长信号),每个数字的编码由点和划组合而成。
由此,就能完美解决电码到中文的转换。
发报前,用中文电码表制定要发送的电码。
接收电报时,将记录的电码直接转化成数字,然后对应中文电码表得出相应的文字,就能获得文字本意了。
但中文电码表这件事,他一个人自然是做不好。
随即,在朝会中,朱文奎提及此事,要求礼部官员来将所有文字变成一本书。
用于以后在这里的教化之用。
这些文官,最喜欢的就是著书,欣然同意。
他们搜罗所学,将各种汉字归集起来,连同生僻字,共有一万两千。
名曰《字经》
对于发电报来说,并不需要这么多汉字,随后朱文奎从中挑选出常用汉字4000个,将它们全部设定了编码。
由此产生了中文电码表。
............
中文电码完成,接下来就是远距离测试。
只要这一关过了,就可以用于实用。
一套收发设备放在苏伊士城皇宫内,另一套则由鹤九山带着人乘坐福船出海。
花了一天时间,在海船大概航行了一百多里距离后,邢靖宇和钱泽安两人亲自动手,小心打开船上的大木箱,将里面的手摇式发电机,矿石无线电接收器,火花发报机取出。
随后,锦衣卫情报局的一名下属爬到桅杆上,将接收器和发报机的天线安装好。
在邢靖宇转动手摇式发电机后,钱泽安生疏的敲击发报电键,将电流转化成无线电信号。
信号飘过红海上空,被苏伊士城皇宫中的另一套设备接收。
至此,确定了100里以上距离,可以使用。
但能不能传递8000公里的直线距离,让国内的情况可以及时汇报呢?
朱文奎觉得是可以的,毕竟现在的电离层,完全没有任何人为电磁波污染,可以说整个电离层就他一个势力专用,在没有任何信号干扰的情况下,唯一的信号源是很好确认的。
而且,不试一下怎么知道,就算不行,以后也可以架设中转电台来扩大传输范围。
随即,他让钱泽安带走了一套设备,登上福船离开。
同时也让机关营造司继续制作新的无线电设备。
好将这些设备用于两座城市之间的官府通讯,以及皇财司海上商队联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