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自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发动反击匈奴的战争以来,

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对抗持续了数十年,经历了多次重大战役,

逐渐扭转了汉初以来对匈奴的被动局面。

这一系列战争不仅改变了汉匈之间的力量对比,也深刻影响了东亚历史的进程。

汉武帝即位后,决心改变汉初对匈奴的妥协政策,采取主动出击的战略。

公元前133年,汉武帝采纳王恢的建议,

发动了马邑之谋,试图诱歼匈奴单于,

虽未成功,但标志着汉朝对匈奴政策的根本转变。

此后,汉朝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反击匈奴的战役。

公元前129年,卫青率军出塞,

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取得汉朝对匈奴的首次重大胜利。

公元前127年,卫青再次率军收复河套地区,

设立朔方郡,巩固了汉朝的北部边防。

公元前124年,卫青率军出高阙塞,大败匈奴右贤王,

俘虏匈奴贵族十余人,进一步削弱了匈奴的势力。

公元前121年,霍去病率军两次出击河西走廊,大败匈奴,

迫使匈奴浑邪王率部投降,汉朝设立河西四郡,彻底控制了河西地区。

公元前119年,卫青与霍去病分兵两路,深入漠北,与匈奴主力决战。

霍去病率军追击匈奴至狼居胥山,封禅而还。

此战彻底击溃了匈奴主力,奠定了汉强匈弱的格局。

尽管漠北之战后匈奴势力大减,但并未彻底臣服。

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匈奴逐渐恢复元气,重新对汉朝构成威胁。

汉武帝后期,汉朝在与匈奴的对抗中屡遭挫折。

公元前103年,赵破奴率2万骑兵出受降城,被匈奴包围,全军覆没。

公元前99年,李广利率3万骑兵出击天山,被匈奴围困,损失惨重。

同年,李陵率5千步兵与匈奴激战,最终因寡不敌众而全军覆没。

公元前90年,李广利率7万铁骑出击燕然山,遭遇匈奴主力,全军覆没。

这些失败表明,尽管汉朝在军事上占据优势,但匈奴仍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然而,匈奴在多次胜利中也付出了惨重代价,

内部矛盾加剧,实力并未根本恢复。

西域地区自古以来便是汉朝与匈奴争夺的第二战场。

在早期,西域原本是匈奴的势力范围,匈奴在此设置了僮仆都尉,

驻扎在焉耆一带,管辖着西域的诸多小国。

然而,随着汉武帝时期对西域的开拓,这一地区的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汉武帝不仅成功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

还在军事上击败了匈奴,甚至远征大宛,使得汉朝的声威远震西域。

此后,汉朝使者频繁往来于西域,还在渠犁等地开展屯田,

进一步巩固了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

然而,汉匈在西域的争夺并未就此结束,

双方在此展开了长期的拉锯战。

这种争夺呈现出你来我往、此消彼长的复杂态势,局势变幻莫测。

到了汉武帝后期,由于在对匈奴的战争中遭遇失利,

以及汉武帝下诏停止轮台的戍守,汉朝在西域的势力有所减弱。

不过,在汉昭帝时期,大司马霍光派遣傅介子智取楼兰,

计斩楼兰王,这一行动又使得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得到了显著加强。

到了汉宣帝初年,汉匈双方在西域的势力范围大致以天山为界:

天山以南是汉朝的势力范围,而天山以北则为匈奴所控制。

这种对峙的局面一直延续,双方都在寻找机会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在汉昭帝末期,匈奴再次采取行动,

派遣使者前往乌孙国,企图得到远嫁乌孙的解忧公主。

不仅如此,匈奴还发动了对乌孙国的军事进攻,攻取了车延、恶师等地。

乌孙国的形势变得十分危急,解忧公主上书汉天子,请求汉朝出兵救援。

汉朝接到公主的求救信后,将此事交给公卿大臣们商议,

但众臣意见不一,未能达成一致的决策。

就在这时,汉昭帝驾崩,汉宣帝刘询继位。

乌孙国首领昆弥得知汉宣帝继位后,再次上书汉天子,表达了乌孙国的困境和决心。

他在上书中说:

“我们乌孙国接连遭到匈奴的侵伐,国力逐渐削弱。

如今,我愿意把国内一半的精兵,

共计五万人马都拿出来,尽全力反击匈奴。

希望汉天子能够派兵支援,共同拯救解忧公主,

解救乌孙国于水深火热之中。”

面对乌孙的求援和匈奴的威胁,汉宣帝刘询果断采取行动,

动员全国力量,准备对匈奴展开大规模军事行动。

他下令从关东地区选派精锐的轻车锐卒,

并从各郡国中挑选出位在三百石的强健且擅长骑射的吏员,

组成了一支强大的西征军。

这些士兵不仅身体素质过硬,而且精通骑射,是汉朝军队中的精英力量。

为了确保军事行动的成功,宣帝任命了五位将军:

田广明、赵充国、田顺、范明友和韩增,分别统领大军,总计十五万骑兵。

此外,他还派遣校尉常惠持符节指挥乌孙的军队,协同汉军出击匈奴。

这一战略部署充分体现了汉朝与乌孙的联合,形成了对匈奴的强大军事压力。

公元前72年,宣帝发动了汉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外骑兵出征,

调集16万余铁骑,分五路攻打匈奴。

与此同时,宣帝派遣校尉常惠前往乌孙,联合乌孙骑兵5万余,

形成东西并进的钳形攻势,夹击匈奴。

匈奴面对汉军的强大攻势,畏惧不已,仓皇西逃,却正遇乌孙骑兵。

双方在西部边境展开激战,匈奴大败而归。

此战不仅重创了匈奴的势力,也巩固了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

常惠因功被封为长罗侯,成为汉朝在西域的重要将领。

在这场规模宏大的军事行动中,汉军和乌孙军协同作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他们成功俘获了匈奴单于的父辈及嫂辈、居次(匈奴贵族)、

名王、犁污都尉、千长、将军等各级官员及士兵共三万九千多人。

此外,汉军还缴获了马、牛、羊、驴、骡、骆驼等牲畜七十多万头。

匈奴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

部队的死伤人数以及因长途迁徙而死亡的牲畜不计其数,

国力因此大为衰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