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biquw.cc

公元前237年,赵国赵悼襄王在位。

赵悼襄王,名偃,是赵孝成王之子,出身于赵国显赫的嬴姓赵氏家族。

他出生于晋阳,即今天的山西太原,这里是赵国的重要城市之一。

公元前245年,赵孝成王去世,

赵偃继承了父亲的遗志,成为了赵国的新君,即赵悼襄王。

他的继位,标志着赵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在赵悼襄王继位之初,赵国正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威胁。

当时的赵国将领廉颇,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

担任了代理相国的职位,他率领赵军攻打并成功夺取了魏国的繁阳。

这一胜利对于赵国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鼓舞,也显示了廉颇的军事才能。

然而,赵悼襄王并不完全信任廉颇,他派遣了武襄君乐乘去取代廉颇的位置。

这一决定引发了廉颇的强烈不满,他愤怒地攻击了乐乘,导致乐乘离职逃走。

廉颇在愤怒与失望之下,也逃离了赵国,投奔了魏国的都城大梁。

在大梁,廉颇度过了许多年,尽管他依然保持着作为一名将领的锐气和能力,

但却始终未能获得魏国国君的信任和重用。

与此同时,赵悼襄王在位期间,赵国军队多次遭到秦军的围困,国家的安全形势日益严峻。

在这样的背景下,赵悼襄王开始怀念起廉颇的军事才能,考虑重新启用他。

廉颇得知这一消息后,也急切地希望能够再次为赵国效力,以证明自己的忠诚和能力。

于是,赵悼襄王派遣使者前往大梁,目的是观察廉颇是否还具备担任军事职务的条件。

然而,这一过程中却出现了变故。

与廉颇有着深仇大恨的郭开,用重金贿赂了使者,企图破坏廉颇的名誉。

当使者与廉颇会面时,廉颇为了证明自己依然老当益壮,特意展示了自己的食量和武艺。

他一餐饭吃下一斗米、十斤肉,然后披挂铠甲,跃上战马,以显示自己仍然能够领军作战。

使者回到赵国后,却向赵悼襄王报告了廉颇的负面情况,

称廉颇虽然饭量还好,但身体已经老迈,甚至在会面时不一会就去拉了三次屎。

赵悼襄王听信了使者的报告,认为廉颇已经年老体衰,

不再适合担任军事职务,因此决定不再召回廉颇。

这一决定,不仅让廉颇失去了为国效力的机会,也让赵国失去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

赵悼襄王的这一决策,后来被证明是一个重大的错误,

因为赵国在随后的战争中屡遭挫败,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衰落。

公元前244年,赵悼襄王采取了一项重要的外交政策,他举行了大备之礼,

这是一种表示尊重和友好的仪式,目的是为了与邻国魏国修好。

赵悼襄王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打通平邑和中牟的道路,以加强两国之间的联系和贸易往来。

尽管赵悼襄王做出了努力,这一计划最终并未能成功实现,

是由于当时的政治局势复杂,或是魏国对赵国的意图持怀疑态度。

同年,赵悼襄王在军事上也有所行动,他派遣了杰出的将领李牧率领赵军攻打燕国。

李牧不负众望,成功夺取了燕国的武遂和方城两个重要城池。

这一军事胜利不仅增强了赵国的领土,也提升了赵悼襄王的威望。

到了公元前243年,秦国的国君秦王政采取了一种外交手段,召见了赵国的春平君,并将他扣留在秦国。

这一举动显然是为了通过人质来对赵国施加压力。

赵国的泄钧机智地向秦国的丞相、文信侯吕不韦提出了一个策略。

他指出,春平君在赵国深受赵王的宠爱,而赵王的近侍因为嫉妒春平君而设计将他送入秦国,希望秦王能够扣留他。

泄钧建议吕不韦释放春平君,而留下平都侯,因为春平君的言行深受赵王信任,

赵王必定会为了赎回平都侯而割让更多的土地给秦国。

吕不韦被这一策略所说服,最终释放了春平君,让他返回赵国。

同年,赵悼襄王还下令修筑韩皋城,这是为了加强赵国的边防,

或是作为对秦国扣留春平君行为的一种回应,显示赵国的军事准备和国力。

在这一时期,赵国的将领剧辛与庞煖关系密切。

剧辛后来因为某些原因逃亡到了燕国,并得到了燕昭王的重用。

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各国之间的人才流动,以及各国君主对于贤才的渴求。

剧辛的逃亡和被重用,对赵国和燕国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军事和政治策略上。

公元前242年,燕国国君燕王喜观察到赵国军队在与秦国的战争中屡遭挫败,认为这是一个趁火打劫的好机会。

燕王喜计划利用赵国的困境,发动攻击以扩张自己的领土。

在这个关键时刻,赵国失去了经验丰富的将领廉颇,他已离开赵国,投奔了魏国。

面对这种局势,赵悼襄王不得不寻找新的将领来统领赵军,他选择了庞煖担任这一重要职务。

燕王喜在决定是否出兵攻打赵国之前,特意征求了剧辛的意见。

剧辛曾在赵国与庞煖有过良好的关系,因此燕王喜认为他能够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剧辛对庞煖的评价却是轻敌的,他告诉燕王喜庞煖“容易对付”。

这可能源于剧辛对庞煖的个人了解,或是出于对自己能力的过度自信。

燕王喜接受了剧辛的建议,派遣他率领燕军进攻赵国。

赵悼襄王得知燕国的进攻计划后,迅速做出反应,命令庞煖指挥赵军进行抵抗。

庞煖没有辜负赵悼襄王的信任,他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在与燕军的战斗中,庞煖不仅成功地击败了燕军,还杀死了剧辛,并俘获了燕军二万人。

这场胜利对于赵国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阻止了燕国的侵略,也极大地提振了赵国军队的士气。

庞煖的胜利证明了他是一位能干的将领,同时也显示了赵悼襄王在用人上的明智。

尽管赵国在与秦国的战争中遭遇了困难,但这次对燕国的胜利表明赵国依然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

这场战斗也提醒了其他国家,即使在困境中,赵国也不是一个容易征服的对手。

燕王喜的轻率决策和剧辛的误判,最终导致了燕军的失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
开启瀑布流阅读