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宋终 第50章 雅集

作者:怒更2000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18 04:13:17
最新网址:www.biquw.cc

四月初十,浅夜熙熙。

城南大街,灯火辉煌。

雅茗阁。

数位文人脚步匆匆,神色急切,疾步赶来。

可待至阁前,望着阁内人潮涌动、拥挤不堪的景象。

他们满脸懊恼,连连跺脚,悔恨为何不早点过来。

今夜,乃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开的雅集。

消息一经传出,引得全城墨客蜂拥而至。

就连远在数百里外的齐州,也有不少文人慕名而来,只为能参与这场文学盛宴。

这时。

两位公子手摇折扇,身姿潇洒,悠悠然步入阁内。

他们一踏入阁内,原本喧闹嘈杂的气氛,瞬间锐减了五成。

一位是青州神童韩安,声名远扬,众人皆识。

而站在他身旁的另一位公子,面容陌生,无人知晓其来历。

但能与青州神童并肩同行,想必其文学造诣定然高深莫测。

韩安内心直嘀咕。

最是厌烦参加这些文人聚会,与其在此虚度光阴,不如去做些实在正事。

但这赵明诚热情相邀,盛情难却,又不得不来,就顺水人情吧。

顺势与他拉近些关系,增进彼此感情,日后若提及生辰纲一事,也好让他心中抵触少些。

天下不会掉馅饼,可若是卖馅饼的主动相赠,或许就显得顺理成章。

二人拾级而上,来到最顶层的包厢,一位靓丽侍女已是等候多时。

这侍女韩安认识,正是李府的佩剑侍女,没想到身兼多职,还担起了茶楼的差事。

“韩兄,这可是上好的铁观音,得好好品品。”

“赵兄见识多广,茶都没喝一口,就已得知。”

书生哈哈大笑,指了指一旁小台上的茶包,“其实这上面写着。”

韩安早已知道,佯愣,又客套几句。

随即,两人开始谈天论地。

几乎都是书生在畅谈,韩安在一旁聆听,分析他对自己的态度。

经过数次见面接触,赵明诚对自己的警戒心已降低了许多。

话语间开始提及家中琐事,还兴致勃勃讲述了几则童年趣事。

能道出这些事来,已能看出赵明诚把自己当成了相见恨晚的友人。

再与他多见几次面,待他提及家族危机之时,自己便可趁机道出价值十万贯的生辰纲之事。

“哎,怎都是不才在大费口舌,韩兄倒是多讲几句。”

“行,就与赵兄说说,关于清照的乐事。”

韩安一手放在嘴下轻咳几声,余光扫了扫同样大感兴趣的靓丽侍女,缓缓开口说道。

“青州人皆知清照冷若冰霜,实则不然。记得在八岁时,李府出现一只受伤野猫,她一脸不耐烦,却又赶忙让人去给野猫疗伤。还有一次,她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亲自调和两个争吵不休的小儿。”

韩安编完,故作感慨,“都快三年没见,也不知她是否初心依旧。”

书生点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更何况是三年之久。不过没想到清照还有这暖心一面,着实令人感到意外。”

他想到一个疑惑,问道:“既然韩兄都在青州,为何不亲自找她见上一面?”

“赵兄想见她都如此困难,更何况一位青州小商。”

“韩兄可别妄自菲薄,以你学识,何愁仕途不顺。”

“不瞒赵兄,在下志不在仕。”

“那志在何处?”

韩安轻笑:“志在山水也。”

书生听到这玩笑话,顿时爽朗大笑。

两人关系又拉近了些许。

不多时,雅集正式开始。

一楼,只见一中年男子快步走向中央高台,把一精美香坛放置台上,点香。

众人噤声。

这是‘焚香静心’仪式,烟雾起时不可喧哗,待香完全烧尽才能开口,喻‘欲语先静心’。

韩安站在走廊,俯身往台下望去,目光落在闭眼静思的中年男子身上。

定睛一看,竟是苏过。

仪式过后,苏过上台,将携带的棋盘放到桌上。

众人抬头望去,见棋盘刻有易经八卦方位,而棋子一半刻理字,一半刻气字。

苏过面带微笑,开口问道:“想必诸位听过李先生发布的‘致良知’,不知对此有何看法?”

