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奎看完电文,心思却飘向更广阔的欧亚局势。
他知道历史走向,并不代表能够改变这一切,还需要自身强大和持续谋划才行。
以未来格局看,最通俗的说法就是,兜里要有用不完的钱,手下军力不求数量但一定要精锐,武器装备要有压制性,领土不求全占但一定要是交通要地。
苏伊士地峡建设运河,就是他规划好的龙兴之地。
建设运河困难重重,但建成之后想要守住它,更加困难。
是以,强军之路和战略布局是必须的。
一夜深思熟虑后,朱文奎准备在明日朝会,与大臣们进行交流,好将自己心中筹划说出。
..........
清晨时分,群臣在殿外吃过宫中准备的早餐,列队进殿朝会。
朱文奎从殿后进入,坐在王座上,牛旺德尖声:“有本奏本,无本退朝。”
卓玉明出列奏报:
“启禀陛下,臣有本奏。自‘运河建设债甲字1期’发行以来,引来诸地商贾踊跃认购,然昨日威尼斯、热那亚等大商团派来代表联名上书,以‘共担风险’为由,要求参股运河管理之权。彼等言辞恳切,却暗藏挟资要挟之意。若断然回绝,恐寒商心;若允其插手,又恐尾大不掉。臣请陛下圣裁。”
朱文奎不语,心中思绪。
显然那些商人是觉得如此大费周章修建运河必有可图,想要借着官府需要资金的时机获得更多利益。
但自己做的蛋糕,可不能让人偷食。
毕竟如今时代是封建王朝,又不是未来的现代商业社会,皇帝的东西从来就没有与人分享的道理。
但也不能寒了这些商人的心,毁掉自己在地中海建立的好名气。
沉思片刻,他目光扫过群臣:
“商贾逐利,此乃天性。然运河乃国之命脉,岂容外人染指实权?朕思之,可设‘运河理事会’,予其虚衔——许其列席议价、稽查账目,然工程调度、兵防要务仍归工部与中军都督府直辖。另着锦衣卫以护商之名入驻,凡理事会议事,皆需报备录档。”
这是给他们运河建设的表面权力,让他们也可以监督运河的建设过程,杜绝偷工减料消极怠工或者贪墨账款等现象。
但实际的控制权却还是在官府和皇财司手里。
兵部尚书马文焕附议:
“陛下明鉴!臣请调一队缇骑充作‘商团护卫’,明护暗监。若有人妄图异反,可即时弹压。”
工部尚书严翰补充:
“臣提议仿‘盐引制’,将运河通行牌照分等。凡参股商人,按出资额赐‘甲等引’,享优先泊岸、减税之惠。如此,既餍其利,又分其势。”
朱文奎颔首:
“善。着户部拟章程:理事会成员由六部推举三人,商团公推四人,朕再钦点锦衣卫指挥使为‘监理’。凡决议需七票过五,且监理有一票否决之权。另,严卿所提牌照制,可增‘特引’——凡献技献策助运河者,赐一到五年特许通行权。”
群臣齐声:“陛下圣明!”
而后,又有一位大臣出列。
工部尚书严翰奏报道:“昨日又有两起纠纷,皆是我明人与伊教信徒之间琐事矛盾所至,本月共有30起,臣断言,如此下去,必然会矛盾激化,让运河工期延迟。”
这问题,连朱文奎都头痛。
明人都是泛信徒,今天可以信玉皇大帝,明天顺便拜个佛都没问题,而伊教却不同,在生活习惯和日常行为上有很多不同,搞得两边在日常接触中,发生了很多摩擦和矛盾。
而大臣们,其实对这里的宗教都不是太了解,看来自己有必要给他们做一下宗教科普。
是以,朱文奎正色道:“诸位爱卿,有一事,朕原本准备以后再说,看现在情况,不能再拖了,就告知诸位吧。”
大臣们连忙站直,竖耳倾听。
史官曹荣萱提笔待写。
该怎么告诉他们呢?
朱文奎组织了下语言。
“夫伊斯兰、犹太、基督的天主、东正二宗,此般诸教,其奉神之源,盖出一揆,而诠释殊异。”
陛下说天上神了!
古人都是信神的,而陛下的天授秘术,更让臣子们觉得他是神灵看中的真选天子,因此当朱文奎说起诸教天神时,大臣们反而更兴奋了。
曹荣萱提笔急书,完整记录皇帝之言。
年轻的皇帝,继续讲述着异域神灵和宗教的秘密。
分作三段:犹太教之肇始,基督教之衍化,伊斯兰教之立教。
“犹太教为上古一神教之先声,奉雅威为独一真神。谓神乃造化万有之主,与其族立约,藉摩西降律法于西奈,定选民之则。其经籍《妥拉》所载,神格独尊,无匹偶,无分位,唯以契约维系与信众之关联。
基督宗教本乎犹太而别立宗义。信上帝耶和华,亦既是那雅威真神,然倡“三位一体”之论:圣父为造物本源,圣子耶稣为神之独胤,降世救赎,圣灵为神之灵能,遍覆寰宇——三者同体异位,非三神而一神也。天主教与东正教虽分庭礼俗,然于“三位一体”之核心教义,咸相契焉。《新约》所记,耶稣基督为神人之中保,以受难代赎世人原罪,此其与犹太教大异者也。
700年后伊斯兰教后起,奉安拉为唯一主宰,谓其超绝万物,无匹无偶,不生不灭。《古兰经》载,安拉遣亚伯拉罕、摩西、耶稣等为先知,而穆罕默德为“封印先知”,其启示为终极圣典。然伊斯兰教力斥“三位一体”,以为分神格为三,乃背一神之旨,类同多神之妄。其视安拉为绝对独一,不具位格之分,唯以使者与启示垂教世人。”
朱文奎这番言论,听得大臣们目瞪口呆,宛如知晓了这西方神灵的至高秘密般。
礼部尚书刘贞不禁出言询问。
“陛下,莫非这三教信的都是一个神,那他们还为此打了一千年?”
他的问题,也是其他大臣的疑问,以东方的观念很难理解。
朱文奎点头:“据我所知,三教皆出上古闪族一神信仰之根,共认亚伯拉罕为先知之祖,神之本体本乎一元。然犹太教守律法之约,基督教重救赎之爱,伊斯兰教崇天启之典,于神格之诠释、教义之衍化,终成殊途。要而论之:犹太以契约立教,基督以三一释神,伊斯兰以独一明宗,虽本源有合,而枝流各别。由此才落下千年之乱。”
大臣们忍不住议论纷纷。
他们明白了朱文奎所说的一切后,反而觉得3教不错,要不是这样,明哪里还有机会在此逐鹿。
让大臣们议论一阵后,朱文奎抬手,牛旺德尖声:“肃静。”
等大殿内安静了,朱文奎才接着道:“我们华夏历朝历代都无此情况,百姓信仰只要不有害社稷,皆可行,而这里却不一样,如若明人信了一神教,必然要奉献身心,又哪能再对国家忠心,此行与国无利。为此,朕决定,下批登船来此的,可以带上佛道两宗,以儒释道并入,成为明人信仰,好不让外神染指。另外,国内移民将会越来越多,混居恐怕不妥,朕决定在运河沿岸建立拓荒城,安置移民。还有,地中海气候更适宜我明人,北上有一大岛,可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