台下众人皆是家境殷实的文人,大多深受二程理学的影响。

对这‘致良知’阐述的观点,哪能轻易认同,纷纷摇头表示抵制。

随后。

苏过邀请两位文人上台,详细说出规则,让他们按照固定步骤下棋。

半柱香后,棋盘出现一副完美的对称棋局。

苏过捋须感叹:“此乃太极阴阳之道也。”

就在众人惊叹之际,苏过突然蒙上双眼,将棋盘的棋子倒翻出去,拿出一副同样的棋子,朝着棋盘挥洒而去。

神奇的是,这些棋子竟自动排列形成了一个旋涡状的图案。

他再是提起一壶热茶,缓缓倒入棋盘面上,木纹渐渐浮现三个大字。

心即理。

苏过睁眼,笑道:“还请两位敲碎棋子,看看里面有何玄机?”

还一头雾水的两人闻言,用折扇把棋子纷纷敲碎,拿出张张小纸条,上面写有。

知行合一。

苏过深吸一气,铿锵有力先是一问。

“棋盘刻八卦,是木头本有八卦?还是人心刻出的八卦?”

紧接。

他抛飞一枚棋子,高声逼问。

“此刻棋子未落,理在棋盘?理在虚空?理在掌心?”

最后。

阁内所有烛火悉数被吹灭,雅茗阁陷入一片黑暗,响起一坚音。

“程子说性即理!此刻诸君心中的恐惧,是性?是理?还是心?”

许久。

烛火重燃,一众文人仍沉寂在惊愕之中。

唯有韩安,面色平静至极。

李叔啊李叔,煞费心机整这一出,让‘致良知’传播四方,是不是急了点,真不怕受人攻讦吗。

再者,还让其父是元祐党人的苏先生来演讲。

性质更是严重,实在不明白苏先生为何会答应此事。

“赵兄,不知你看到这一幕是何感想?赵兄...赵兄?”

“哦哦...”书生恍然回神,却不知该讲何话,仍是大受震惊。

炷香过后。

苏过拍拍手,出声惊回台下众人。

“眼下还有正事,劳烦诸君收收心,待回到家中再细细思考。”

他连咳两声,再言。

“雅集自是少不了论诗,在下受天下第一才女所托,告之诸君今夜主题,是以‘相思’作诗。若能拔得头筹,可前去与才女相见。”

此话一出,众人精神为之一振,纷纷冥思苦想作诗。

书生也在欲欲尝试,见韩安不为所动,回想起之前的交谈,猜出他应是不好意思与李才女见上一面。

包厢侍女心急如焚,端起笔纸来到韩安身前,压声轻说。

“望韩公子别难为静姝,还请落笔作诗。”

韩安思索片刻,随手写下一首诗。

纸鸢天上飘,

线在你手里,

要是线断了。

我就……

哎算了吃饭去。

期待拉满的侍女一看这五行丑字,瞠目结舌望向大作频出的韩公子,竟能写出如此低劣之作。

刚好书生也写完,好奇探过头,哈哈大笑。

“韩兄真乃奇人也。”

“赵兄过誉。”韩安随眼一瞅,“赵兄写的这首诗意境极美,字字简单却藏着无尽思念,佩服佩服。”

没过多久,苏过便收集完所有诗作,转身回到后院,与李清照一同品鉴评选。

李清照面无表情横扫着台面纸张,一眼就认出字最丑的那张,捡来一看,冷笑一声便塞进口袋。

“苏叔就这张,劳烦唤他前来。”

正是书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